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

 liuhuirong 2017-10-17
                               

     

时魏景元五年改为咸熙元年,春三月,吴将丁奉见蜀已亡,遂收兵还吴。(病人死了,医生没活干了,打马回朝。)中书丞华覈奏吴主孙休曰:“吴、蜀乃唇齿也,唇亡则齿寒;臣料司马昭伐吴在即,乞陛下深加防御。”(所言极是,这应是顺理成章之事。)休从其言,遂命陆逊子陆抗为镇东大将军,领荆州牧,守江口;左将军孙异守南徐诸处隘口;又沿江一带,屯兵数百营,老将丁奉总督之,以防魏兵。(岁月无情,东吴的老一代也纷纷凋谢了,现在基本上都是新一代掌权。)

建宁太守霍弋闻成都不守,素服望西大哭三日。(还是有忠贞之臣。)诸将皆曰:“既汉主失位,何不速降?”(皇帝都投降了,你还等什么啊?)戈泣谓曰:“道路隔绝,未知吾主安危若何。若魏主以礼待之,则举城而降,未为晚也;万一危辱吾主,则主辱臣死,何可降乎?”(在中国的国内战争中,能做到这样,也就可以了。)众然其言,乃使人到洛阳,探听后主消息去了。

且说后主至洛阳时,司马昭已自回朝。昭责后主曰:“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要杀要呙,还不是司马昭一句话。)后主面如土色,不知所为。(我阿斗最怕死啊,就是因为怕死才投降。我现在投降了,怎么还要我死呢?)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司马昭斥责刘禅


文武皆奏曰:“蜀主既失国纪,幸早归降,宜赦之。”(文武大臣们都站出来说情。)昭乃封禅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赐绢万匹,僮婢百人。(一下子要杀,一下子又高封厚赐,把阿斗给弄晕了!——弯子转得也太大了!这是不是司马昭设的“局”,他要试试阿斗有多大胆子,有没有反抗精神?)子刘瑶及群臣樊建、谯周、郤正等,皆封侯爵。(亲属及近臣也跟着沾光了。)后主谢恩出内。(阿斗心悦诚服,又高兴起来了!)昭因黄皓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这时候,再多的金银财宝也不起作用了。——哪个叫你坏事做尽、坏主意出绝?活该!黄皓的被处死可为后世所有的贪赃枉法、卖国求荣者鉴!)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司马昭处死黄皓


时霍弋探听得后主受封,遂率部下军士来降。次日,后主亲诣司马昭府下拜谢。昭设宴款待,先以魏乐舞戏于前,蜀官感伤,独后主有喜色。(唉,竟然有这样一个没心没肺、没出息的前皇帝!)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看来是司马昭在故意戏弄阿斗。)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你还笑得出来?)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刘禅笑对蜀乐


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无情无义、无血无骨到了这种程度,那就谁也帮不了他了!——连司马昭也感到不可思议,深深叹息不已!)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逗他玩儿。)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后主“天才”,为后世创造了一个成语:“乐不思蜀”。)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刘禅乐不思蜀


须臾,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至厢下曰:“陛下如何答应不思蜀也?徜彼再问,可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无日不思。晋公必放陛下归蜀矣。”(臣子教他,要他争取回蜀国居住。——总比在人家屋檐下当小媳妇要好一些。)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郤正教刘禅


后主牢记入席。酒将微醉,昭又问曰:“颇思蜀否?”后主如郤正之言以对,欲哭无泪,(心中无悲痛,哭不出来。)遂闭其目。(还可以,学会表演了。)昭曰:“何乃似郤正语耶?”(司马昭目光如电,洞若观火,一语道破。)后主开目惊视曰:“诚如尊命。”(马上就承认了。)昭及左右皆笑之。(老实到家了,到了“傻”的程度!)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司马昭及左右皆笑


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不疑虑。(也好,傻子有傻运,庸人有庸福,免去了末代帝王被斩草除根的厄运。)后人有诗叹曰:

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寻欢作乐,喜笑颜开,不思念亡国之耻,没有半点儿悲哀。)

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异国他乡,忘记了祖国,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那个在深宫里被包装成圣主的人原来是个庸才。)

却说朝中大臣因昭收川有功,遂尊之为王,表奏魏主曹奂。(人红有人拍,花红蝶来恋,这个世界上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有的是。)时奂名为天子,实不能主张,政皆由司马氏,不敢不从,(司马昭名为臣子,实为太上皇,傀儡皇帝敢不听从?)遂封晋公司马昭为晋王,谥父司马懿为宣王,兄司马师为景王。(只要我曹奂能保住一个“皇帝”的虚名,其他的,我尽其所有,都可以给你。)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封司马昭为晋王


昭妻乃王肃之女,生二子:长曰司马炎,人物魁伟,立发垂地,两手过膝,聪明英武,胆量过人;次曰司马攸,情性温和,恭俭孝悌,(上天也爱锦上添花,拿老百姓的话说,那就是“狗屎肥旺草”,让司马家族世世代代出英才。)昭甚爱之,因司马师无子,嗣攸以继其后。昭常曰:“天下者,乃吾兄之天下也。”于是司马昭受封晋王,欲立攸为世子。(司马昭聪明:反正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样做显得尊敬兄长,虚怀若谷。——其实,司马家族的天下是司马懿打下的基础。)山涛谏曰:“废长立幼,违礼不祥。”(大臣山涛言之有理:废长立幼,容易闹乱子。)贾充、何曾、裴秀亦谏曰:“长子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多人有不同看法,纷纷进行劝说。)昭犹豫未决。(司马昭是个有主见的人,他的看法,别人不容易动摇。)太尉王祥、司空荀顗谏曰:“前代立少,多致乱国。愿殿下思之。”(摆出历朝历代的血的教训。)昭遂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司马昭终于听从了众臣的劝说。——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听你们的。司马昭还是有点儿“从善如流”的味道。)

大臣奏称:“当年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余,脚迹长三尺二寸,白发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挂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如此在市游行三日,忽然不见。此乃殿下之瑞也。(古代要想立新王,往往搬出神灵鬼怪,以表示这是“天意”。)殿下可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备六马,进王妃为王后,立世子为太子。(一切派头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昭心中暗喜;(马屁拍到了点子上了。)回到宫中,正欲饮食,忽中风不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司马昭中风


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马荀顗及诸大臣入宫问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要是在现代,可以急送三级医院抢救。古代医学不发达,所以人的寿命普遍短,司马昭也只活了54岁。)时八月辛卯日也。

           闲评《三国》第一百十九回(3)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wbr>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司马昭病逝


 何曾曰:“天下大事,皆在晋王;可立太子为晋王,然后祭葬。”是日,司马炎即晋王位,(司马炎即王位。——其实质就是皇帝。)封何曾为晋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谥父为文王。(从上到下,层层晋封。——看这架势,司马炎要当皇帝了!)

 

(接上节)施道芬贝格走进会议室时,会议已经开始。希特勒正坐在桌子的中央,背对着门,听陆军副参谋总长兼作战处长豪辛格将军的汇报。桌子周围站着20来个军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