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摆脱“假想观众”?

 古往诗来 2017-10-17

“假想观众”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把自己当成众人眼中的关注焦点,而周围的人即被自己假想成了观众。青少年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他们关注自己,同时以为别人也都关注着他、注意着他。将自己作为关注的焦点,他自我欣赏,便以为人人也都欣赏他;他自感不足,更以为别人也都对他无好感。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都源于自我体验,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


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如果不能成功克服“假想观众”,将会导致自卑感,甚至自闭。“假想的观众”可以通过建立内心的规则,培养自信和主见来克服。


“同学们都在嘲笑我脸上的青春痘”

乐乐今年读高一,平时学习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本应该是认真准备中考的阶段,乐乐却闹着要退学。他的父母不明白一向听话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提出要退学,父母追问,乐乐也不说。在班主任吴老师的帮助下,乐乐才说出想要退学的原因:同学们都在嘲笑我脸上的青春痘。


乐乐今年刚满16岁,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脸上长出了青春痘。“我觉得班上的同学都在看着我,因为我脸上的青春痘很多,很奇怪也很难看。”乐乐说。他认为不管他在做什么,周围的同学都看着他。后来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开导下,乐乐慢慢地接受了长青春痘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常的生理现象,并让乐乐渐渐地找回了学习的状态。


班主任吴老师告诉乐乐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会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关注着自己,这是很普遍也很正常的。可能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毫无意识的眼神,在他们看来,都有可能是针对自己的,可能产生严重的紧张和不安。”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假想观众”的心理?

“假想观众”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征有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青少年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问题困扰着青少年。按照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青少年尤其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处于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在这个阶段有一个心理学任务是要形成自我同一性,即要弄清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来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为了寻找答案,青少年倾向于从外界的评价中获取对自己的信息,加之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外在形象都变得更为在意和敏感,所以这种“假象观众”的表现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避免又让他们困惑的一种心理现象。


“假想观众”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假想观众”有利有弊。不好的方面表现在会让一部分孩子变得内向、自卑,因为内心中总有一个自己看起来永远无法达到的标准,让自己越来越不敢表现自己,做事情缩手缩脚,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多疑,内心压抑但情绪无法外放,甚至心理素质不高的孩子会伴发抑郁症。


积极的方面是正因为有“假想观众”的存在,所以青少年变得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开始变得稳重并且逐渐开始照顾到他人的想法和看法,是一种心理日趋成熟的催化剂。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假想观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假想观众”的产生是因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又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害怕犯错被嘲笑的不自信所引起的。所以,在教育时,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下面是几点小建议:


1.家长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注重发掘孩子每一个侧面的闪光点,并给与积极的肯定,促进整体全面的发展。班上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和母亲吵架,母亲总是说孩子学习差,导致孩子厌学,其实女孩在班级人缘很好,画画也很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并鼓励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慢慢进步,就不会出现无济于事的争吵。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需要家长去发掘。


2.家长要学会倾听。在孩子看来,家长是他们的“第一观众”,他们需要家长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与正确、积极的回馈。如果孩子还没有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被家长打断,甚至是一顿批斗,那么下一次再有什么重要的事恐怕他们也不愿意去分享了。如果孩子能从家长这儿得到积极的认可和耐心的指导,他们就不会那么迫切需要得到外界的注意。


此外,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人、事、物正确的价值观,及时做好青春期生理以及心理的教育,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时时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