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

 圆角望 2017-10-19

     ◎ 王笋 (马鞍山 专栏作者)

离绍兴城南12.5公里处,有一座兰渚山,相传是因越王勾践种兰花而得名。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们驱车前往。《兰亭集序》那优美的自然景观、华彩的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产生无尽想象。陪同我们的导游小姐指着前方的山告诉我们,兰渚山到了,远远望去这座山似乎并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参天大树,很难领略大文豪的文采。

我们沿着一条山径向上走,一座竹屋出现在眼前,屋檐的匾额上写着“兰亭”,兰亭真的到了。在导游小姐引领下,我们走进了一片竹海,顿感幽静。这儿的竹生得纤纤细细,在早晨的阳光斜照下,点点洒落在绿色的草地上。虽已过仲秋,可这竹海中的小草依然青翠,焕发着勃勃生机,仿佛走进了春的世界。走出弯曲的林间小道,不远处看见几只雪白而又肥硕的鹅立在平静的池塘边。这些鹅或是昂首挺胸,注视着远方;或是低头寻觅河中的美食;或是扯着嘶哑的嗓门在高歌,这儿就是鹅池。相传王羲之特别喜欢鹅,鹅的一举一动激发了其创作灵感。为此,他不惜为道士抄写《道德经》,以换取几只鹅。这也就是以字换鹅的由来。

鹅池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当王羲之为其心爱的鹅立碑写字时,刚写了一个“鹅”字,皇帝传达室来了圣旨,其急忙放下的手中的笔,他的小儿子王献之爬上椅子,写了一个“池”字。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们仿佛走近了王羲之。穿过小兰亭,我们来到了曲水流觞处,只见一条清澄的小河弯弯曲曲地朝我们走来,河水异常平静,蹲在河边,你还会看到沉在水底的小鱼或动或静,很是悠哉。在这平静的河面上,曾流淌着一幅动人的画卷。那是在1600多年前的一个春三月,阳光灿烂,惠风吹拂,文人相聚在此,或吟或饮。这儿有山、有水、有茂林修竹、有红花绿草,还有那枝头上的小鸟,更是美酒相伴,这情这景怎么叫人不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多么豪放而又浪漫的古代文人。酒后的王羲之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才情,一挥而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同去的共有41位文人,写出了37篇诗文,其中11位写了2篇,15人写了一篇,那么还有14人呢?他们一定是被罚了酒的。

鸟依然在叫,风依然在吹,古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我们找寻着古人的足迹,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要在这里举行吟诗会,可难觅流芳百世的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