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婚,是解脱,还是更大的损耗?

 blackhappy 2017-10-19

01离婚对你而言,是解脱,还是更大的损耗?

林灵因为老公婚后一年出轨而协议离婚。离婚手续办的很快,她和丈夫尚属新婚,没有孩子,房子属于丈夫的婚前财产,离婚办手续时,丈夫不仅没有在经济上做任何补偿,还向林灵讨要结婚时买的钻戒首饰。

林灵气恼之余,更明白了自己离婚是一种及时止损。可明白是一码事,实际感受又是另一码事。

离婚后,林灵换了新工作,找了新房子,却还是找不回以前单身的状态。她跟我说,自己时常陷入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连婚姻都经营不好。又常常回想两人恋爱时对方对自己的好,总感觉自己错过了什么。严重的时候,不时会有轻生的念头,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没有价值感。

我告诉她:'婚姻无法维持的首要原因是对方出轨,加速离婚的催化剂是借讨要首饰这件事,让你看清这个人的自私和冷漠。即便一段婚姻难以为继有两个人的问题,但很显然,你并不是主要责任方。你的问题,只是过于沉浸在以往两人稳定的夫妻关系中,一时无法适应新环境和单打独斗的状态。'

其实,林灵和老公没离婚的时候,他也从没有帮过林灵什么。但人的脆弱性和对孤独感的恐惧总会使人产生一种自我欺骗的本能,你甚至会通过回想过去温情的方式为他开脱,认为自己曾被爱过,所以应该还在被爱。

对孤独感的逃避和对稳定关系的渴望使人在婚变后陷入后悔和失落,这是人之常情。可问题是,一时走不出来,可以理解,一直走不出来,就需要及时纠正心态,果断采取行动了。'

02什么样的人,才具备离婚力?

很多人在婚变后,因为突然从完整的家庭状态回归单身或单身妈妈的设定,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

以往逛街时不自觉地看男装或童装的习惯,一日三餐口味咸淡的习惯,因为对方而养成的特定的作息习惯,在长久共同生活中培养的喜好……要改变这么多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模式,真的像是戒除长期以来的一种瘾。

短时间的低潮和反复很正常,但如果长时间无法走出以前的状态,以至于使自己所受的精神损耗比之前还要严重,那就需要有意识地去做心理疏导了。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靠过去的回忆,甚至对方对自己的点滴的好而麻醉自己,宁愿浸死在支离破碎的旧关系中,靠那点微不足道的习惯和熟悉感为自己提供安全感,也不愿挥手作别,向死而生。

这样的人,情感粘连性太强,其实是不具备离婚的能力的。

所以说,对于尚未分手又根本不具备离婚力的女性,我的建议一向是:离得起,就离。离不起,就先等等看。如果两个人真的都愿意将就,那就想办法改善夫妻关系,实在改善不了,再想下一步也不迟。

但如果是像林灵这种,明知对方不可留恋,已经离了可又反悔的,就理性重估还有没有复婚的价值,如果弄明白了这个婚离得不冤枉,那就想办法说服并肯定自己的选择,不要再沉迷于过去种种,而要制定具体的未来规划,提升自我,努力向前看。

甚至,很多以往依赖丈夫的女性一旦彻底对婚姻的情感粘连和依附性,往往会爆发更强的斗志和面对新生活的勇气。最后依靠自己的成长获得经济独立,成功供房买车、养育好孩子的,也不在少数。

我所认识的一位姐姐玲子,原本是靠老公按月给2000家用的家庭主妇,哪怕她哪个月开口多要两百块,即便是为了孩子看病花销,都要被老公数落败家,甚至,为了孩子必需的花销,玲子曾被逼到趁着老公睡着,偷偷翻老公钱包拿几张钞票的地步。

离婚后,玲子迫于生计,被动创业。她先是重拾以前大学里学的经济学,做了会计。后来又在做微商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门道,销售业绩很好。

事业越做越顺利,人也越来越有精神,加之历经风雨后的智慧与自信,举手投足间轻熟女性随意流露的风情,以至于很多人见了她,都惊叹她的状态比婚前小姑娘时都要好太多。

现在,追求玲子的男士,也多是出于对她能力和为人的肯定,看她的眼神里,都不自觉地透露着赞叹和欣赏。

03关于离婚力,需要做哪些思路调整?

我记得自己曾经问过玲子,现在再回想过去那种因为家用多了两百块就要被数落半天的日子,什么感受?

玲子的答复让我印象深刻,她说:'其实,我很感恩过去的生活。我的性格优柔寡断,习惯了依附对方。如果没有遭受彻头彻尾的羞辱和冷落,我不会下决心离开;没有经历过卑微的寄人篱下的日子,我不会鼓足勇气靠自己生活。正因为我遭遇过最黑暗的一段时光,所以现在才什么都不怕。'

真正有胸怀的人,总会在见识过人生苍凉之后,感恩于生活使自己迈出的那一步;真正有智慧的人,也不会仅仅抱怨命运的不公,反而会转换思路,从过往中提炼出能为我所用的经验和材料。

这样积极的思维方式,才是每一个刚刚经历低谷的成年人最应该学习的东西。

除此之外,我们所要做到的具体思路调整包括:

1.学会切割自己对他人的精神依赖。需要确认的是,如果你倾向于继续维持一段关系,这种选择不应该是为了自己的习惯成自然,更不该为了外界的看法和眼光,你的真实出发点,应该是对双方的情感质量在未来是否会有保障或转机的理性评估。

如果继续下去获得幸福感的可能性极小,那么这种坚持其实不过是你还没有真正摆脱依赖,所以才打着给对方再一次机会的旗号,为自己挖了个更深的坑往里跳。

2.如果你实在有情感依赖的需求,那么长期的孤单状态对你而言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长久的追悔和自责。这种情况下,你所要做的是具体分析自己的情感需求类型。

我们常说,有的人天生顾家,喜欢照顾人;有的人则习惯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肯定,进而不断要求对方的照顾。这其实说明不同人获取价值感的来源不同。前一类人,他们的价值感多来自于被需要;后一类人,他们的价值感则来自于他人对自我需求的回应。

所以,客观分析自我的价值诉求类型,如果希求爱情的温暖,就主动追寻;如果实在离不开孩子,就尽量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当你可以直面自我,大大方方地说出我需要爱,需要关心;或者我需要通过对孩子的付出满足自身价值感的时候,你就会进而确认孩子是对自己人生的救赎,而绝非你未来的单纯的责任甚至负担。

对于许多舍不得孩子却又心存疑虑的人而言,这也是一种心理的解脱。

3. 痛定思痛,及时更新自我。

就外在而言,打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新面貌、新行头,自然就有新做派、新的心态。

就内在而言,努力提升自我认知和修养气质。你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分析和发掘自身的性格缺陷和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重塑自我。当你看的更清楚,想的更明白,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成功规避未来所面对的类似的风险。

最终,当你由内而外实现了自我的更新,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与更多来自外部的肯定,从而更有信心投入新的生活状态。这种不断的良性循环会使你回味过往的频率会越来越低,直至你元气满满,确立真正能使你安定和快乐的事业和情感。

我们也许不离婚,但一定要具备离婚力。甚至可以说,只有当你具备了离开的底气,你才能宠辱不惊,更放松地享受这段婚姻关系,而不是把自己变成菟丝,一味依附于对方,把喜怒悲忧也全都寄托于对方的态度。

而真正的离婚力,不是你凭借一时冲动或鼓足了多少勇气去办完了所有手续;而是你如何向死而生,在充满未知的未来拥有勇往直前绝不回头的底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