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剖析师——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昵称535749 2017-10-20

2017-10-20 00:00 | 豆瓣

2017-10-20

本文作者“梦游拎着猫”,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豆瓣日记:灵魂剖析师——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莫里亚克

提起法国文学,人们可能立即会想到《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著,或是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纪德这些文豪级别的大神。确实,在世界文学的长河中,法国文学绝对做出过无与伦比的贡献,如果将法语系作家比喻成一片璀璨星云的话,那这里面有一颗不是那么闪亮,但绝对不容忽视的星——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文学史有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说法,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标志一是体现在时间上,通常认为十八世纪是文学从古典过渡到现代的时期。二是体现在内容和手法上,古典文学侧重于故事性,行为描写趋于写实,而现代文学则更重视意识的表达,表达方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这里可以用绘画来打比方,古典文学就像是绘画里的“古典主义”,描绘客观事物一板一眼,呈现出来的作品如同照片一般精确而又呆板,现代文学则像是印象派画法,各种朦胧、隐约、渲染和扭曲将作品变成了一片主观的梦境,从而得到一种或许不够真实却能深入灵魂的美。 莫里亚克出生于一八八五年——文学的过渡已基本完成的十九世纪末叶,生在那个节点的意义很独特——他既能在古典文学尚未退潮的时候汲取其中的知识,从而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又能在现代文学萌芽后百花齐放的世界里吸收更全面的营养,这些,或许都为他日后写出独具一格的作品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豆瓣日记:灵魂剖析师——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代表作

莫里亚克的作品不以体量取胜,基本以中篇小说为主,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在他的作品里,心理描写往往占据了作品的主体,他十分善于通过文中人物思维的流动来完成作品所需的穿插,回忆,倒叙和铺垫等。这一技法明显是受到了意识流小说的影响(他成长的时代正是意识流崛起的时代,他本人也推崇马塞尔.普鲁斯特)。但是他的作品和意识流小说又有本质上的不同,意识流作家更像是在用故事来为意识服务(如果还有故事可言的话),而莫里亚克则是做到了让意识依附于故事。换言之,意识流小说往往空泛、散乱,而莫里亚克的意识描绘则是具有明确的层次性、指向性和目的性。这一高超技巧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让读者不会再为篇幅冗长的心理描写感到不耐烦,而是津津有味地跟着文字走进人物的心里。 莫里亚克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喜欢用长段落,在他的作品里,一段文字动辄一两千字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倒也不难理解,因为人除了睡觉之外,思维通常都是持续不停的活动着的,所以用较长的段落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会显得连贯真实。现在的数码时代里,很多文学网站都不提倡写作者使用长段长段的文字。诚然,这和现代人用电子设备浏览文字不习惯细读有关,但我一直觉得长段落有其独特的美感,而且我也认为能不能写出流畅的长段落是检验一个写作者具不具备连续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这个提议实在有待商榷,就好比你让侯孝贤杨德昌拍电影时不许用长镜头,那我们会错过多少美丽的画面?

豆瓣日记:灵魂剖析师——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作品片段

莫里亚克写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将诗意融进小说里——年轻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而且还自费出版过两本诗集,但是最终他没能在诗坛混出名堂,倒是在小说里找到了他真正的归宿。不过在成为小说家后,他仍不忘初心,将心中的诗意巧妙地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里,这里我节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 小火车从松树林中穿过时,让.佩罗埃尔凝视着连绵不绝的熟悉的松树,他认出了那一片矮树丛,在这里曾经有一只山鹬从他枪口下逃脱。铁路沿着公路向前方延伸,他过去常常是坐在一辆有篷小车上踏遍了这条公路。这座田庄静卧在空旷的田野边缘一片炊烟和薄雾之中,烤面包的烘炉,马厩和那口井与这座屋子紧靠在一起,他叫着这座房屋的名称向它致意,他认识它的主人。接着,一辆新火车载着他穿过一处处他从没有来打过猎的荒芜的山野。火车到达朗贡时,他告别了最后的松林,就像告别那些一直陪伴他走了很远很远、最后停住的朋友,这些松树伸开它们的枝丫为他祝福送行。 这段文字出自他的成名作《给麻风病人的吻》第九节的最后一段,描写的是矮小丑陋但心灵善良的主人公让.佩罗埃尔不忍心看到新婚妻子因为不爱他而痛苦,故意找借口离开她时的场景。这段文字里,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作者对他深切的同情。 莫里亚克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地方是他作品里所呈现出来的宗教色彩,这和他天主教徒的出身有关。看他的作品,有时候你会觉得他就像是一位用笔来工作的神父。在各种心理中,他最善于描写“痛苦”的感觉。在小说《母亲大人》里,主人公费尔南.卡兹纳伏和母亲串通一气的冷漠间接导致了妻子的早逝,而当妻子离世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弄丢了最珍贵的宝珠”,于是此后他整个人完全被痛苦所笼罩。莫里亚克用层层的心理解剖将卡兹纳伏的痛苦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既善于写痛苦,又善于写救赎,似乎在他看来,痛苦意味着忏悔,忏悔就意味着救赎,因此,痛苦的本身就是救赎。而他终身用悲天悯人的笔触来同情、挽救着那些活着而又痛苦着的灵魂,这或许就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迸发出令人震撼的力量之所在。 莫尼亚克于一九五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 逝世于一九七零年。

豆瓣日记:灵魂剖析师——法国作家莫里亚克

雕像

(全文完)

本文作者“梦游拎着猫”,现居重庆,目前已发表了4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梦游拎着猫”关注Ta。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