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道相通的三重内涵

 隋春雨 2017-10-19


程雅君

 

zxy00058

医道有相通之理

    `

与医相通的说法比较多,医易相通医儒相通医道相通巫医同源等。虽然医道相通字因为所含信息量极广泛,可谓至小无内,至大无外,但笔者认为:“医道相通是与医易相通医儒相通巫医同源比较而言的,特指道家道教

然而,“医道相通耳熟能详,通在何处”?学界却缺乏深入的剖析。如此,只知医道相通”,却不知通在何处”,则此还是不通”,至少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显然,“医道相通,通在何处”,是中医哲学研究基础性的、关键性的,也是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中医哲学的角度,阐释医道相通之三重内涵。

 

一、《道藏》中丰富的医学内涵

道家道教中包含有丰富的医学养生理论与实践,学界已成共识。如俗谓的十道九医”,可见道中之医,医中之道,几乎已经到了难以割舍的交融地步。如著名的道医孙思邈、葛洪、陶弘景等,著名的道医经典《黄帝内经》、《黄庭经》、《云笈七签》、《抱朴子》、《悟真篇》等。这些都是公知公识,毋庸赘述的。笔者这里只就《道藏》中未被学界认识或者没有被认识深刻的医学内涵做一阐述。

QQ截图20151226142624

修道行医济世度人

 

其实,即使从整个《道藏》看,也大多与医学相关。有学者认为,道藏中涉及医学的就那几本书,于医学没多大意义。笔者认为这是不符合学术真实的。因为他所说的《道藏》中只有几本医学书,指的只是常识性的甚至带有明显医药字眼的,才算医学经典,如《黄帝内经》、《黄庭经》、《云笈七签》、《肘后备急方》、《抱朴子》、《悟真篇》、《仙人灵草歌》、《仙方急救》、《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仙服饵丹石行药法》、《仙传外科秘方》、《仙养生秘术》等,其他的都不算。他就根据这个皮象的标志断言:“《道藏》中只有几本医学书,对医学研究没多大意义。而事实上,《道藏》涉及医学、养生学的远远不止几本而是非常之多,试举数例: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众真侍座。元始天尊玄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说经二遍。盲者目明。说经三遍。喑者能言。说经四遍。跛积者皆能起行。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说经八遍。妇人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渡。咸得长生。

 

表面上,这是《度人经》,是宗教迷信,与医学无关,似乎不是医学经典,但仔细拜读经文,“聋病耳皆开聪”,“盲者目明”,“喑者能言”,“跛积者皆能起行”,“久病痼疾一时复形”,“白发反黑齿落更生”,“咸得长生”,说的就是医学养生学,不过医学方法不同而已。“说经一遍”、“说经二遍”等,类似中医的祝由科,而祝由科其实就是中医心理学的原型,难道不是医学?因此,可以说,《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完全可以当作《道藏》中的医学经典。

http://s8.sinaimg.cn/large/002JXOFVty6N46Nb5Ft97

医道之经典《黄帝内经》

 

又如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在《金母元君》中云:

王母曰:夫养性之道、理身之要,汝固知矣,但在勤行不怠也。我师元始天王,昔于严霄之台,授我要言曰:欲长生者,先取诸身,坚守三一保灵根,玄谷华体灌沉珍,溉长清精入天门,金室宛转在中关,青白分明适泥丸,养液闭精具身神,三宫备卫存绛宫,黄庭戊己无流源,彻通五脏十二纶,吐纳六府魂魄欣,却此百病辟热寒,保精留命永长存。此所谓呼吸太和、保守自然,真要道者也。凡人为之,皆必长生,亦可役使鬼神,游戏五岳,但不得飞空腾虚而已。汝能为之,足可度世也。夫学仙者,未有不由此而始也。至若太上灵药,上帝奇物,地下阴生,重云妙草,皆神仙之药也。得上品者,后天而老,乃太上之所服,非中仙之所宝。其中品者,有得服之,后天之逝,乃天真之所服,非下仙之所逮。其次药有九丹金液,紫华虹英,太清九转,五云之浆,玄霜绛雪,腾跃三黄,东瀛白香,玄洲飞生,八石千芝,威喜九光,西流石胆,东沧青钱,高丘余粮,积石琼田,太虚还丹,盛以金兰,长光绛草,云童飞千。有得服之,白日升天,此飞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闻。其下药有松柏之膏,山姜沉精,菊花泽泻,苟杞茯苓,菖蒲门冬,巨胜黄精,灵飞赤板,桃胶木英,升麻续断,威蕤黄连。如此下药,略举其端,草类繁多,名数有千。子得服之,可以延年。虽不能长享无期,上升青天,亦可以身生光泽,返老童颜,役使群鬼,得为地仙。求入道者,要先凭此阶,渐而能致远胜也。若能呼吸御精,保固神气,精不脱则永久,气长存则不死,不用药石之费,又无营索之劳,取之于身耳。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故为上品自然之要也。且夫一人之身,天付之以神,地付之以形,道付之以气。气存则生,气去即死,万物草木,亦皆如之。身以道为本,岂可不养神固气,以全尔形也。形神俱全,上圣所贵,形灭神逝,岂不痛哉!一失此身,万劫不复,子其宝焉。我之所言,乃我师元始天王所授之词也。

 

这一大段文字不仅论述了养生的理论,如“呼吸太和、保守自然,真要道者”;还具体阐释了养生的方药,如“松柏之膏,山姜沉精,菊花泽泻,()杞茯苓,菖蒲门冬,巨胜黄精,灵飞赤板,桃胶木英,升麻续断,威蕤黄连”等;更明确提出了中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形神”:“形神俱全,上圣所贵,形灭神逝,岂不痛哉!”。如果这个都不算医学经典,那还有什么算医学经典?

 

又如同篇的篇首云:

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太无,毓神玄奥,于西方眇莽之中,分大道纯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

7434898_232419608343_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这里就明确点出了宇宙万物的本体论是“道”,并具体到精、气、形等。这完全可以当作医学经典的道教解读。试与《黄帝内经》进行文献学比较:

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王冰有注曰:

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官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矣,肇始也基本也。

比较可见,《道藏》之“西王母”篇与《黄帝内经》之“天元纪大论”篇在义理上是相通的,仅仅是表达方式、所用术语不同而已。如此,如果《道藏》之“西王母”篇不算医学经典,那《黄帝内经》之“天元纪大论”篇也不能算医学经典了。

再如,《太上老君中经》云:

脐者,人之命也。一名中极,一名太渊,一名昆仑,一名特枢,一名五城。五城中有五真人。五城者,五帝也。五城之外有八吏者,八卦神也,并太一为九卿。八卦之外有十二楼者,十二太子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城真人主四时上计,八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十二月,以晦日上计,月月不得懈怠,即免计上事,常当存念留之,即长生矣。

Mypsd_67389_201110080921110001B

中医是人类守护神

 

李时珍论“脐”曰:

胎在母腹,脐连于胞,胎息随母。胎出母腹,脐带既剪,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于自落,如瓜脱蒂。故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阴,后直命门,故谓之脐。脐之为言齐也。

可见,《太上老君中经》也是《道藏》中的医学经典。其实,《道藏》中类似的经典非常多,笔者几年前根据《道藏辑要》大略梳理了一下,直接或者间接涉及到医学内容的大约有60%,甚至更多,几乎俯拾即是。所以,如果认为《道藏》中的医学经典就那么几本书,显然是“蔽于一曲”的肤浅之论,是一句不懂医学也不懂道学的外行话。我们认为,《道藏》中包含的医学底蕴非常深厚,甚至有中医药学也不能完全吞吐的内涵,只是各人认识有深浅而已。

 

 

二、“道”构建了中医哲学的本体观与生命观

 

道家将生命产生的终极根源归结为“道”,将生命存在的直接依据归结为“德”。所以,道家生命本源观与本体观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在其道德论中。如老子将“道”比做“玄牝”,正是突出了“道”对于万物生命的根源性、创生性。庄子则提出关于生命的“本根”说。如《庄子·知北游》云:

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故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

图片1

医道一家

道家以“道”为生命本源的观点在黄老道家中也“一以贯之,且黄老道家有更为具体的发挥。笔者认为,道家诸子关于生命本源于“道”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对“道”的体悟、阐释、发挥则有所不同,如此形成了道家生命观既有在“道”上的统一,又有从“生命--自然”到“生命--自然--社会”的主题的嬗变。道家生死观对中医学的影响极其深远。作为实践、体现“生生之道”的中医学,其生命观受道家生命观影响最大,并有所发挥。《神农本草经》中“不老神仙”、“神明不老”、“延年不老”、“轻身不老”……的记载充纸盈篇;《黄帝内经》中“寿蔽天地”、“益其寿命而强”、“亦可以百数”、“长生久视”……的境界通书崇尚。在祛病强身、追求健康长寿的医疗保健活动中,中医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对生命生长壮老已规律的认识。

 

道家生死观对中医学的影响几乎体现在中医的各个方面。如从生命的本源而言,《黄帝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最能体现道家生命观对中医学影响的还是养生观。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中医养生学说,与先秦诸子养生说关系密切,但主要是受道家养生思想影响。如战国初的《行气玉佩铭》记载:

行气:吞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顺则生,逆则死。

这与其说是中医养生学,不如说是道家养生学。道家、中医的生命观还有个共同点,即都把长寿当作一种境界,如《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关于“真人”、“至人”的论述,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是上古时期“道生”之人。至人“淳德全道,合于阴阳,调于四时……益其寿命而强者也”,是中古时期“亦归于真人”之人。此“真人”、“至人”都是道家术语,且判断真人、至人的标准,又把长寿放在第一位,这可谓道家生命观对中医学影响深远的典型体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认为,《黄帝内经》是“成篇于上古,成编于先秦,大成于汉唐”的医学经典,因此,就《黄帝内经》的生命观而言,受黄老道家思想影响更明显和突出。

 

三、“道”赋予中医学的思维特征:虚静大通、审时度势等

 

 

zc-7558-114道生万物

 

先秦哲学中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体,将“道”的特性概括“虚静”、“自然”、“无为”等。老子云:“道冲,其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点明道体虚无的特性。道家哲学认为“道”生天地万物,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的生化过程为道→气→阴阳→三才→万物,把握了道,也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天地万物。可是“道”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不可言说;“渊兮”、“湛兮”,所以用现在逻辑分析方法也无济于事,如此决定了“悟道”方法还是要从道家智慧本身去找

老子云:“反者道之动”,提示我们可以用“反”的方法来“悟道”,即沿着万物→三才→阴阳→气→道的逆反程序来把握“道之动”,回归道之本体,这种对“道”的回归,其实也就是对气、阴阳、三才以及宇宙万物的本质性的认识。这个过程也就是“以心体道”的过程。“以心体道”可谓融道本体论、道家认识论、方法论三位一体,而思维方式又是其中关键所在。先秦哲学中道家将“道”的基本属性归纳为“虚静复本”、“自然无为”,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有两个道家思维特征,即虚静大通和审时度势的思维特征。

悬壶济世慈悲心

 

()虚静大通

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谓复命,复命曰常。”也就是主张无为素朴,虚静体道,回复到虚无的本体境界,回归到人的自然本性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庄子进一步提出: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说明虚静才能“大通”。又所谓“虚静恬惔,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主张返回到自己“无知无识”的自然“纯白”之心,“体性抱神”,以求得“道”,达到“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的境界,从而回归到万物清静的本原上。

可见虚静大通思维指在观察分析事物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通过“虚”心、“静”神的体证方法,回复到事物最初始状态或清静本真的状态,达到合同大道目的的思维方法。能“虚”能“静”,才能“大通”。显然,虚静大通思维体现了先秦道家思维的主要特征,而这种虚静大通的思维方式对中医学的藏象、脉象、诊断、养生,乃至运气学说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虚静大通思维首先突出集中在中医养生实践中。《黄帝内经》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王冰注释道:“恬惔虚无,静也。法道清静,精气内持,故其气从,邪不能为害。”道家虚静大通思维直接体现于中医藏象学说。《黄帝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此外,中医的针法、脉法等也都典型地运用了道家道教虚静大通的思维方式。

总之,虚静大通思维作为中国哲学独特的一种思维方法,主要受到道家道本体观的深刻影响。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受这一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对虚静大通思维的应用,为历代医家重点强调,充分重视。也经得起现代科学的实践和检验,值得深入挖掘,更好运用于医学以及其他学科。

 

()审时度势

司马谈在总结道家思想时指出:

“道家……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

以上说明了道家思维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因循时势。应该说,因循时势的思维在儒家以及其他各家中,都有所涉及,但就其他渊源以及论述的深刻性而言,主要还是道家。如道家老子提出人道应当效法天道的思想。庄子提出“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强调为道者应顺应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而不刻意去养生。帛书《黄帝四经》提出了“审知顺逆”、“天因而成之”、“审时”、“得时”、“当天时”的思想。《淮南子》进一步发挥“因”的哲学思想,提出“因资(遵循客观规律,借助于客观条件办事)和“因时(善于捕捉解决问题的时机)之说等等。

9a504fc2d56285356bc6111293ef76c6a7ef63db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中医学十分重视审时度势的思维方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论述,而后历代有所发挥。《黄帝内经》云: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中医学的审时度势有个不太为常人重视的特点,那就是重视时间、以时间统摄空间的思维偏向。如云:“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30]“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

中医学审时度势的思维特征其总纲是三因制宜,分别是:

其一,因循天之时势。《素问·厥论》云:“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其二,因循地之时势。此“地”指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中医学的整体观就包括“人—境”一体观,这是中医基本特色之一。

其三,因循人之时势。中医学的因循时势大量体现在“人”的方面。如绮石《理虚元鉴》云:“人之禀赋不同,而受病亦异。顾私己者,心肝病少;顾大体者,心肝病多。不及情者,脾肺病少;善钟情者,脾肺病多。任浮沉者,肝肾病少;矜志节者,肝肾病多。”

可见,中医学在道家哲学的影响下,在治疗养生等多方面应用了“审时度势”的思维方式。中医学审时度势思维充分反映了中医学重视整体、功能、运动的特点,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静制动、以退为进、柔以克刚、弱以制强、四两破千钧的中国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的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审时度势”不等于“因循时势”,前者固然以“顺势”为主,但也有“对抗”之内涵;后者则无“对抗”之意。表现在中医治疗学上,中医固然重视顺势而为的治疗原则,但也有逆势治疗的“对抗”之法,如重镇潜阳、熄火宁心等。

总之,先秦道家哲学虚静大通和审时度势的思维方式,对中医哲学影响十分深刻,突出体现在中医的典籍之作———《黄帝内经》中。要深入理解中医,首先要深入中医之“道”。中医和西医“术”的不同,最根本的原因是载“术”的“道”不同。思维方式是研究“道”的关键命题之一,值得学界深入研究。反之,不重视医“道”的研究,只盯着“术”,可谓自趋下流,不仅对中医医道难以深入,也难入道家哲学之三昧。不亦悲乎?

3101644_071212664651_2

医道通仙道

 

综上可见,医道相通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而蕴含了三重具体的内涵。也正因此,中国的医学哲学思想中向有“医乃道之绪余”之论。又如,古代医家的“医道通仙道”、“阳中之阳为高真”、“阳中之阳,天仙赐号”、“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舍于人。人得者,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的论述等等,都已经表达出医道相通的哲学思想。

中国医学史充分说明,医道相通是客观史实;道家道教发展史也充分说明,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实践中,高道大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医道之“通”,不但是哲学推定的结论,且确有通关之路径。而不明通在何处,空谈医道相通,则不仅于医道难以深入,于大道可能也难以入流。岂不憾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