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赏红楼:一曲直通“本质”的生命悲歌》

 丹琳书斋 2017-10-19


只需一曲《葬花词》,就让黛玉之大观园“首席才女”的地位再也无法动摇。每次读到这首词,耳边总会想起1987版电视剧中那美艳凄伤的画面与脍炙人口的旋律。一幅落英缤纷的画图,一个手把花锄的女儿,一种物我两怜的感伤,创造出了一个美极又伤极、艳极又冷极、疼极又悲极的意境。因为有了这首词,黛玉便和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是一首关于桃花的诗,这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命运的诗。我以为,它的动人,不仅在于其言词之华美,情感之真切,更还在于其揭示的本质之深邃。

其一,花儿之本质。


自上古以来,关于花的诗词数不胜数,单拿桃花来说,就有写桃花盛开之艳的,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写桃花色泽之红的,如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有写桃花不俗之气质的,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写桃花早谢之娇弱的,如李白《箜篌谣》中的“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等等,但很少有写桃花“高洁”之本质的。

而在黛玉的眼中,桃花却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品质:“质本洁来还洁去。”它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是何等的美艳纯洁;所以,它离开这个世上的时候,也应该保持着那份美艳纯洁。洁,才是它的品性。黛玉所赞美的桃花这种品性中,有着孤芳自赏的高冷,有着不容玷污的神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