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昵称40077028 2017-10-17

  在经济建设的大时代里,我们为什么读书,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读书观,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人生奋斗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但我们能不能据此就推理出,读书是为了发财呢?

  虽然自古以来,读书不乏追求功名、为科举高中这一类的人,但传统的读书人,即那些真正读书的人,他们的读书,主要还是为了修身明理,涵养道德,如孟子所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心里老想着发财,估计是不能安心于读书的。古来多少大学问家,他们过得都很清贫,有的甚至连住都难有稳定的居所,为此杜甫还专门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感叹,更不用说要发财了。

  现当代许多知识分子,一大批真正的读书人,例如民国时期的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闻一多,解放后的陈寅恪、汤用彤、巴金、钱钟书等,有谁是为发财而读书的?他们要么过着清贫的生活,要么就是有了条件以后去帮助和资助别人。朱自清宁死不食嗟来之食;杨绛先生把她和钱钟书先生所有的稿费和版税,全部都捐献给了母校清华大学。而他们这夫妇俩,却过着清净的生活,就连自己住了一辈子的房子,也要跟他们一样的俭朴,直至他们都离去了,都未得装修过,体现了他们作为真正读书人的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之固有的品质。

  解放初期,不少留学海外,术业有专攻的知识分子,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回到困难重重,百废待兴的祖国,等待他们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尚且不知道,还遑论什么发财。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回来了,因为他们的归来,是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

  当然读书并不影响人们发家致富,不少“读书人”经商做生意,发了大财,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但他们跟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并不是一回事。

  有些“读书人”,在获得过各种学位以后,从政进入官场,既升官又发财,由“读书人”而演变成了贪官,像这样的人更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因为他们的读书,带着很强烈的功利目的,更不用说他们的堕落了。

  贾平凹在《好读书》里说过:“好读书就得受穷。……好读书就别当官,心谋着书,上厕所都尿不净,裤档老是湿的,哪里还有时间串上级领导的家去联络感情,也没有钱,拿什么去走通关关卡卡?……读书人不反对官,但读书人当不好官,让猫拉车,车就会拉到床下。”老贾是著名作家,写过不少出色的文学作品,像他这样,应该说阅人无数了,故而他的话可能也代表着他人生的一种体会吧。

  但也不是说,读书人就不能当官。那是另外一回事。古今不少读书人当官,也当得好好的,不过当得好好,并不等于他们就发财了。只要是真正的读书人,就都不会为发财而读书。比如清之纪晓岚,还有郑板桥,他们读书都读的顶呱呱的,而当官却都当的穷叮当的。

  贾平凹先生的意思,并不是说读书不好,他接下去还说:“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读书能读成这样,就够了。壁立千仞,无欲刚。读书人清心寡欲,却穷于学问,他们生活清贫,却创造着文明,还因此而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责任编辑:杨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