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质中一些名词的来历

 zhaokui1128 2017-10-17

地质中岩石名称最初是怎么来的,笔者留意了一下,找到其命名的来源。 

1.以相近颜色物体名称命名 

橄榄岩,因其颜色翠绿,与橄榄颜色相近故命名橄榄岩。  

蛇纹岩因其颜色酷似蛇纹而得名。
 
   

2.以地名命名

玄武岩是基性火山岩的代表,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这个词描述德国萨克森的黑色岩石。汉语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日本在兵库县玄武洞发现黑色橄榄玄武岩,故得名。 

 
 

安山岩andesite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 Andes。分布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 

 
 

金伯利岩因为1887年发现于南非的金伯利(Kimberley),故名。是产金刚石的最主要火成岩之一。 

 
 

3.以岩石的特殊性质命名 

响岩,成分与霞石正长岩相当的喷出岩。用锤击打这种岩石,丁当作响,故名。 

  

 4.源于古籍 

长石,最早见于汉代末期成书的《名医别录》简称《别录》:“长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于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长石、石英、方解石、石膏做了精彩的描述“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正如凝成白蜡状,松软易碎,烧之即白烂如粉,其中明洁,色微带青。而文长细如白丝者,名理石也。与软石膏乃一物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硬石膏作块而生直理,起棱如马齿,坚白,击之则段段横解,光亮如云母。白石英,有墙壁,烧之亦易散,仍硬不作粉。其似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墙壁光明者,名方解石也。烧之则诧散亦不烂,与硬石膏乃一类二种,碎之则形色如一,不可辨矣。自陶弘景、苏恭、大明、雷、阎孝忠皆以硬者为石膏,软者为寒水石,至朱震亨始断然以软者为石膏,而后人遵用有验,千古之惑始明矣。盖昔人所谓寒水石者,即软石膏也;所谓硬石膏者,乃长石也。石膏、理石、长石、方解石四种,住气皆寒,俱能去大热结气,但石膏又能解肌发汗为异尔。理石即石膏之类,长石即方解之类,俱可代用,各从其类也。今人以石膏收豆腐,乃昔人所不知。”“按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唐、宋以来诸方所用寒水石,即今之石膏也。近人又以长石、方解石为寒水石,不可不辨之。” 

a- 石膏;b-硬石膏;c-方解石;d-长石 

斜长石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倾斜的切面”,指其二向完全解理的两个不同夹角。 

5.来自外文直译 

角闪石(hornblende)这个名称来自源于德语,是矿工的术语,horn指号角(这里可能是代指号角颜色的意思),blende在德语中的意思是光圈、闪光,故传到中国后被命名为角闪石。 

花岗岩(Granite),Grantie一词于1596年首次提出。明治初期的辞典与地质学书籍将Granite翻译作花岗岩或花刚岩。花形容这种岩石有美丽的斑纹,刚或岗则表示这种岩石很坚硬,也就是有着花般斑纹的刚硬岩石的意思。中国学者则沿用此译名。 

6.源于其特殊形态 

流纹岩的成分相当于花岗岩,常见流纹构造。故将其命名为流纹岩。 

斜长石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倾斜的切面”,指其二向完全解理的两个不同夹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