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级水稻测产破纪录 袁隆平当场题字:遥遥领先全世界

 资源分享大叔 2017-10-20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李东)10月18日上午,乜红民和永年广府东街村书记宋福如一起在稻田里查看了近两个小时后走出来,鞋底沾了厚厚一层泥、裤腿上也满是泥点。看到来访的人热情地握手、介绍情况。眼看这块示范田的稻子就要收割了,两人一起提前来查看情况。

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

测产结果公布前,乜红民心里也没谱。“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再创世界纪录。”10月15日,当结果公布时,在场的当地农民还没意识到这一结果的意义,河北硅谷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示范田技术方面负责人乜红民则知道“符合预期,功夫没白费”。

测试当天 袁隆平得知产量当场题字 为十九大献礼

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在河北邯郸刷新纪录。乜红民记得,测产当天,87周岁的袁隆平也来到示范田的测产现场,示范田负责人宋福如亲自到邯郸火车东站接袁老。

与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袁老并不是第一次来邯郸永年的这块稻田,工作人员闫先生说,老爷子会不定期的来,走下稻田里仔细查看情况,虽然已经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说起话来语气坚定。

超级水稻测产破纪录 袁隆平当场题字:遥遥领先全世界

这一季稻生育期约半年,每每遇到问题,乜红民会通过电话向袁隆平团队汇报。“比如说,结穗了,我们就会汇报,‘长得很好,来看看吧’”乜红民说。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超级水稻的培育,袁老非常务实,除了亲自下田解决技术上遇到的难题之外,顶多呆上3、4个小时,完全是“为业务来,解决了就走”。

第一块田的亩产量数据被测出来时,乜红民打电话给宋福如,报告了第一块田的测试产量,电话里传出了激动地声音“好”。

10月15日,袁隆平院士团队一行8人来到示范田测产现场。在确定了第一块田的测试数据后,袁老扯了把椅子过来,当场伏案在笔记本上题字:“向党的十九大献大礼,超级杂交水稻2017年在河北永年区百亩示范基地平均亩产1181公斤,即每公顷为17.71吨,创世界单产最高纪录。遥遥领先于全世界。”

超级水稻测产破纪录 袁隆平当场题字:遥遥领先全世界

乜红民大受鼓舞,他没想到会有这么一个骄人成绩。

袁隆平一行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向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在稻田中央拿起稻穗与宋福如讨论。袁隆平在场4小时左右,测产过程结束,他才离开。

测试之前 担心产量不够曾想推迟测产 被袁隆平拒绝

其实,在测产之前,乜红民曾经十分忐忑。乜红民对稻田里的每件事都非常上心。4年前,他从永年县(现永年区)农牧部门退休后来到河北硅谷农科院专业带队打理稻子,在这里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今年还是他第一次体会到测产前的“纠心”。

10月15日那天,原本没有计划测产。10月中上旬,邯郸地区普遍降雨,乜红民担心降雨会对收成造成影响,“当时我认为稻子成熟情况可能不太理想,想推迟到10月底”。

乜红民将此事告诉了袁隆平院士后,他得到了袁老斩钉截铁的回复:“要测,正是党的十九大期间,我们要给党献礼呢”。

自己的计划被否,乜红民的担心变得重起来。心里一遍遍问自己“行不行啊?”,他觉得,农业上的收成与工业产品的产出还是不同的,“无论距离多近的两块田,都有一定的差距,结果到底会怎么样?乜红民心里没底。

测产地块被选定后,他赶快去临近的地块临时做了测试,“因为当时心里真没谱”。

当10月15日测产点的第一块稻田里割了一半的时候,邯郸市农牧局的专家们跟乜红民说,“应该打出33袋的,现在才12袋,这怎么能够啊?”

“我听后很是纠心。”后来,机器储存仓里剩余的子粒被倒出来,散落在地面平布上的子粒也被装起来,超过了33袋。乜红民当时舒了一口气,“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超级水稻测产破纪录 袁隆平当场题字:遥遥领先全世界

15日2点47分,示范田测产现场,预期1150公斤的第一个测试点测出了1174公斤,袁隆平院士当场题字。

说起这些,乜红民两手做出写字的样子,笑容挂上脸庞。

培育期间 光脚下水插秧腿抽筋 旱地插秧保证脚不沾水

10月18日下午,刚下过雨,田间小道泥泞,稻田里被插上很多标注地块、水位等数据的标识。乜红民像往常一样来查看、记录。打理稻田的村民们仍在田里忙活,62岁的乜红民走在稻田间的小路上,安排着收割事宜。

这时候的乜红民心情已经大好,测产量跟他的预期基本吻合,“终于就放心了”。他随手薅出一个路边的穗数了数“300粒”。

今年,示范田育秧期是3月底,到9月底成熟,团队的技术人员基本每天都稻田查看。身材清瘦的乜红民,穿着一身西服,由于每天都要到稻田里查看,脚上却穿着布鞋,稻田里的每一块地他都熟悉。

为保证这示范田的高产,乜红民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团队技术人员轮换着不间断检查记录、稻秧长势。不断指导村民如何打理稻秧,研究肥料的使用情况,观察村民作业时的状态。

超级水稻测产破纪录 袁隆平当场题字:遥遥领先全世界

最初,在田里按照乜红民指导作业当地村民也感觉不适应。

稻子的插秧时间是4月中旬,当时,邯郸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稻田里作业的村民需要光脚下水,“脚冷不说,出来后脚底皱得像方便面,腿还老抽筋”。示范田插秧对株距要求严格,而且“插在水下面的,看不到,全凭感觉”,时常不能让乜红民满意。有村民抱怨,“这么干非得把人当机器使,我们从没这么干过”。

根据当地蔬菜种植经验,乜红民想能不能先“插秧后浇水”?如果可以,村民插秧的时的工作状态就会改变。

2015年,乜红民提出,先在旱地挖沟,间距保持一致。挖好后开始插秧,同时将水往沟里引。他将这一想法向袁隆平团队提出,并商量通过。作业人员脚不沾水,秧间距能更准确把握,插秧速度也会加快。

“这样的话,水跟着人,脚不沾水,前面刚插完秧,后边水就浸上了。”老乜介绍,之后这种作法被称为“旱栽苗”技术。乜红民以前虽也是做农业技术方面的工作,但都是综合性的,从没有这么专业的“伺候”稻子。

村民们也没有被这么“折腾”过,日常他们只见到一队队北京来的人隔几天到田里查看,并不知道来的人里有袁隆平,也不知道手下的水稻是超级稻,“刷新市界纪录的事,想都不敢想”。

乜红民也曾担心过成长过程中会不会有麦穗茎瘟、稻粒瘟出现,或者出现了倒伏怎么办。实际上,整个生育期内,示范田的水稻茎秆挺拔,无明显虫害,且成穗率高,“结稻粒最多的稻穗,能结600粒”乜红民说。

在培育的过程中,病虫害基本未出现,乜红民分析,除了打理合理外还与肥料有关。河北硅谷农科院研制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与杂交水稻配套,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促成水稻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增强了抵抗病虫害能力,乜红民说“千粒重,很高的”。

老乜不断地总结经验。今年的稻田里,插进的基本苗是26000株,每亩地的有效穗数在19.5万个。穗粒数285粒。结实率占91.2%。

18日下午,收割机进入到稻田里,当割到地块中央位置时,乜红民走到近查看长在地中央的稻苗情况,一手端起稻穗向旁人介绍“看,子粒饱满、结实”。

乜红民说,之前所做的都是为以后服务的,能取得这么骄人的成绩是他没想到的。“伺候这些稻子,值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