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懂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搞不定自己孩子?”

 龙叔文馆 2017-10-19

我常在咨询室里遇到爸妈抱怨,花钱参加了很多育儿培训,发现没用。

书上的知识对自家孩子不管用,是很多父母普遍的感觉。

为什么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育儿知识,但到实践中还是束手无策?

为什么别人学了有用,对我的孩子就不奏效?

这么多的育儿知识,我应该怎么学才对?

今天我们想在这个知识育儿时代,谈一谈“为什么你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搞不定你的孩子?“

(本文由心理咨询师小K口述,小糖团队整理)

为什么现在的爸妈,要学这么多育儿理论?

全民关注知识育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我们这一代是经历信息爆炸时期的独生子女,在育儿理念上很可能与上一辈人有代沟,我们希望用更人性更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同时,我们也没有怎么见证过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不像过去,因为兄弟姐妹多,所以对于如何养育孩子可能从很小就有感性认识。对独生子女父母们而言,学习育儿知识的过程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看到别人是如何在养育孩子的。这种参照对父母的育儿也非常重要。

不管学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和孩子,父母在学习过程当中,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自我觉察,这些自我觉察,最终也会帮助到孩子和父母。

所以知识育儿,本质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但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我们要怎么样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真正要去关注的。

狂热学习育儿知识的背后,经常隐藏着父母的极度焦虑。

父母的全能感——“我能搞定孩子的所有问题”

当父母的人都或多或少在一些时候会有一些幻想,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搞定。

有的父母会意识到,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局限,我有时做得不够好,这也很正常。孩子有自己的力量和局限,他有时做的不完美也正常。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状态。

但是有些父母不太成熟,他就会觉得“我一定能找到办法,搞定孩子所有的问题”。

我在生活当中经常会被人问到,你身为一个心理治疗师是不是经常能搞定自己的孩子,我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是:

首先,我在生活当中,我不是一个做心理治疗的人,我是他的妈妈。但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都不喜欢用“搞定”二字,感觉这个词语已经隐含着不那么平等的意味了,“理解”孩子才是成长真正发生的起点。

第二点,如果一定要说这个职业带给我什么的话,我觉得它让我知道,有时候孩子有一些毛病也不是什么大事。

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对于我的职业也会有一种幻想,会觉得我们可能像机器猫一样,永远装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搞定小孩儿,但是其实未必如此。

我们可能只是更多知道,怎么样更加用心地和孩子进行交流,真的看到孩子一些行为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说,用一种大而全的方法,搞定所有的孩子。

有些机构为了营销,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可能会把自己包装成万能工具(我个人觉得,万能工具是不存在的)。

这样一种宣传,也会让父母产生全能感,觉得我只要学了这些东西,什么都能搞定,孩子绝对没问题。

——这种全能感,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是非常负面的。

父母的童年创伤

“过去我没有的,我不想孩子也没有”

我们父母养育我们时,基本物质能满足,学业跟得上就可以,精神层面很少过问。很少有人管你心理健康、精神发展,这都是现在才有的概念。

所以某种程度上,我觉得现在父母对知识育儿的狂热,也来自于童年某种匮乏。

因为我们可能没有被父母非常温柔地相待过,所以,我们可能非常想要学习:究竟怎么样可以和孩子走得更近,怎样可以给孩子一个非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这个出发点本身是非常好的,但是要实现也不简单。

因为,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被温柔相待过,你要去温柔对待一个孩子,你要去提供一些自己从没经历过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这些并不是看几本书就可以搞定的,而是需要你大量地去进行一些情绪上的觉察,甚至于说,可能是你也需要发展自己的一些情绪调节能力,才可以慢慢做到那样的程度。

信息爆炸的时代,衍生育儿焦虑

我们处在一个育儿焦虑的时代。育儿信息量特别大,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

我以前也谈到过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特别怕别人有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可能对于知识育儿也会格外渴望,很担心说,自己漏了一些别人知道的东西,从而错过了孩子最好的发展期,有一些这样的担心在里面。

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是崇尚知识的,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就促成了知识育儿的狂潮。

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理论,还是不奏效?

“你教我一个办法,让我一招搞定孩子”

首先,我感觉很多爸妈心态比较急切。最好是我花了钱,你就给我一个方法让我迅速搞定我的孩子。

一些微课的网上答疑,你会看到很多父母想要一个很简单的回答,去解决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比如说,有的父母会说,我的孩子一生气就大吵大闹,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大,大到可以写一整本书,但很多父母会有一种幻想,会觉得最好有个理论,可以帮我快速搞定这些东西,这种功利化的育儿倾向,还是挺明显的。

问题发生时,你应该看到的是孩子,而不是知识。

过度的知识型育儿,会隔离情感,只剩下解决方案,这样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比如某派育儿理论中里有个工具化的操作技巧,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应该先和孩子反馈他的感受

——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因为妈妈没有给你吃这块巧克力,你感到非常非常生气。”

反馈孩子情感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也很重要。

但有些爸妈只想着照搬书上或讲师的原话,机械化操作,反复地对孩子说这句话,而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当下的情绪有何独特之处。比如孩子的不高兴有可能并非因为没吃到巧克力,而是对父母最近工作太忙感到失落;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里有了弟弟妹妹,孩子心里有不公平和委屈的情绪没被看见。

对孩子来说,他需要的是有人能够帮他,看到专属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并表达出来。被看见这部分情感需求后孩子才有机会继续往前走一步,去发展更成熟的模式与方法处理坏情绪。

而机械死板的照搬理论,对孩子是肯定不管用的。

理论是一样的,但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不管学了多少东西,父母都应该知道,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

没有一条全球通用的原则,能适用所有人。

我们身为一个人类,身为一个父母,去明白知识的局限性,也是父母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

即使我作为一个专家,我都要承认,我必须花很多时候去了解孩子是怎样的人,父母是怎样的人,家庭内部关系怎样,才能把理论和眼前的孩子结合。

而父母如果学到的东西,只是书本上的,而忽略了眼前孩子的独特性,这样的理论就只是“别人家的理论”了。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方式不适合教育孩子。

孩子各种让父母头疼的行为,背后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时候并不一定是因为父母养育他的方式不对,而是因为孩子对于家庭关系有各种各样难以言说的感觉,以至于他会付诸行动。

孩子的症状本身,可能是孩子对家庭关系的觉察后的一些无意识行为——

可能是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或者家里总有人吵架,或是有了二胎,老大感觉很不开心。

这些情感层面的问题,需要家长能够从根源上去面对。

我们常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方式其实对孩子来说并不管用。可能一次两次有用,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该有的问题还是在那儿,孩子背后的压力源没有解决。

有时,一些刚上完某种亲子沟通技巧培训回家的父母,经常会发现在短期内,那些策略对孩子是有用的,但时间久了又不行。

很多人会反反复复参加复训,他会想如果那样做不管用了,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但这些培训的参加者里,有很多人真正的问题,可能是父母本身的关系问题,或者是爸妈本身的人格问题,或者是家庭在经历严重的危机,但是父母会回避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

死死抱着知识,而不去面对家庭中真正的问题,这是没办法让孩子的问题行为得到改善的。

育儿理论,并不都是正确的

本身人类在知识这件事情上是有局限性,觉得知识无所不能的人,往往是非常自恋的人。

即使某个育儿理论有极高的普适性,但任何工具的使用,都需要大量的操练。

我作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即使我学了很多的理论,但没有实践的话,也很难把握得很好。

有一些育儿课程,大量运用了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技巧,可能从出发点来说是挺好的。

但这样一些技巧,即使对于一个咨询师来说,都是经过大量的操练、督导和自我体验才可以去运用他的,对普通的父母来说,就更难了。

你拿着一把刀,你既可以拿它去做手术,可以拿它做饭,也可以拿它杀人,这个刀本身是可以的,但用它的人是谁,以及目的是什么就很重要。如果孩子察觉到“知识”是父母用来控制自己的工具,那么也一定会用各种方式“还击”的。

市面上也有一些不合格的育儿心理方面的讲师,他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格局限,可能自己非常偏执、有严重创伤。这样一种人,很多理论经过他再被传授,可能就无法完整地表达,意思就被曲解了。

心理咨询的这些技术和技巧,即使作为心理咨询师也不会在咨询室外刻意使用。

不然的话,会让人感觉非常不真实,或者说可能会让人感觉被冒犯,会感觉自己一直在被人盯着分析,这种感觉并不是很舒服。

可能这种技术,可以用在心理治疗的一些领域,但是用在日常育儿当中不一定合适。

当爸妈用各种理论对待孩子时

孩子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中国父母有些时候,会运用知识来防御自己内心的感受。

养个小孩儿其实不确定性真的很多,每个小孩儿都很不一样,你肯定会有一些时候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你的小孩儿不够完美,这种挫败感、沮丧感一定会在。

这在育儿过程中,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一个心智比较成熟的人,他会知道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段关系中都会有的。但是心智不成熟的人,会觉得所有的关系都应该是完美的,都应该是好的。

每当有这种感觉出现时,他们就觉得不能接受,所以知识在这里是试图去否认那些内心失控的感觉,不确定、沮丧、无能的感觉。

这些一直被父母用各种理论对付的孩子,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

极度愤怒的孩子也许是在代替父母生气

我看到的这些孩子,当他们被过于理智化的父母对待时,这些小孩儿通常会呈现出这么几种状态,有一种是,他们非常非常愤怒,这个愤怒从精神动力的角度来说,他是代替他的爸妈在愤怒。

比如说看到一个小孩儿情绪失控,在地上打滚,爸妈心里很恼火,但是爸妈还是很平静像唐僧一样,非常理性在那里照搬书本,念叨书本上学来的东西时,孩子会越来越气愤,这种气愤其实一部分在替父母气愤。

因为很多时候,亲密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基础是真实,如果那时候太过平静太过理性,其实是丧失了真实的基础。

而丧失了真实基础的关系是不亲密的,所以孩子通过这样一种非常极致的情感表达,仿佛告诉爸爸妈妈说:我想你是个人,而不是一个机器人。

所以说父母如果有情绪,孩子不会因为你说自己很生气而吓倒,反而是有时候你该有情绪却不表达,对孩子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体验。因为他会觉得爸爸妈妈对待我的那个方式是很虚假的,而虚假几乎就丧失了任何建立关系的基础。偶尔对孩子发个火,有时候也是感情够深的一种表现。

自我封闭的孩子也许是反抗父母的过度理智

第二种状态就是说,这个孩子会进入到一种比较自我封闭的状态。

我们以前说攻击,就是那些所有让父母不爽的事情,都可以看成是攻击。

这个自我封闭的状态,你可以把它看成被动攻击。

所以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一些父母气急败坏跟孩子说,“我都这样了你怎么还不回我的话。”

可能爸妈之前用了很多书本上的套路和孩子沟通,发现不管用,然后当父母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绪,比如告诉孩子自己当下的感受,“你这样妈妈真的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你会看到,孩子的眼泪开始流了下来。

其实这一刻,他们的情感虽然看上去张力很大,但是,很真实,情感是饱满的。

很多时候,孩子会用沉默的方式,来反抗父母过于理智化对待他的方式,有些时候,我会跟父母解释,我说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谈恋爱,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天天照着书跟你讲话,你爽不爽。

很多时候在育儿过程中,照着书讲话就会给孩子这样的感觉,肯定不会爽,我会觉得你根本没有看到我的存在,你只是在用很多别人认为的理论和我交流,你不是真的在和我讲话。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许会很强烈的反击,有可能会通过沉默或者不配合,或者说敷衍这样的一些方式来回应父母,形成他的一种被动攻击,让父母不爽。

但是这种被动攻击可能会有效,所谓的有效就是父母会崩溃,会展示出最真实的情绪。

虽然崩溃背后已经有代价,因为有时候情绪太过强烈的话,孩子的确会有创伤,但是至少那一刻是真实的,父母不是活在书本里的状态。

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弱

这样的孩子普遍还会出现的一种状态,就是对于自己情感的表达能力非常弱。

这一点听上去很奇怪,因为几乎所有知识化育儿,都会告诉父母说,用语言表达情感很重要,你一定帮助孩子在那一刻,先反馈他的情感等等。

但是父母如果非常生硬照搬这个东西,效果往往并不好。

我经常会在工作当中问父母一个问题,比如说:小孩儿哭得那么厉害的时候,你心里面什么感觉,有的爸妈会说愤怒,有的说难过,有的说内疚,有的说自责,有的说困惑,各种各样的感觉都有。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这种孩子和父母本身是连心的,其实那一刻他们内心体验到的情感,往往是对孩子情感的投射性认同。

换句话说,孩子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让父母知道他的内心在体验什么。

同样一个哭,背后有可能是生气,有可能是内疚,有可能是不知所措,父母想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呢?就必须在那一刻和自己是有连接,让他知道我内心那一刻的感受是什么,这个能力非常重要。如果他失去这部分能力的话,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并不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比如,我今天在家里面陪我的小孩,她突然把一本书很用力丢在地上,显得非常愤怒。其实我完全可以说:“你在干嘛?你不许这样。”然后把她骂一顿。

但是那一刻,我内心有一点非常难过的情绪,我也不知道这种难过到底从哪儿来的,但似乎又觉得有点自责,因为最近工作忙陪女儿的时间比较少。

于是我问她:“你刚才丢书,是不是因为妈妈这几天工作很忙,没有很多时间陪你,所以你很不高兴。”然后她一下子就抱住我说:“是的。”

如果这是一个很小的情绪危机的话,在那一刻,因为我能察觉到自己内心一点点难过的情绪,可以和她做这样的连接,就可以帮她非常精准表达出内心非常真实的感受,其实她内心真实的感受是感到很失落、很难过,妈妈不能陪他。

但如果我在那一刻,非常想当然地认为她丢书是在生气,说她“你生气的时候不该这个样子”。可能就错过一个很好地教会她去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

任何的理论都应该建立在走心的基础上,而不是机械化地套用。

过度控制的父母

容易遭遇孩子青春期进食障碍

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我遇见的这部分孩子里,青春期出现进食障碍的非常多,从精神动力的角度来讲,进食障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反抗父母过度强势控制的症状。

的确,进食障碍有很多生理上的原因。但是从一个可能的心因性角度来讲,往往和一个家庭对孩子的高压养育有关。

很多走脑不走心的父母,看起来和颜悦色,从不发火,但是他们运用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全然去控制孩子,那孩子绝对不会买账的,不管你伪装多么和颜悦色,他就知道你就是想控制我,你就是不想让我活出我自己,他一定会有办法来反抗你的。

当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时候,他是一定有办法通过付诸行动让父母知道自己心里面在感觉什么,在想什么的。

但是,这需要父母自己能够体会自己的情绪,体会自己内心的感觉,才可以去和孩子做这个层面的沟通。

很多时候,当我在咨询室里面会问父母“你有什么感觉”时,父母更多的时候告诉我的是他们的判断,而不是他们的感觉。

他们的判断可能是“孩子在那一刻想引起我的关注”,那我会打断父母,说“这是你的判断,不是你的感觉。感觉是指生气、难过、委屈、愤怒这样的一些感觉,你可以描述一下吗?”

他们会突然安静下来,他们会感觉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我给他们时间的话,他们过一会儿,会反馈出一个对我们来说很有价值的回答。

有的父母会说“我可能会很内疚,因为我觉得我平时做得不够好”等等。

其实,孩子有时在发脾气、失控的时候,孩子自己也会经历非常内疚的情感。

你可以想一想,当你自己是个孩子、经历内疚时,你会希望周围人对你说什么、做什么,父母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这个问题。

但是一个过于抱着知识的父母,是没有办法真正站到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的,没有办法去和自己内心很真实的情感待在一起的话,他可能很难想到这些层面的问题。

面对各色育儿理论,爸妈应该怎么选择?

建议爸妈多看真正经典的书籍

有很多近几年发展出来的学术理论,更像是一个商品化的工具,这些商品化的工具,很多时候是基于一些非常经典的前人的理论或者研究而产生的,但是因为是个商品,所以难免有变味的地方。

所以我会建议父母像追根溯源一样,去静下心来看一两本经典的、畅销很久的好书,不要被商品化的东西迷惑了。

比如说像《魔法岁月》是一本很好的书,塞尔玛弗雷伯格写的,1959年一经出版就畅销至今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去思考自己身为一个孩子的体验

对一个父母而言,他最大的力量来源并不是书本,而是他自己曾经身为一个孩子的体验,不管体验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可以带给他很多的启发和思考,去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一部分很重要,因为有些人可能童年过得并不幸福,他可能有很多的痛苦和创伤。

这种父母可能自己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对待,所以他知道有时父母的无心之失可能给一个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他不想把这样的影响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

因此,会过于小心谨慎衡量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当中的种种表现,过于焦虑。但是这种焦虑背后,可能是他自己内心有一些非常创伤性的体验。

也有一种可能是,当他在做父母的时候,很容易把一些熟悉而难以言说的感觉去付诸行动,比如说被家暴的人,他可能又去打孩子了。

也许他没有这样一个直面自己童年成长经历的过程,因为去看到那一部分,对他而言可能是非常痛苦的,这一方面当然可以求助心理咨询师。如果不求助心理咨询师,我觉得看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者只是和自己的配偶聊一聊,和朋友聊一聊,或者自己写一些类似于自传的东西去疗愈自己,我觉得都是可能的一种方式,去重新找回自己身为一个孩子的体验。

而这一部分体验对每一个家长来说,都是非常丰富的宝藏,我基本上会发现很多父母来到我的咨询室里面,我教给他的,并不是怎么样翻某本书找到一个答案,而是教会他怎么通过自己去寻找到一个适合孩子的答案,这个部分中自己身为一个孩子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作为一个父母还是一个人,都要看到自己有局限性的一部分,这个才是让自己和周围人过得更好的生活秘诀。

爸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理论的时候,也需要有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说别人告诉你他是全能的,你就接受他是全能的。

你需要有一种思辨的方式,去看待这些理论好的地方有哪些,局限的地方有哪些,适合我孩子的有哪些,不适合我孩子的有哪些。

包括刚才提到的一些经典的书,可能有些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一些变化,因为现在的时代和过去很不一样,。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个也是父母的一项自我修炼。面对眼花缭乱的育儿理论知识,这点尤为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