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新木质笔筒成交纪录,缘何它能令藏家不惜豪掷5520万元收藏?

 老刘tdrhg 2017-10-19

2012年,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以5520万元成交,刷新了木质笔筒的成交纪录。时至今日,仍未被超越,依旧保持!可见其市场发展前景欣欣向荣。

缘何一只小小的笔筒能有如此的天价?这件传承有序的珍宝,其来历可不小!

1.制作于正德-嘉靖期间(1506-1566),这件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原是清宫旧藏,也就是说原来是皇家藏品。

2.它是我国文物泰斗王世襄先生(1914-2009)的旧藏,他于1950年收入囊中。。szlxpm

刷新木质笔筒成交纪录,缘何它能令藏家不惜豪掷5520万元收藏?

何为周制?

此笔筒的口沿有一圈“百宝嵌”的镶嵌装饰,系以螺贝、宝石等为材料,并且错银丝为缠枝蔓,镶嵌出缠枝莲花与宝相花等纹饰,很是文雅。

相传此法为活跃于扬州的工艺家周翥所创,周翥吴县(今苏州)人,活跃于明代嘉靖中期,周翥的百宝嵌广受欢迎,其物以人名,“周制”或“周嵌”,于是逐渐成为周翥作品与百宝嵌的代名词。

其声誉之高、珍贵价昂,在晚明时已犹如今日的名牌精品,蔚为风尚。

精美文雅

刷新木质笔筒成交纪录,缘何它能令藏家不惜豪掷5520万元收藏?

笔筒虽小,但价值绝不在其他珍稀古玩之下。其质地为名贵的紫檀木,器表满是浮雕鱼龙海兽,龙纹的气势慑人魂魄,仿佛要破壁飞出。龙尾掩在卷云及波涛漩涡之中,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

历经500余年历史变迁,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虽经多方曲折早已物是人非。但在今天,其依然冠绝古今,谱写着文房器物的光辉篇章!

笔筒最早出现在汉代,盛兴于明代晚期,是除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外的重要文房用品之一,有“文房第五宝”的称谓。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从明末至清一直盛而不衰,成为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器件。

这件笔筒能令人动辄天价收藏,其背后必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流传有序的文化附加值

关于鱼龙海兽紫檀笔筒的来龙去脉,业界早已奉为美谈,特别是当初王世襄的一段收藏经历,更通过其各种著作而广为藏家所知。又因其质地上乘、雕工精湛而更具价值。

刷新木质笔筒成交纪录,缘何它能令藏家不惜豪掷5520万元收藏?

源流深远的文人审美情趣

中国文房清供可谓渊源流长,文房用具品类繁多、制作精良,有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纵览文房收藏史,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对文房清供有着极大的兴趣。。szlxpm

此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最具价值的地方,是代表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所谓风骨,所谓书生意气、家国天下,在这只笔筒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内涵。

显赫的身世和珍贵的工艺

文房之所以可贵,不外乎两个方面,除了流传因素之外,自身因素也非常重要。文房的工艺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参考与象征,也就是要“真、精、稀”。真,首先是真品,是那个时代真正好的文房;另外就是精,一定要精美,要特殊;再有就是稀,存世量要非常少。

刷新木质笔筒成交纪录,缘何它能令藏家不惜豪掷5520万元收藏?

如此流传有序、雕工精湛、工艺复杂的名家名作获得如此高价可谓实至名归。

现如今收藏笔筒不再是一种文房用具的器物收藏,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收藏,制作工艺越难价值就越高,文化含量越高价值也越高。

纵观近几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可见文玩清供中将“笔筒文化”推向了高峰,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华夏文明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正如此明周制鱼龙海兽紫檀笔筒一样,越来越凸显其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