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橙”色满园关不住

 zhuanglultbeik 2017-10-19
 
 

  一条小河穿山而过,一个果园依水而建。不必金秋时节,依然硕果累累;不必秋收之时,依然橙子满园。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有两个年轻人,他们来到这黔之边缘地带,开始了他们别样的人生之路。他们来自遥远的江南,说着悦耳的吴侬软语,在赤水河畔演绎了“日啖‘橙子’三百颗,不妨长作‘满园’人”的传奇故事,于是橙满园的辉煌篇章就此拉开。

  还未到橙满园,公路两边种满了桃树李树,让人可以想见桃李开花之时漫山遍野的烂漫,突然联想到崔颢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句诗,想起老家的桃花。桃花虽未开,却在心里开出了一片醉人的灿烂。

  越往前海拔越低,到达橙满园时,耳朵便觉得有些蒙了,先前心里有些担忧,后来才知,原来是低海拔反应。橙满园村的海拔大约在500米左右,这显然是与黔西北高原的称号有些悖逆的,但却为橘树、橙树的生长营造了温暖的摇篮。

  从刻有“橙满园”的石头往前,转过一个小弯,不由感叹:漫山遍野尽是橙子树、橘子树,深绿的一片。那些缀满枝头的大小不一的橘子和橙子,仿佛一排排站立着等待检阅的有着黄金勋章的军队。

  进园的小径蜿蜒在半山腰之间。向上仰望皆是橘子树、橙子树,向下望去仍是橘树林、橙树林,仿佛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莽莽林海。

  当有岔路把原本的大路分成了若干的小路,条条的小路都可通往橘树林、橙树林的更深处,让人窥见这丰收的喜悦。往远处瞧去,在对面的山脚,有房屋若隐若现,那可是天府之国的叙永了。在山间听见河水哗啦啦地流个不停,却看不见河,全被橙树、橘树遮住了,让人不由得有种定要看个究竟的欲望了。

  橘林深处有人家。房子是漂亮的两层小洋楼,干净的院落,在小洋楼的旁边还有一辆小轿车安静的停着。在树林深处的屋子里闲聊,却也是别有一番韵味了。屋里摆放着一个做工精致的小竹篮,篮内盛满了又黄又大的橙子,比山上橙树上挂着的橙子诱人多了,可见主人家的厚道。吃着橙子,边听主人家摆着龙门阵,心里甜滋滋的,连同那主人家的热情一起甜到心里了。

  沿着曲曲弯弯但却干净整洁的小路游走在这橘林、橙林深处,让人不由得想起李峤的一首诗:“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古代文人骚客关于橘的书写,多在江南,多在洞庭一带,可曾有人想到在这黔西北高原的川黔交界的地带,竟有如此的橘橙胜景。

  走着走着,发现脚略微的有些酸了,便在路旁的椅子上坐着休息。抑或直接坐在橘子树下的草地里,摘下两个橘子,轻轻的剥开金黄的皮,只剩细嫩的肉。恍惚间,想若是呆得太晚了,便在这园内做上成千上万盏小橘灯,挂在这枝头,让这满山都亮起来,不必担心天会黑下来,也不必担心远离了现代高科技的东西,在橙满园就无法生活了。

  走着走着,走进了一户古朴的老屋和新楼房相邻的农家小院。“快进屋来吃橙子”,一个老人出门招呼我们。说话间,老人便抓出花生米放在回风炉上,然后又摘了橙子端上来。本想推却说已经吃了许多,谁知老人说“这个橙子可好吃呢,可甜了。”轻轻剥开,肉细嫩得很,确实甜极。“我们家这屋子冬暖夏凉”,老人说。据说,这屋子,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的,全是泥巴做的,房顶中间还用有机玻璃做了亮瓦。现在老人家虽修了新房,但却依然住在这老屋里。老人的儿子开了一家农家乐,吃住都有,走到楼顶,那对面嶙峋巍峨的山就在眼前,右边满满的园尽收眼底,还有依稀坐落于园子深处的人家。那一刻,心被掳获了,被此山、此人、此园掳获了,于是希望时间只在那一刻定格。

  山上山脚,映入眼帘的都是橘子树、橙子树,还有橘子树、橙子树上挂着的诱人的金黄的橘子和橙子。透过那绿叶金果,我隐约看到,两个年轻人的身影,在那荒凉贫瘠的山间跋涉着,希望寻出一条幸福的路。他们,琢磨着如何修枝剪叶,如何追肥松土,如何抗涝抗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不曾搁浅。他们望着对面山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雪山关,念着蔡锷将军的“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他们就是许猛义夫妇,他们把他们生命中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这山水。橙满园村里还有一棵从石头边上长出的黄桷树,见证了一段厚重的历史。1941年8月的一天,黄桷树下,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贵州游击支队长赵文海中枪倒在血泊中……

  赤水河边,黄桷树依旧,碉堡依旧,防空洞依旧,浮桥桥墩仍依旧,它们不曾离去,日夜都在守护着满园的橘子、橙子。

  流连于橙满园间,希望能像许猛义一般,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橙满园人。不过只是设想罢了,于是盼望一个“卢橘黄梅次第新”的时节,定要归来。(杨春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