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家长必须知道的9条自主招生政策

 抱朴守拙169 2017-10-19

8、听说“校荐”取消了,高中还能为我做推荐吗?

  可以。国家明文规定取消“校荐”,但事实上,大学审核学生材料时最主要的依据仍然是学生的在校成绩,区别有两个:

  (1)以前是给高中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由高中分配。现在是自主招生报名的时候需要有“推荐人”。中学有给做推荐的考生通过初审的几率更大。

  (2)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荐名额时会注意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校荐机会。即清华给某中学20个校荐名额,北大给该中学25个校荐名额,学校会把这45个名额分配给45个不同的学生。

  现在学生自行申请,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大学,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资格。

  9、听说需要专家推荐,什么样的专家推荐有用?

  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全都可以写推荐信。

  除竞赛奖项和学习成绩之外的申请条件,都是“附加项”,推荐信是高校初审的参考选项,来大致评定考生综合素质。

  建议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应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余,参加一些学科特长竞赛、发表一两篇论文、或者申请一个专利,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拿一张“入场券”。有条件的高三考生不应轻易放弃自主招生这个机会,特别是已经获得某些奖项、证书的学生。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可以适当性多选择几所大学,增加初审通过率。

       有条件的高三考生不应轻易放弃自主招生这个机会,特别是已经获得某些奖项、证书的学生。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可以适当性多选择几所大学,增加初审 通过率。但是自主招生申请程序繁杂,自主招生我们能够报多少学校?填报自主招生志愿时是否需要有一些梯度?初审时,哪些材料能够脱颖而出,自荐信、推荐信 怎么样与众不同?这些都是家长经常遇到且不知如何应对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