分享

人生游戏

 追梦一往无前 2017-10-17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把世界竞争与关系

比作是“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

确立一套有限规则,

在有限时间内产生一个赢家与一个输家。

西方到处蔓延的个人主义意识

及与之伴随的“自由价值”,

导致“有限游戏”成为流行思维模式。

“无限游戏”:

它没有可辨认的开始与结束;

而是着眼于强化关系,

而不是个体行动者的角逐与争权夺利。

“无限游戏”一旦有可能中断,

它也能改变游戏规则,

使得游戏能够继续;

双赢或双输往往是“无限游戏”的结局。

儿子与母亲血肉相连、唇齿相依,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能够说明“无限游戏”。

 

当前,我们面临国家性甚至全球性的困境危机。

走出危机困境,

需要寻找相应的文化资源与人生价值。

中华文化基于一个共同思想根源,

价值观、意识倾向与行为,

都根植于以人为本的人际关系里。

儒家价值观对于人类走出困境危机,

走进风平浪静的港湾,

都具有深刻与深远的意义。

 

西方个人主义视人为绝对个体,

认为与他人毫无关系;

在此前提下,讨论心理学、政治学和道德等问题。

西方启蒙运动将人定义为:

理念上自由、自立、“理性”“正当地自私”的个体。

它成为西方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

在道德与政治上的逻辑前提。

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制度

不仅无助于解决当今世界痼疾,

恰恰是这个世界“病入膏肓”的主要诱因与关键问题。

 

儒学在关系结构中确立的人的观念,

可以成为西方个人主义的强有力的代替。

我们要认识到:

儒家伦理关注的是承担众多角色、处于关系结构中的人,

如孩子与父母、受益人和施益人等;

人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西方虚构的绝对个体就没有立足之地。

在儒家哲学中,每个人、每件事都存在于

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下;

人与人之间密切联系的生活

是无可争议的经验事实。

家庭意义体现和依赖于

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良好修为;

推而广之,

人的修为是人类文化的源泉之一;

反过来,人类文化又为人的修为提供背景、氛围与动力。

孔子从人最基本和生生不息的普通经验中得出真知灼见,

如敬人、交友、孝悌,诲人、乐群、知耻……

 

《论语》所记录的并不是孔子的生活“模式”,

而是孔子作为一个特殊人物的故事,

展现的是他怎样通过处理与他人关系

来修炼人格和实现人生抱负和人生价值。

孔子终其一生都在以最大努力承担好诸多角色,

他是充满呵护之心的家庭成员,

是严格的先生、导师,

是一丝不苟、两袖清风的士大夫,

是感恩祖先的炎黄后裔……

他是由“冠者”和“童子”组成的“合唱团”成员之一;

他们一起在沂水畔嬉戏,

随后一路踏歌归去。

 

孔子展示给我们的是颇具历史感的榜样,

并非什么超验的“法则”,而是劝勉之词;

孔子的真知灼见的持久价值在于

直观的、令人心悦诚服的力量,

在于昨天、今天、明天也能适用、适时。

中华文化重视人、社会、自然以及宇宙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家庭中心”价值观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

儒学是否会促成一种新的世界文化秩序?

个人主义意识形态能否转向儒家角色伦理?

的确有这样的趋势;

孔子学院四海开花、五湖结果正说明这个问题。

应当说,儒学比西方经验主义更具经验意义,

儒学的智慧在于从特定时代条件出发,

归纳概括实践经验去应对天时人事;

儒学能穿越历史烟云,与时俱进、生生不息……

 

作者:做梦1979

2014111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