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得了北上广 逃不出的非洲

 昵称39695885 2017-10-18




回国休假,最怕被问到的问题就是,

你为什么会去非洲?


心情抑郁的时候也会自问,

我为什么要待在非洲?


有人说,

非洲是个神奇的地方,

一旦来了,就别想回去;


我说,

非洲,你像那块转不到头的魔方

让我悄悄着了魔……

 

01

 

“老妈,我在肯尼亚有司机,有保姆,有园丁,有厨师,有秘书,有保安....”

 

来肯尼亚之前,脑海中关于非洲所有的记忆都来自于三毛的撒哈拉。到了肯尼亚之后,却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场景跟发表于70年代的三毛的一系列的非洲故事都一一吻合。


近40年的时间,中国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大城市,可在非洲,时间似乎一直处于静止状态。非洲最不怕浪费的就是时间!

 

刚到肯尼亚的时候,给老妈打电话,说我在肯尼亚的生活很惬意:有司机有保姆有园丁有厨师有秘书有保安,老妈很是难以置信。


这是事实,却不是事实的全部。


比如司机。出于安全考虑,是不得已而雇之。内罗毕的路坡多弯多坑多,碰瓷的敲诈的也不少,中国人自己开车,如果不是老江湖,遭遇危险或不顺是常有的事。内罗毕的公共交通虽然有,却非常混乱。我壮着胆子乘坐过一次本地著名的“特色”公共交通工具——小公共汽车Matatu。Matatu是个斯瓦希里语词,意思是“三”。据说源于最初乘坐一次只需要三先令,便宜至极,但现在价格嗖嗖往上窜。这种车里面,人往往挤得跟沙丁鱼似的。车也是在马路上横冲直撞,司机会把车开得跟赛车似的;如果主道拥堵,司机又会把车开得跟越野车似的,直接无视各种马路牙子、坑洼和辅道。除了这些,你还会近距离感受黑人身上“独特的体香”,只须一次,保你终身难忘。


疯狂的Matatu:上面的英文意为

“没有女人,就没有尖叫”!


再比如保姆。当地保姆的月薪确实比国内的低很多。他们会在中国人的指导下洗洗涮涮,有悟性高的,还会很快学会做些中国饭菜。不过,对于有的保姆,要处处提防,不然明天就会发现现金怎么不见了......从小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我,突然来到了资本主义的黑人社会,对于让他们帮你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干苦力,心里还是有咻咻的罪恶感。刚开始我对他们温声细语,怕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可换来的却是他们的上班迟到,干活慢慢悠悠,一来二去,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用起他们也就心安理得了。


在非洲待久了,会发现一个很不协调的画面——路边树下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清晨路边水沟里睡觉的醉鬼、中午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妇女和他们身旁长满杂草的肥沃的土地。在以勤奋节俭自居的国人眼里,那长满杂草的肥沃的土地,简直是一种可耻的浪费,然后理所当然地把非洲的贫穷怪罪于那些人的懒惰,进而得出结论——“这些人没吃没喝真地很可怜”。

 

但是这些“可怜人”却把日子过得很惬意。他们把他们的喜悦用扭动的舞姿毫不保留地表达出来。



去教堂要跳舞,过节要跳舞,葬礼要跳舞,听到好听的歌腰肢也会忍不住地扭动.....知足常乐的心态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而舞蹈是他们由内而外的表达。


 

钱钟书说,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也许,这才是生活该有的姿态。

  

02

 

“非洲的鲜花和孩子的笑容,同属治愈系的”。这大概就是笑靥如花儿。

 

别人写花,开场都会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类的。可在我的印象里,无论雨季还是旱季,似乎都是肯尼亚的花季。



我是花痴,凡是有花有草的地方,都有我举着手机咔咔拍照的身影。我喜欢用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所有的美好。在我心情处于低谷的时候,我会拿着手机跑出去,拍拍花,晒晒太阳。指尖的阳光搭配丛中的鲜花,心情的抑郁马上就烟消云散。我喜欢展现所有的美好。在我的朋友圈里,非洲是完美的,没有选举的混乱,没有脏乱的街景,没有绵延数里的贫民窟。有的只是绵延的大草原,花开的美好……



拍孩子是我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想向我的亲朋好友展现非洲所有的美好,非洲的孩子,尤其是我周边的离大城镇比较远的孩子,在我初到肯尼亚的时候,我对那里的孩子是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的。除了因为脏兮兮的外表,满脸的灰尘,最令我反感的是,大街上的那些小孩子,一见到我,就会伸出手来“Chinese,give me money”。说是反感,更多的却是是失望,替肯尼亚的未来痛心。孩子的素质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当每个孩子只知道伸手不劳而获的时候,肯尼亚的未来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可我所有的负面情绪却在触碰到孩子的笑容的时候融化掉了。那是一张无谓贫寒,无关肤色,满是渴望的笑脸。他们只是过早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负担。跟他们混熟了才发现,他们削土豆的手法好娴熟,他们会帮妈妈看菜摊,还可以干农活和放牛,他们的头上原来也可以顶起好重的柴火……


举起手机,每个人已经摆好姿势,没有剪刀手,没有喊茄子,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有满脸的满足及兴奋的笑容。

 


那一笑,可与花开并提,那一笑,笑靥如花,那一笑,拨云见日。原来,孩子的笑容和鲜花一样同属于治愈系……

  

03

 

“我在非洲时抱怨它的种种,却在国内怀念非洲的好”。

 

来肯三年有余,三年的时间多数是呆在偏远的乡下,自嘲“工地妹”。

 

有段时间我特别的烦躁,就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一座城市,没有头绪,无从抓起。我把这种焦躁归罪于枯燥的工地生活。在国内的时候我抱怨快节奏的生活,在肯尼亚,没有了快节奏,我又开始觉得生活枯燥单一无聊。

 

何以解忧?在男人主导的工地,唯有自娱自乐。无奈我又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头无尾的人。两年前国内带来的十字绣还静静的躺在那里;然后我对斯瓦西里语感兴趣,专门请了个老师,没一个月,便厌倦了;玩摄影,太贵,还是算了吧;出去旅游,没时间,也只好作罢.......



在肯尼亚最流行的斯语课本之一


总是在抱怨。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颓废”在了非洲。可真地回国休假了,就又开始怀念非洲的种种:


国内真的好热啊,我要回非洲避暑;


呆赤道线上一年都没有黑,怎么一回国就被晒黑了;


灰蒙蒙的天空感觉好压抑,想念非洲的水晶蓝;


为什么哪里都这么多人......

 

三年前,我也是只能在首都内罗毕碰到中国人,然后激动地跟他们相视一笑,互相打声招呼,或者驻足交谈;三年后,我在偏远的乡下也能经常遇见同胞了,却是面无表情,擦肩而过。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选择在肯尼亚结婚,在内罗毕医院也常常会碰到做产检的中国孕妇,在肯尼亚出生的”小肯“越来越多,中肯混血儿也越来越流行。对于他们来说,肯尼亚不仅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也是他们跟心爱的人相遇相知相爱的地方。

 

肯尼亚变成了他们离不开的地方,变成了他们人生抹不掉的记忆。

 

04


 “我在非洲有一座农场,在恩贡山脚下......赤道在北方一百英里外贯穿而过.....早上醒来想到:我在我本就该属于的地方.....”

 

凯伦故居已变成博物馆


从故居远眺,能清晰地看到恩贡山


当年凯伦故居的客厅陈设大致是这样的


《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所描述的恩贡山下却是大变样。凯伦的故居被政府保护起来成为博物馆;恩贡山上有现代化的风力发电厂;咖啡园及农场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内罗毕的富人区,一座座别墅外加大大的院子,每次路过都羡慕不已,只恨我为什么没有个大大的院子四季花开。


在内罗毕的富人区,这样的房子很常见


大部分人眼里的非洲还是尘土飞扬,脏乱无序,贫民窟垃圾漫天.....看到那一座座的大房子,会令人惊叹非洲的贫富差距。当大部分人的记忆还停留在“非洲少吃少喝”的阶段的时候,肯尼亚的经济却因为中国人的参与而一跃成为东非国家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首都内罗毕也因为“四季恒温、碧水蓝天、花团锦簇”的居住环境而被誉为“东非小巴黎”。


四季花开的“东非小巴黎”

 

如今的内罗毕,完完全全可以满足我们的少女心。除了马赛马拉动物迁徙的壮阔,作为英国殖民地的肯尼亚,留下了大量红瓦白墙的英式建筑,浪漫唯美。这里也有家乐福,有国际化购物中心,有欧洲大品牌,完全可以满足你购物的欲望……

 

温莎高尔夫球俱乐部的英式建筑浪漫唯美

 

我想拥有一所大房子,面朝恩贡山,四季花开……

 

05

 

凯伦说,“我总是一再启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

 

我以为我逃离了深圳的高房价,

逃离了北京拥挤的人群,

逃离了上海的快节奏,

却不小心深陷非洲。

我为什么会呆在非洲?

我依旧不太清楚……


1985年拍摄的《走出非洲》中的镜头


或许,凯伦的《走出非洲》,可以给我些许的解释吧——


“我在非洲曾经有一个农场,

种咖啡豆,给黑人小孩治病。


我在非洲遇见了为自由奋不顾身的情人,

热爱动物胜于人,折桂而来,情迷而往。


我在非洲曾写过一首歌,

哪里有已逝的热土,哪里有纯洁的朝露。


我总是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

我总是一再启程,因为哪里都陋于非洲”。


本文作者:惠子。喜欢写心情,却从不成章,喜欢摄影,却从不专业。来肯三年多,常驻工地,自嘲“工地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