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讲座 | 北朝经典碑刻技法指要(8)

 xusenchem 2017-10-18

(二)技法解析

1.点画分析

南北朝特别是北朝书法遗迹极其丰富。自北魏至北周,碑版、墓志、塔铭、造像题记等数以千万计。北朝书法集中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留存最多的当属河南洛阳,其次是山东泰山、冈山、尖山、铁山、云峰山、天柱山等地,还有就是陕西汉中、耀县、富平、铜川等地。清代包世臣宣扬北碑,首推《郑文公碑》。他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字独真正”道出了《郑文公碑》与其他北碑迥然不同之处,也是其杰出之处。

当隶书向楷书嬗变之际,点画的笔势日见丰富——首先是变笔势靡弱为雄强,其次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打破了自明代以来群趋《阁帖》的单一之风。《郑文公碑》的笔法特点主要表现在:浑厚饱满、方圆兼备、篆隶笔法、动静结合。

①浑厚饱满,方圆兼备

《郑文公碑》的笔画浑厚饱满、刚柔相济,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以圆为主,方圆兼备。这种圆与厚的感觉不因为几处方劲的起笔、住笔而改变。用古人所云“体方用圆”来评价此碑的浑厚饱满是非常恰当的。

初看《郑文公碑》,感觉处处宽博平正,而实际其结构多变,精彩纷呈。此碑中“常”字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此字是个有中竖的字,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写出变化的。而此碑中的处理方法,将它或偏右或居中,可见书者善寓欹于正。

一般,我们写北魏碑刻墓志时,用折笔的地方很多而圆转的地方较少。但《郑文公碑》是转、折并用。其中,转笔是圆中有方,运行中有停顿,仪态万方,美不胜收;折笔处又十分简洁,有方有圆,自然生动。如“荧”字中的“火”部,左侧的是圆笔画,右侧的是方笔画;撇画是方笔,点画和“平宝盖”则方圆兼备。又如“之”字,点画是圆点,第一个转折处是圆笔,第二个转折处是方笔,字的下部方笔出锋。 

②篆隶笔法,动静结合

虽然《郑文公碑》总体属于楷书,但其楷法并不是很成熟,其中包含诸多篆隶笔法。正因如此,此碑呈现出很多意趣。如“郑”字左部上面的两个点,属于典型的北魏方笔“点”的特征,呈三角形;两个较长的横画,侧锋起笔,方笔入笔;而右半部的笔画多用圆笔,具有典型的篆书笔法,圆润含蓄。再如“文”字,横画也是侧锋方笔入笔,捺画有圆有方。

另外,《郑文公碑》中多字转折处采用了篆书圆转笔法。如“司”“有”等字的转折处无楷书顿笔之法,而是转锋下行,圆润遒劲。而隶书笔法在此碑中也多有体现,如“祭”“迁”等字。这些字中的捺画,一波三折,浑厚飘逸,与《石门颂》的汉隶处理方法毫无二致。

《郑文公碑》属魏碑中端庄的一类,呈现出庄严静穆之风貌,流露个性之处较少。它比不上《张黑女墓志》的精美、《张猛龙碑》的险峻、《爨宝子碑》的奇异,但它具有雍容典雅的特征。《郑文公碑》也不是一味地静,而是静中有动。有些字的动态很突出,甚至几欲冲出纸面。如“时”“桓”二字,横平竖直,四平八稳,极为安静庄重;而“何”“如”二字,则动势很强,笔画的方向、长短、锋芒无一不在加强字的动势。静中有动正是此碑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外,《郑文公碑》在行笔过程中,笔画并非平铺直行,而是在提按中不断改变行笔方向,尤其是长笔画。如“书”字中下方的长横,用笔由重至轻,而后按笔加重,先是向右上方行笔,而后变换方向,向右下行笔,中间出现拱形,且行笔过程也有细微的变化,整个笔画既灵动又充满变化。

通过具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郑文公碑》的风格其实就是以自然取胜。其质朴规矩、落落大方、无拘无束的自然美是其他碑刻所望尘莫及的。

来源:《中国书画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