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城刘国

 舒眉听雨 2017-10-17

“姓启刘国,望出彭城”。是对彭城刘氏源流的概括说法。

     “姓启刘国”,根据历史文献和刘氏古谱考证,刘氏为古帝尧陶唐氏祁放勋的后裔,据汉代《尚书中侯》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国);朱(丹朱)又不肖而未获嗣”。监明受封于刘国(在今河北省唐县),其后以国为氏,是为祁姓刘氏。祁姓刘氏在夏朝后期,有十八世祖刘累公,为夏王孔甲养龙有功而被赐为御龙氏。刘累是祁姓刘氏的远()祖,是最早载于中国历史典籍的刘氏人物。刘氏在商朝为豕韦氏,在周朝为唐杜氏,后因杜伯被周宣王杀害,其子隰叔逃奔晋国,任士师(官名),后裔以官名为士氏。裔孙士会任晋国正卿,辅佐晋国,政绩显赫。后因晋国内乱,士会避难于秦国七年,仕秦为中军参谋。以后士会返回晋国时,有一支子孙留于秦国复为刘氏。考上古刘氏,历经多次改姓变氏,形成多姓共源的复杂局面。约公元前600年,留秦一支复为刘氏之后,刘氏才定型不变。其后裔传十余世,于公元前256年,汉高祖刘邦出生。自汉以后,姓氏才合二为一。据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所说:“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黄帝以下之姓亡矣。”“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合一。”真正称“刘姓”自汉而始。

“望出彭城”,望,即郡望,是说汉后刘姓出自彭城郡,为彭城地区的望族。徐州是“帝王之乡”,是汉高祖刘邦和楚元王刘交的故乡,彭城刘姓为皇室国姓。刘邦诛秦挫项建立大汉王朝,两汉四百余年,传二十四帝。汉初刘邦分封兄弟子侄为王侯,以镇天下,屏藩皇室。单西汉一朝二百年间,封王列侯达1100人之多。其中封王者180人。刘氏在西汉时,已衍为中国的鼎盛大族。自西汉以后,刘姓为帝王者66人,出任宰相为97人,在历代的科举应试中,刘姓考中“天下第一”的状元为30人之多。迄今,中国刘姓人口已近8000万,名列中国第四大姓,也是世界第四大姓。中国古代刘氏郡望约有25个,彭城刘氏郡望是其中形成望族最早的一支。她历史悠久,名声响亮,帝王将相,人才济济,影响巨大。

彭城刘氏源出西汉皇族。其第一支为楚元王刘交后裔,第一代楚王去世后,其子刘郢客嗣位,刘交孙第三代楚王刘戊参加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自杀。汉景帝又立刘交子刘礼为楚王,下传刘道、刘注、刘纯、刘延寿八代楚王,后因刘延寿谋反,被汉宣帝诛。刘交子孙封侯者20余人。当时,彭城刘氏分居彭城三里,即绥舆里、安上里、丛亭里,还有一支居彭城东吕县(今铜山东吕梁乡),号称“彭城四刘”。除丛亭里刘氏之外,其余多为刘交后裔。如南朝宋国皇帝刘裕,是刘交的22世孙,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国,历960年。其族在江南显赫,子孙王侯遍及江南各地,影响很大。刘交后裔还有一支自彭城避居到山东曹州南华,其后代在隋朝有东莱太守刘晋,刘晋五世孙刘晏为唐朝宰相,政绩斐然,别为南华刘氏。

彭城刘氏的另一支,出自西汉宣帝刘询之子楚孝王刘嚣。刘嚣传第二代楚王刘芳、三代楚王刘衍、四代楚王刘纾,至王莽国除。刘嚣曾孙刘般受封居巢侯,刘般子刘恺,东汉时官至司空太尉,执掌朝政,刘恺子刘茂,徙居彭城丛亭里,其后世居彭城,子孙繁茂,历魏晋南北朝有多人做官,遂分居各地。

此外,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其次子刘辅于沛国为沛献王,传八代沛王。封其三子刘英为楚王。东汉明帝刘庄封其三子刘恭于彭城为彭城靖王,传六代彭城王。封其七子刘衍为下邳王,传四代下邳王,历时134年。还有南宋武帝刘裕封其四子刘义康为彭城王。所以徐州彭城郡刘氏自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为刘氏最大的旺族。

 

我高祖钦公自宋末由彭城迁居滕南苏坦,有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立祖林志铭可考。距今已传37世。

        

               刘氏祖林志铭

                     前乡贡进士林应开撰并书

                     东平   尚德勉 篆额

按刘氏本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裔孙刘累事夏后孔甲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杜伯子隰奔晋为司徒裔孙士会适秦为后归晋其处者为刘氏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也蔓延至于汉彭城郡为大族今滕之刘氏即彭城之族系也时异事殊亲近者疏远分门割户散处他所昭穆无所明谱牒无可考又有能存记不忘者仅及高曾而已自高以上无传焉  哉滕县礼教乡苏坦村有刘青侄聚辈一日介阴阳家丁某来征文且言曰维先世居是村以农为业高祖钦公五子曰渊源深泽洽渊与深无后源娶妻殷氏生一子曰旺其子孙今居柏山乡刘庄泽娶妻左氏生二子曰惠曰茂惠善骑射典兵为万夫长徐扬淮南安使娶妻张氏许氏一子曰信信娶赵氏一子五女曰进娶李氏五子曰聚兴实坚全聚为人谦让以众所推举充为乡社官里中皆称廉平   弟以诗书力农务本娶黄氏二子五女子曰著曰显又娶章氏腺女兴娶慕徐二氏实娶韩王二氏三子一女坚娶张氏二子无女全娶高氏二子咸肯堂 集 生元贞二年冬聚与弟辈定宅兆葬曾祖考於高祖茔之西向礼也茂娶妻许氏一子兼嗣  洽娶单氏三子曰孟仲季孟存而仲季无嗣孟娶妻黄氏一子曰成成娶邵氏一子二女曰青青性淳悫初为乡正人皆贤之后从军江南逾越险阻矢石以功充为百夫长娶李氏二子四女子曰景曰恭景字思明读书习刀笔娶戴氏二子一女又娶王氏一子一女恭字思敬娶李氏四子一女元贞二年冬十一月有七日青葬其曾祖妣考妣於高祖西南向墓田周至十余亩观其嘉禾凡茂原湿坦夷东枕壶山西连郭水薛城临其南沙河流其北土脉融钟为福地安厝其中足发妥灵世祭真为马之奇封牛眠之吉域也呜呼人子之于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若青与侄聚辈可以为孝矣然而致孝於父母固人子之良心垂训於子孙乃祖考之要道惟勤惟俭成家之本勤则日力有余俭则财用不匮以仁孝为心以勤俭为本善积而庆长德盛而福厚绵绵延延以至于永世此固祖考之所深望而子孙当负荷有不容已者 铭曰

维兹古膝 流风犹存 礼教有乡 苏坦有村 村有刘氏 孝义一门 农桑温饱 社里鸡豚 世业勤俭 垂裕后昆 乾位有坟 去家一里 是为祖林 世世葬此 松楸郁苍 土地肥美 春秋时思 礼存祭祀 翠琰勒石 子孙昭宗

         元大德五年二月十八日 孝孙 刘青暨侄聚辈同勒石

   

                刘氏派谱碑

尝谓商周之刘氏祖乎尧徐沛之刘氏宗夫汉此何言哉夏孔甲时御龙氏刘累为刘之始即陶唐之后也商之豕韦周之唐杜又为范氏范武子自秦归晋其处者为刘氏复其姓之始也故曰裔周之刘氏祖乎尧当高帝隆兴封诸子弟大启九国故封其弟交为彭城楚元王元王贤明历世绵延子孙昌盛彭城之地遂为刘氏之大族故曰徐沛之刘氏宗夫汉吾家世居苏坦西祖茔谱碑有云来自彭城元王交公之后也碑是元大德五年辛丑五世祖青公六世祖聚公始建之谱碑也碑中所记已及十八代未记迁徙之年今我辈惟遵祖碑所记又有父老传闻故勒石以示于后世不朽云

              道光十五年乙未六月十五日

                       刘宗和  

                       刘宗孟  勒石

 

             枣滕苏坦刘氏祖茔莲花盆志考

                  (碑文)

苏坦村西始祖墓前有一石刻莲花盆香炉,凡苏坦和由此迁居各地的刘氏族人均称莲花盆刘。苏坦祖茔莲花盆志,在谱中有考证不地详述,(考证具下)公作简要说明。

一 始祖墓前莲花盆,有六世祖实公在元代治至二年三月十九日倡导新建距今已有七百二十九年。此后在元大德五年有五世祖青公六世祖聚公,在始祖墓前建刘氏溯源世系碑亭距今有六百九十四年。对一九三六年创修祖谱打下基础。因宋元代时佛教盛行,从中可知始祖信奉佛教或爱莲。 

二 六世祖实公尊敬先祖信奉或信佛或爱莲。宋代苏东坡也参禅佛教与多僧为友,曾写八九次又动端坐紫金莲之句,唐代李白自称青莲巨士,宋代大儒周敦颐著有爱莲说。因出污泥而不染为历代政治家文人墨客颂扬。

三 以莲言志。表达居官清正廉洁,处世和善品德高尚,我始祖墓前石雕莲花盆,有深的内涵寓意,使其后裔可抵御任何污泥浊水的侵蚀,成为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利国益人的刘氏族人。

 

               莲花盆刘氏之考证

苏坦祖林,祖庙及祖谱凡例,均有莲花记载,由此可确信苏坦刘氏根源,与莲花有密切关联。兹考证如下:东晋时彭城刘遗民公乃当时大儒,且事母至孝,太尉刘裕为举其官不就,随高僧慧远法师去江西庐山东林寺参禅佛学,组织白莲华社(莲社),并在东林寺遍地凿池种莲,从此白莲华社也成为佛教中一个支系。

我国古时学者多抱“治世则仕,乱世则隐”,如西汉“商山四皓”,晋时“竹林七贤”及陶渊明不愿为官,而从事农渔乡野及写作生活等均是。刘遗民公乃大儒名列贤传,辞官参禅佛学,创莲社。东晋末年南北朝以前朝纲不振,很多明则保身者走入山林过“乱世则愚”的生活,基於以上考证,我苏坦刘氏莲花盆,与刘遗公莲社有一脉相传宗族关系,并解开苏坦莲花盆多年“不解之谜”。如此推断是否正确,谨就教高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