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孩子,为什么更像动画片的孩子

 首都父母学堂 2017-10-17

周末中午,约了人在餐厅谈事情,待到聚精会神的聊完业务,打算吃点东西时,对面的客户问我,“今天不是周末么?怎么餐厅这么安静。”

对啊,周末中午的餐厅,不是应该到处都是“熊孩子”们的叫声么?

我好奇的回过头去,这不是有好几桌孩子么?难道现在的孩子们都知道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了?

再仔细一看,边上的一桌,约莫只有三岁的小男孩,聚精会神盯着桌子上的手机屏幕,一动不动,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他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动一下。父母把饭一口口地喂到嘴里,才会机械地嚼两下咽下去。给他喂饭像是一场接力赛,爷爷奶奶夹好菜,爸爸端过来,妈妈瞄准他的嘴张开的那个空档塞进去,还生怕喂得急了孩子噎着。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宝妈跟我的哭诉,“我的孩子都快变成动画片的孩子了!”

她告诉我,“小宝每天上午、下午分别被允许看两个小时的动画片,看起动画片来,特别的专注,但是每次关电视,都像是一场战斗,会哭得特别痛。

爷爷奶奶还经常会趁着他们不在家时,偷偷让孩子多看一会儿,于是,小家伙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哪儿,看似很乖,很专注。

然而,这个原本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慢慢的变得不爱说话,很少跟父母交流。

连吃饭都是这样,更别提说话了。孩子看起来动画,就像完全进入了另一个时空里,那里有可爱的动画人物陪伴着他,所以,在现实中,他每多说一个字,都像是对父母亲人的施舍。

在与动画片的争夺战中,有些父母溃不成军,从“每天只许看一小时”到“今天多看一会儿,下不为例”再到“好吧好吧都依你”;也有的父母强硬对待,扔手机,关电视,结果赢得战役,却输了跟孩子沟通的最后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孩子沉迷动画片,其实是心理学上“安全岛”理论的表现。

根据“安全岛”理论,人需要在一个自己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寻找安全感,这个环境就是“安全岛”。陈景润沉迷于数学,牛顿沉迷于物理,其实都是他们为自己寻找的“安全岛”,在安全岛里,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一旦强行将他们拉出“安全岛”,无异于对他们的内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岛”被破坏还会使得他们无力对抗现实,无力对抗强大力量和权威的挫败感更加强化,他们会认为自己连最后的“安全岛”都无法保留,从而导致更弱的自我价值感。

这样会导致两种极端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孩子会变得懦弱,胆怯,委曲求全,拒绝同外界接触;还有一部分孩子则会出现更大更强的反弹,为了保住自己的“安全岛”,做出过激的行为。


父母不能强硬地打破孩子的“安全岛”,那么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父母要做的第一步首先是反思:在孩子沉迷动画片之前,是不是我们先一步步的把孩子推给了动画片?在哄孩子吃饭时,是不是图省事塞给孩子动画片让他们边吃边看?在孩子找你玩的时候,是不是怕麻烦直接打发他们去“看两集动画片吧”?

如果是的话,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改掉这些习惯。否则,即使孩子可以从动画片的“安全岛”脱身,他们也会迅速地沉迷在别的事物中。

当确定自己没有这样的问题后,父母要做的第二步就是陪伴。为了将孩子从动画的“安全岛”中带离,我们要先登上他们的“安全岛”。静静陪在他们旁边一起看动画,问他们一些关于动画的问题,讨论一下动画的剧情,让孩子们不要排斥我们的进入,逐步“重接纳”作为父母的我们。

最后,我们可以逐渐用自己的陪伴取代动画,比如跟孩子一起看些绘本,做个手工。不过这时候我们往往会发现,动画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洪水猛兽,令孩子沉迷不已的“精神毒品”了。

在现在的社会,如果一个孩子对动画完全没有兴趣,才是值得父母担心的。只要能感知到父母深刻的理解和爱,发现自己本身就值得关注,哪个孩子,会一头扎进动画片的虚拟世界中不出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