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课 | 《论语·里仁》1

 deckie 2017-10-19

子曰:“里⑴仁为美。择不处⑵仁,焉得知⑶?”

注释

杨伯峻《论语译注》:

【译文】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

【注释】⑴里——这里可以看为动词。居住也。⑵处——上声,音杵,chǔ,居住也。⑶知——《论语》的“智”字都如此写。这一段话,究竟孔子是单纯地指“择居”而言呢,还是泛指,“择邻”、“择业”、“择友”等等都包括在内呢?我们已经不敢肯定。《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便是指择业。因此译文于“仁”字仅照字面翻译,不实指为仁人。

朱熹《论语集注》:

处,上声。焉,于虔反。知,去声。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解读

郭宽润:

本章越思越觉关节重大,实在是原儒夫子与后世儒学(经学、理学、心学)之间传承与流变的重点所在。

人生的选择与努力之间,哪点更重要?

朱子对‘里仁为美’训为里有仁厚之俗为美,这样他就把仁解读成了仁厚之俗,仁就是仁,加一俗就成了外在的事实了,即长期礼俗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事实存在。长期的礼俗之间的互动,更多可能的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即习焉不察状态下他人如此做我也如此做,此明显跟内在的仁德无关。如此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很好诠释本章。

仁本是非由外部规定的天性,是心之明德。训加一俗的理解,是里界定的仁,如此对‘里’的理解就成了关键。

说文里,刘宝楠《论语正义》,居也。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八】【衣部】里:衣内也。从衣里声。良止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衣内也。引伸为凡在内之偁。从衣。里声。良止切。一部。

尔雅释诂,里,邑也。

朱子的训解明显取了里邑也,今天很多地方的街道名字,如北京和平里,就是这个意思的遗存。

但我们可以看到,里是内,引申是分隔‘空间’界限的意思,即里可理解为内心。

里仁为美,如此可理解为内心有仁德为美。

这样就与朱子的理解完全不同。

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

择,说文,柬选也。古今字义基本没有流变。选择还在是认知范围之内,是格物、致知之间。但择亦是行为的开始,择是几,几者动之微。

择不处仁,焉得知?择与知之间即是格物、致知之间。

如此选择的范围就大了,朱子的训解只是选择邻里,而理解成内心仁德,就可以选择是所有的选择,择业、择偶……

并且从‘择不处仁’的句式中,处仁是处在仁德之中,即仁不是外在价值,而是内在仁德。

如此‘择不处仁,焉得知?’择的是处仁与否,即选择处仁还是不处仁。处仁、不处仁就是诚意、正心之间。

《孟子公孙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孟子的解读明显是内心有仁德。

《周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仁是内在的,故只能体认、体悟、体证。

择处仁,即是知行合一。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对孟母三迁的故事仍需要格一下,孟母三迁不是因为有一外在选择标准及理据,即不是以丧户、商贾、屠户、学宫为选择邻里的标准。是以这些环境对孟子的影响为标准,而这标准的产生是因为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即处仁,才产生的判断标准。

本章可理解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两者之间孰先孰后的问题,理学以格物致知入手,虽兼顾尊德性,但终究是以道问学为先,心学则直接致良知,即尊德性为先。

另外一个视角,关注经典还是关注人?经学过于关注经典本身,文字训诂章句为重来理解经义,期冀经学致用经世致用,但不可否认很多人由此迷失在文字训诂章句之上,如何平衡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