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坏习惯,会成为你理财路上的绊脚石!

 妖城主 2017-10-17

今天是我们成长的第43天!

 

中国有句古话:学好三年,学坏三天。要想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但坏习惯则无师自通,为什么呢?因为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坏习惯是自发的。

 

在上一篇理财的五大好习惯,你占了几个?值得一看!中,就跟大家讲述了关于理财的好习惯,那么今天就把坏习惯捋捋。

 

01

不愿意和孩子讨论关于钱的问题。当今社会除了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更是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愿意花大量的钱财去培养孩子,上各种辅导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可以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父母不愿意和孩子讨论关于钱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大人们不希望孩子染上“铜臭气”。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深深烙在了中国父母的心里。

 

但在国外,财商教育都是从小抓起的,例如昔日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的家庭账本,翻开的第一页就印着,关于孩子使用零用钱的规定:花钱前事先做预算;下次领钱前要给父亲检查预算等。

 

正是有了从小与钱的相处之道,长大后才能清楚如何成为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02

花钱没节制。很多年轻人都这样的坏习惯,花钱大手大脚,并没有储蓄的意识。每月的工资一发下来,很快就挥霍一空,最后沦为月光一族。很明显,这样“赚多少,花多少”的消费习惯,是不合理的。表面生活看起来挺“滋润”的,但真碰上急需用钱的关键时刻,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啊,万一到时候急病乱投医,借上高利贷,那就麻烦了!



03

青睐高收益理财产品。这年头,有些人知道理财,却总想着一夜暴富,喜欢投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但没有想过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就如之前的文章一个活动引发的思考,别让它伤害了你!所说:当某天你在装黄金的时候,请别忽略了藏在角落里致命的定时炸弹。

 

在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中,有三条是这么说的:第一条,保住本金;第二条,保住本金;第三条,牢记第一条和第二条。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都是一场危险游戏,有多大的收益就有多大的风险。在面对畸形高收益的时候,要提高警惕:这是馅饼,还是陷阱?

 

04

不清楚个人财务。很多人没有规划财产的习惯,有的人认为钱不多不用规划,掐指一算就知道有多少钱;有的人认为,规划太浪费时间了,工作忙得半死,每天下班还要想这个那个的。暂且打住,提醒一下:当忽略了个人财产规划,那么就会模糊自己的承受风险能力,很容易被别人带着跑,或在投资路上畏畏缩缩。

 

有没有这样一种体验:当问起你有多少资金?可以投资多久?能承担多大风险的时候,一脸的迷惑?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动手理财前,考虑清楚这3个问题,对你很有帮助!

 

总得来说,个人财产规划不能够脱离生活来考虑,规划无非四大块入手:生活费用的支出、老人的养老金、小孩的教育金以及家庭的保险金。考虑清楚,规划清楚,跟家人商量商量,别贸贸然就拿钱出来投资。

 

05

不愿意学习。随着我们进入社会后,所谓的学习都随之抛在脑后,而且,宁愿把时间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也吝啬于用在学习上。为什么会这样子?原因在于:认为学习是长期的事,短时间内无法给我们带来财富,还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所以,大家选择忽略它。

 

或许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任何不为自己获利的事,我们都会排斥,并且敬而远之。有时候我反而觉得,这不仅仅是因为人自己的问题,而是大环境所造成的,当我们都奔着金钱去的时候,却忘了厚积薄发这个道理,学习才是根本。

 

互联网时代,信息更迭速度远远超出想象,有人说,到了2020年,世界上的文字信息每隔72小时就会翻一番。如果不学习,迟早会落伍,被社会淘汰。当然,学习也要有方向,什么东西自己是需要的,心里要清楚。

 

放眼在以前,谁会想到玩都能玩出钱来,谁又能想到,不务正业也能赚钱。但在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前提是:你得学习。因为不学习你不知道社会的进步,洞察不了赚钱的机遇,即使有机遇摆在你面前也抓不住。

 

总之,要想在理财路上走得更远更宽,那么请摒弃这些坏习惯吧,别让它成为你康庄大道上的绊脚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