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出4大“学生思维”,拥抱职场成功!

 独来读网ofi1u5 2017-10-20

作者:灿叔

来源:营销智讯(ID:newmarketing8)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在此感谢。

导读

大家好,我是玉子。职场打拼了好几年,你可能会发现:曾经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赚的钱并不比成绩一般的多。为什么呢?欢迎把你的思考和故事说给我听,留言沟通或者投稿合作都可以。


那些职场如鱼得水的人,恰好是曾经的不起眼的中等生,而那些在职场里碰壁最多的,恰好是曾经风生水起的优等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

职场生态与校园环境有着很大差异,曾经适用的学生思维模式放在现在的职场中,往往会显得不合时宜。职场人必须学会跳出“学生思维”,才能拥抱职场成功。

学生思维·1st:我必须独立完成这项任务!

罗振宇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及作为老板的他最讨厌什么样的员工,他说:“我最不喜欢的是在职场中却用着学生思维的员工。”

“比如我让他做份方案,他很认真的去做,做了一个星期,交给我的却是一份质量很糟糕的东西。他为什么不去求助呢?他为什么不去参考别人的成功案例呢?因为他还保留着学生时代的思维模式:要独立完成作业!”

职场和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可以去抄、可以问。所有的任务并不是一场考试,你没必要独立完成。老板需要看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学生思维·2nd:等我准备好了,再开始做!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完成习题→老师讲解习题→复习→参加考试,这是学生时代的行为模式。这固定行为模式被广泛运用是因为它很管用。因为管用,我们就错误的认为它是万能的,忽略了它只适用于应试学习的本质。

把这套固定的行为模式用在职场里,我们就会吃大亏!商场如战场,情形瞬息万变,“在战争中学习打仗”是最普遍、最真实的情况。

举个例子,领导说想开发一个新业务,试试发展线下业务员。你能说,领导等等,我先去买些管理类书籍来学习如何管理团队,再好好研究下再说吗?

聪明的员工在机遇面前从不迟疑,他们会也会,不会硬着头皮也要上。因为等你准备好,市场早已被竞争对手占领了。不惧困难,难于迎难而上,干中学,这是职场快速提升的诀窍之一。

学生思维·3rd:人脉资源=关系

学生时代里,偶尔需要同学朋友帮点小忙,“明天我要换宿舍了,你能帮我搬下东西吗?”他来不来,取决于你们平时的关系。在职场可不是这样的。职场上真正有效的人脉资源,是利益诉求,是你们有资源可以互换。

如果你有个同学是BAT的营销主管,自己只是初创型企业的营销主管,你们曾经一起打游戏、一起混校报社团,私交不错。但你能用到他们的市场资源吗?他能把公司推广资源免费给你用吗?他们举办的大号互推能叫上你吗?

他很难这样做,因为是在砸自己饭碗。

初入职场,我们可能把“人际关系”看得太重。为了拉近关系,喝酒、唱歌、奉承一样没少学,但效果呢?甚至还有很多职场新人,在某次活动上和大佬说了两句话,加了个微信,就以自己拥有了大佬们的人脉资源,真是太年轻啊!人家只是客气或者出于一种礼仪而已,请别想太多。

真正有用的人脉,是匹配你实力的伙伴关系,真正提升自己人脉质量的方法也只有一个:提高自己。

学生思维·4th:不好意思麻烦别人

之前《奇葩说》也曾经有个辩题: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吗?

我相信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的人出发点大多是好的。麻烦别人的时候,他们感到过意不去,这样的人非常善良。但是,你们多次的不好意思,会让我们给予帮助的人更加不好意思。于是以后我们也会避免给予你帮助了,免得尴尬。

人情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我们先天的心理动机:互惠。这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就是所谓的人情往来,是指今天我给你一点恩惠,明天你再给我一点恩惠。一来一往之间,大家互动起来,才有了感情。

学生时代,我们的人际关系很单纯,奋斗目标也很明确,而达成这种目标的方式方法又很固定。长期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形成了一套“学生思维”,并不是这种思维方式有天然的缺陷,只是因为我们所处环境发生的剧变而变得不再适宜了。

所以,跳出学生思维拥抱全新的自己,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