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深度)一文揭秘投行外汇交易部门

 投资博弈论 2017-10-20

                       新媒体合作伙伴  广告


汇商琅琊榜特约作者:  汇眼网     Jingfan



投行外汇交易部门的日常,五万亿美元交易量的日常


进入外汇市场的新手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量每天五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贡献者就是银行间外汇市场。

 

全球交易量哪来那么大?投行每天的外汇交易都在干嘛?

花旗、摩根、高盛每天都发的外汇交易建议是啥?

 

本文为大家一文探秘投行外汇交易部门:

 


1

FICC


首先要跟大家普及什么是FICC部门

 



FICC如同上图,是投行的固定收益货币大宗商品三个交易部门的统称,之所以这三个金融市场被银行放在同一个大部门之下,主要是由于这三大市场的的商业模式和要求的人员配置差不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做市(Market Making / Trading),或者做分销(Distributing/ Sales)。

 

上述的做市与分销业务的业务也就被称为Sales & Trading,也就是投行交易部,除此之外FICC的业务还包括市场研究,建模等等,这些统称为银行的前台业务线,加上合规、人力、财务、行政等等,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FICC部门。

 

金融行业里,直接为公司产生收入的部门被称为前台部门,是产业链中的高收入人群。而且因为直接为公司产生收入,前台工作职位的地位也要明显大于中后台,这也就是为啥说在银行工作都要去前台,后台的同学们虽然顶着金融狗的名头,但是地位不如前台同学,收入也只是前台业务岗的零头。



2

FICC对于投行来说有多大?



投行的业务分成三大块,IBD(投资银行业务)、Equities(股票经纪业务)、FICC(投资交易业务)

 

2016年数据分析公司Coalition发布了最新的年度投行报告,其中FICC业务占到了多数投行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头:

 


而且除了收入贡献之外,一家投行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也来自于他们的交易量和市场研究,比较影响力越大,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就越高。投行FICC业务的市场研究部门每天都会公布自家的市场研究和交易意见,与企业、对冲基金啊产生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投行的投研实力越强,参考的机构越多,也就越能对市场产生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投行不遗余力的加强在投研上的投入。

 


3

市场投研与主观预期

 


要搞明白投研部门的存在价值,就要从金融市场的定价原理说起。

 

金融市场的定价,无论是债券、外汇、大宗商品市场,还是股市,亦或是一级市场,尽管具体方法有所差异,但根本上的大逻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基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

 

这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啊,是预期!例如

 

外汇定价,核心要看的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与利率。

 

债券定价,核心要看的是债券收益率与债券的信用风险。

 

股票定价,核心要看的是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润、财务报表和发展方向。

 

无论哪种资产,定价的根本,都是要预测相关变量的未来,也即是预测者对这些变量的预期。

 

既然是预期,那就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期,才会有不同的「心理定价」,不同的心理定价,最终才促发了交易。

 

从根本上说,金融市场交易的发生,即是源于交易者对未来预期的不同。预期差,导致了心理定价差,这种心理定价差,才使得交易得以最终发生。

 

这种对于预期的“话语权”的影响力,很大一部分掌握在各家投行投研团队的报告上。

 


4

主观预期与市场价格


 

既然每一个研究员对金融资产的研究和定价,是基于他的主观预期的,那么市场上每天报出的价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个价格我们姑且称之为市场价格,因为它是交易者们拿真金白银交易出来的,是既定的一个价格,所以是市场化的。

 

如果市场上有一百个研究者(包括交易者)研究外汇,他们有些看多,有些看空,但是平均来说,他们按照各自的市场判断,一步步执行到自己的交易行为当中,买卖之中就实现了一个均衡多空双方力量的价格。

 

简单来说,市场价格是主观预期平均化的结果。当然这个平均绝对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而是一种根据交易力量对比的加权平均,且这个平均化的结果在不断变化。

 

如果看多的预期增多,那么就会导致看多的交易方向越来越多,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如果看空的预期增多,市场上就会有更多的卖出或者做空,价格就会下跌。

 

客观价格的演进,反应的是主观预期的边际变化。

 

如果整个市场形成了高度一致的预期,那价格就会快速形成单边市场,比如单边上涨(对应一致预期看多)或者单边下跌(对应一致预期看空)。如果多空的预期力量对比并不明显,就会出现所谓的震荡市。

 

大家就该明白,投行的研究员们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加总形成市场平均预期,进而影响市场的交易行为而市场的交易行为,最终又给出了每个时点上金融资产的客观价格。

 

他们的研究报告,就代表了市场上一股力量的预期,如果他们的预期能说服影响更多人,那么价格就会朝着和他们预期一致的方向演进,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看准了市场方向」。

 

主观预期与客观价格,在市场里又是相互影响,螺旋递进的关系。

 

所谓的「三根阳线改变信仰」就是说的这回事。本来大家预期都非常悲观,但市场突然出现了连续大涨,之后预期就会改变。

 


5

投研之外就是交易,此交易非彼交易


 

投行的外汇交易部门就是“五万亿交易量”的主要贡献者,扮演的是是做市商的角色,也是市场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的利润其实来源于买卖差价,说白了只是服务费而已。

 

预测市场,你持有的是市场的风险,而为市场的交易者提供流动性(即做市)则是一个技术活,理论上并不需要承担很大的市场风险,这也就是与零售外汇行业中的外汇做市商最大的不同——银行间市场的做市商并不希望持有客户的头寸(也就是市场风险)

 

因为银行间外汇敢持有客户头寸的都死了

 

银行的客户上到央妈,下到几十亿美金的“小基金”,想想银行有多少资金敢去和他们“对赌”?央妈可以随便开个印钞机撒钱,银行能嘛?

 

而且市场的主观性风险从来都不能被精准量化,在金融市场里有一句名言,那就是:

 

市场永远都是对的

 

无论你对未来的预期如何,你都不能忽略当下市场已经呈现的「市场价格」,它能反映出方方面面的问题,尽管这当中很多你并不知道。

 

你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演进不要紧,总有人比你知道得更多,也知道得更准,他们的知识会反映在现在的市场价格上。于是,性价比更高的交易策略便成了: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交易现在。


而所谓交易现在,也就正是银行间的外汇做市业务了。

 


6

总结


 

没吃过猪肉没关系,但一定要看过猪跑,因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交易者,就先要建立起什么样的认知。

 

作为在市场价格上跟投行们“平起平坐”的交易者,跟你们一起博弈市场的玩家有索罗斯、达里奥,各国央行,各大基金,如果你不知道外汇市场到底在发生什么,那你离被割韭菜也就不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