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孩子,读书也很累!

 风云qzd7thjq8m 2017-10-18





读书从娃娃抓起


现在,小学生学的文化主课是拼音、数学等基础知识,古代的小学生学啥呢?作为启蒙教育,一般小学最多的教学内容还是识字、作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是当时普遍的认字教材。把字认得滚瓜烂熟后,再教怎么写字。达到基本要求后,继续深入学习。一些经、史、历、算的知识,还有一些本朝的律令以及一些冠、婚、丧、祭等礼仪,都是必须要了解的。明清时期,有的学校已经有了课程表,比如明代学者魏校担任广东提学副使期间,设置了一份课表,里面包括“教琴、习射、习乐歌咏”等“六艺”内容。


古代科学技术落后,理科在社会上不吃香,所以学校都重文轻理。但是数学也要学,并且题目也不简单,这儿有一道古代的几何题,“圆外切六等边形法,以半径自乘三归四因开方,得外切六等边形之每一边,以图解之。”估计现在的很多学生看了都摇头。


清楚了古代的学习科目,那如何考试呢?比如,宋朝的公办小学对学生的要求为8岁“能诵一大经”,每天认字200个;到了10岁“加一大经”,字加100个;12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再加200个。看小学生的知识掌握得好不好,老师会不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者抽查,倘若想蒙混过关,还确实有点难度。宋朝虽然是个非常有个性的时代,言论文风也比较自由开放,但在读书上却要求极其严谨,规定学习从娃娃抓起,“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老师通常上午授完课,下午进行测试,几乎天天如此,这叫“日考”。此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多种。具体考试日期,各个学校都不一样。穿越回去看看,还真觉得今天孩子们的学习是比较轻松的。


元代时期,小学考试时间作为制度定下来。比如南京上元县的小学生每个月的初三、十六两天考试。而且,考试相当严格,出题和监考是两拨人。清代,小学考试日趋完善。按照授课方式和教学方式,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月课一月考一次;朔望课半月一考,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季课一年考四次。另有会课的多次考,会课也就是学校的“大考”,和现在的学生集中参加期中期末的考试差不多;还有义学的抽考。义学也称“义塾”,是指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专门解决穷苦人家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免除一切费用,相当于古代的“希望小学”。义学是由诗人范仲淹创立的,始于北宋,经过几个朝代发展,义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只是识文断字,不会太高深。由于抽考是随机的,老师抽到谁就考谁,所以孩子们学习也很刻苦,一般都会合格。



考砸、逃课,连父亲和哥哥都要受批评


如果有重要考试考砸了,还能重新复习参加补考。成绩评定方式有“十分制”“打钩制”“评语制”等,没有现代流行的“百分制”。以“打钩制”来说,优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


如果孩子在学校读书不认真或成绩不理想,会受到惩罚,被打手板、罚站是很常见的。到了明代,学生学得差,连家人都跟着受罚。有的学校规定,学生无故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逃学次数多了,连学生的父亲和哥哥都被通知到校接受批评,情形严重的,要和学生一起罚站。

  

当然,对于“勤学者、有进益者、守学规者”等表现一贯优秀的学生,如果偶尔犯点错,有的老师不会计较,给开“免打条”,免罚一次。

  

学校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许多家长巴不得天天在教室里陪读,谁也想望子成龙。古代还很注重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有记录,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有的考核老师不参与,要求学生诚实填写,以此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很多住校生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填“记过格”,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等评语,自己昨天表现怎么样就怎么写,如果没有不良行为,就不用填写。当然,老师会认真检查。



宋代小学的“快慢班”


古代,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小学上完直接升入大学。小学一般是“七年制”或“八年制”,长的“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即小学读完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深造。古代的学生“13岁上大学”,一点儿都不稀罕。

  

古代学校设有“快慢班”。宋徽宗曾经在官办小学颁布小学条例,立三舍法,班级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入学后都分在外舍,考试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实际上,这种快慢班有点一、二、三年级的味道,升不了的“留级”。“三舍法”后来还被推广到地方,一度成为当时全国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设“快慢班”,相当于把学习程度相当的小学生分层次管理。由于没有坚持下去,最后也就是昙花一现。

  

虽然可以“小升大”,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上大学,即便在国子监官办小学读书的官吏子弟也有名额限制,宋代曾规定官员家的孩子升学率不超过50%。不过对农家孩子而言,这也很不公平。到元明清时,小学教育走向兴盛,特别是元代,大力推广乡村小学,要求“遍立学校”,五十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农村孩子受教育机会大增。

  

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义学的普及,很多孩子都能读书。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古代十分重视考试的原因,只有考取功名,才会改变人生。所以,古代的家长们对读书很看重,认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隋唐时候,只要孩子能在科举考试中考得高分,就能做官。在这个政策的刺激下,全民教育一度鼎盛。再穷的人家,也要砸锅卖铁交学费,培养孩子读书。尤其在唐朝,读书的学生只要学习刻苦,不仅不用支付学费,而且还能得到奖学金。

  

【来源:《山西晚报》;作者:郭志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