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家栋:厥阴法中蒙尘之宝珠---前胡方阵详解 | 26000字讲义分享(一)

 妙择 2017-10-20


内容纲要

一、伤寒论》学术特点

1.重视表里,尤重表证


二、《伤寒论》六病表之正药

1.太阳病表之正药——麻黄

2.阳明病表之正药——石膏

3.少阳病表之正药——柴胡

4.少阴病表之正药——桂枝

5.太阴病表之正药——黄芪

6.厥阴病表之正药——前胡


三、仲景经方用前胡考

1.前胡出《名医别录》,张仲景或致新效

2.大、小前胡汤,“胡洽云出张仲景”

3.二旦大小诸方,仲景经方特点

4.《崔氏》名方,源出仲景

5.建中法则,仲景独具

6.小前胡汤生姜五两,小柴胡汤生姜三两


四、前胡药症

五、前胡与柴胡之异同



(一)

《伤寒论》学术特点 

重视表里,尤重表证


《伤寒论》之所以流传千古,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其最大的临床价值就是非常重视表证和表邪的问题。

 

大家应该知道《史记》、《韩非子》里有一篇文章叫《扁鹊见蔡桓公》,其中记载了扁鹊非常经典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整个汉代以前医学的基本治则,这句话是:“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也就是说人体的邪气是从体表逐层深入到脏腑的,如果深入到骨髓,就算是司命之神也无法去挽救,同时这段话也提出了在汉以前医学对疾病病位的划分和治则的确立。


病在最浅层的话,汤熨之所及也,用热敷一下病就好了。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那就要用到针了,比如我们读《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一条,血痹病针引阳气,除了可以吃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的发阳的方以外,也可用针将人体的津液诱发出来以达到祛病的目的;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那么就需要一些汤剂来治疗;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所以说我们看到《伤寒论》中也有难治的病,也有死证,病有可治、可愈、不可治、难治、死证之分。这都是《伤寒论》里常见的疾病划分,也是贯穿表里观的一个重要记史。

 

而《伤寒论》的学术特点就是特别重视表证,所以说很多病都是围绕伤寒,伤寒逐层病传深入,病好起来的时候也是逐层病出。

 

大家看三阴病的中风都是脉浮则愈。比如《伤寒论》太阴篇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也。少阴病第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篇第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脉不浮为不愈。脉浮证明邪气要出来了,要出表了,不浮的话那还在里边。

 

所以说表里观是贯穿《伤寒论》始终的,《伤寒论》重视表里,尤重表证。



(二)

《伤寒论》六病表之正药 


我们说六病皆有表,三阴病也有表,那么表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

太阳病表病正药是麻黄,有些研究《伤寒论》的前人提出桂枝是太阳病的正药,其实太阳病是津血绝对充斥在表,那就不能用甘温的桂枝去补益,因为桂枝是辛甘温的,甘温能补益,辛能发散。所以说太阳病的表药是麻黄,津血绝对凝滞在表需要苦泄,不能甘补。当然是在苦泄为主的基础上,加上桂枝来发散,所以麻黄汤中麻黄三两,桂枝才二两,是以麻黄为主的。


阳明病的表证正药是石膏,辛能解表,寒能清热。


少阳病的表证正药是柴胡,其能推陈致新,这是符合邪气入里三焦不利的特点。


少阴病表证正药是桂枝,所以说我们“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半夏是一味对治咽喉的药证,加上桂枝甘草来治疗少阴病基础的病机。因为少阴病有表需要用辛药,少阴病有虚需要用甘药,少阴病有寒需要要温药。这就是用桂枝的辛甘温来对治少阴的表虚寒。


太阴病的表证正药是黄芪,太阴有一个中风的概念,也是临床常见的一个杂病基础理论。


厥阴病的表证正药是前胡,为什么确定厥阴表药是前胡呢,我们后面慢慢详解。



(三)

仲景经方用前胡考


很多同学会疑惑,整个《伤寒》、《金匮》里面都没有前胡这个药,为什么要把前胡确立为厥阴的表药呢?接下来我们一一给大家作解析。

前胡出《名医别录》,张仲景或致新效

第一个证据,前胡最早见于《名医别录》。

在《名医别录》以前,有一本本草叫《神农本草经》,这也是经方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仲景的学术有什么特点呢?古书上是这么说的,张仲景学医于同郡张伯祖先生,当时的人说他“识用精微过其师”,认识和临床要超过他的老师,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就是因为仲景除了在《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这些书的理论指导下,又升华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伤寒经方体系。


而仲景是东汉末年,和西晋是相衔接的,在《名医别录》中有很多用药经验就是来源于医圣张仲景。


而前胡,在《别录》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前胡,似茈(柴的异体字)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而《本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


这段话提示着三方面的信息:

第一、前胡和柴胡是两种药。

有些人认为柴胡和前胡是一种药,因为“柴”类似“茈”,这是错简。但在《名医别录》中我们看到柴胡是上品上药,前胡中品中药,这两味药处在不同的篇章之中,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药。

第二、“为疗殆欲同”就是他们的主治和功效有相似之处。

第三、《本经》上未记载前胡,但是汉末之际用的比较多。

 

在《本经》中没有出现而在《伤寒论》中有出现的药物还有很多,我们列举几例:比如说栝楼,经方常用,但是出自《别录》,豆豉也一样出自《别录》,还有艾叶也是这样。


还有很多连《别录》也没有记载的药,只是记录于《伤寒论》中。所以说仲景垂妙于定方,他不断将自己的方子重新胶着打磨,不同于任何一家。比如说苦酒,只是见于《伤寒论》,《本经》和《别录》都没有;还有红蓝花,只是见于《金匮要略》。


关于张仲景“或致新效”,《辅行诀》中有一段比较重要的话是这么说的:“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呢?就是说汉代是经方非常繁荣昌盛的时代,大部分的经方临床家都是学《汤液经法》,以此为蓝本,开始研究临床的。但是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有很多诸如张机、吴普、范东阳等,其中最优秀的代表就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经方体系,他非常有实际的临床奇效,所以他能勃勃生机两千年而热潮不减。这段话还提示张仲景做空了《汤液经法》,虽然他是来源于《汤液经法》,但“或致新效”。

 

这段话在同时期的很多医家中能找到论证,西晋离张仲景的年代并不远,几十年的距离,所以说皇普谧的很多说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在皇普谧的《针灸甲乙经》中说:“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皇普谧说华佗和张仲景有什么区别呢?华佗这个人认识疾病非常精确,比如说我们读《华佗传》,里面说华佗看到对面走来一个人,便告知说你应该得了蛔虫病,应该吃大葱蘸酱,然后这个人吃了以后吐下蛔虫,病好了。华佗望一眼病人就知道他得了什么病,认识疾病特别不得了。


而仲景的学术特点“垂妙于定方”,说的是仲景会把方子锤炼的十分精妙。我们看很多《辅行诀》的方子可以感觉到,《辅行诀》其实就是一个简略版的《汤液经法》,而和我们现在学的《伤寒论》的方子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在其中的仲景已经做空了《汤液经法》,他在《汤液经法》的基础上,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汉代《汉书艺文志》记载经方有十一家,这么多经方家,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五脏六腑痹、五脏六腑胆、五脏六腑疝等。我们从名字可以知道这家是以治痹为主的,那家是以治疗胆为主的,这家又是以治疝为主的,这和经验性用方用药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这就会使得中医有很多流派产生。


但是这种体系有什么弊端?它很难有圆融、圆满的理法体系,只是经验性用药,很难突破临床的瓶颈,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了。并不是说他们毁于战火,战乱是阻断不了文明的,一种有生命力的学术肯定会被学者口口相传,师传徒,父传子,是不会灭绝的。


凡是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学术,都是因为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现在出土的很多文献,比如说《五十二病方》、《武威汉简》这样的方子我们看起来就显得浅陋、呆板,前边出一个症状,后面一味或者几味药。这和我们现在读的那些经验方是一样的,它没有圆融的理法,所以在临床实践中就会捉襟见肘,医生也不喜欢去学习这种学术。而仲景的学术他自有其理论,又有其精妙的处方,所以形成了理法方药法度森严的体系,会被后世医者所推崇。


大、小前胡汤, “胡洽云出张仲景”

第二个证据:大、小前胡汤,“胡洽云出张仲景”。

胡洽是晋代的一个著名医家,当时有文献记载其治病的效果“十愈八九”,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胡洽在他的著作中比较早的记载了续命类方源出仲景,这个是《伤寒论》研究的一段悬案。续命类方大家都觉得很好用,但是他的出处在哪里?


在晋代的时候,胡洽记载了张仲景。同时代还有一位医家叫范汪他也说续命类方是出自张仲景。(我们研究经方的可以研究一下范汪的方)


范汪、胡洽他们的生活年代距离仲景是非常近的,所以他们的可信度也是非常高的。


而我们再来看在《外台秘要·崔氏方》的引文中,大、小前胡汤文后:“胡洽云出仲景方”。刚刚说张仲景和胡洽的年代都是相去不远的,所以这段大、小前胡汤出仲景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

大、小前胡汤都是胡洽云出自张仲景,《胡洽方》的记载比《小品方》更早。


(在经方的研究中,有一本书特别重要,叫做《经方小品》,经方小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在唐代太医史,凡是学《伤寒论》的学生,必须要学《经方小品》,也就是说在唐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伤寒论》是残卷,需要互相补充,才能理解和运用。我们读《千金方》会发现孙思邈老先生有个特点,他所引的东西非常多,但是他一般不注明出处。这个是我们研究者很疑惑的地方。但是他竟然引《经方小品》的方子却注明了出处,可见《经方小品》的位置和《伤寒论》是可以比翼的。)


二旦大小诸方,仲景经方特点

第三个证据:二旦大小诸方,仲景经方特点。

《辅行诀》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


这段话提示什么呢?

仲景做空了《汤液经法》,做空了经方,他的体系是按照阴阳二旦的体系来衍化的。他的方名有大小和四神的特点,比如四神方有青龙朱雀玄武白虎,大小经方比如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


而前胡类方中的大前胡汤,小前胡汤,这些大小之方,以及阳旦法则组方的前胡建中汤,阴旦法则组方的小前胡汤,都符合仲景他阴阳二旦体系的规律。



《崔氏》名方,源出仲景

第四个证据就是小前胡汤和大前胡汤,它是出在哪里?


最早记载是《外台秘要》中引用的《崔氏方》,《崔氏方》的作者是崔知悌,他是仲景学术的优秀传人,我们大家读《金匮》会发现有一个方子叫金匮肾气丸,也叫八味丸,这个方子另外还叫做崔氏八味丸。


为什么会这么叫呢?在仲景的方子中,仲景用它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妇人转胞等。但是崔氏八味丸是用来治疗脚气上冲于少腹麻木不仁,也就是说崔知悌将仲景用来治疗虚劳腰痛、小便不利的方子用来治疗脚气,这是一个新的病种。


这个脚气不是我们现在说的脚癣。脚气病是古代非常重视的一种疾病,它的主要症状是下肢水肿,可以上冲到少腹、心下,临床我们常见于心肺衰竭、恶性肿瘤、淋巴性水肿的患者。所以脚气病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崔知悌用肾气丸治疗脚气上冲于少腹,所以这个方子又叫做崔氏八味丸。因为他用的好,开发了它的用处,可以见崔氏是仲景学术的优秀传人,他除了用崔氏八味丸来治疗脚气,也用大小前胡汤,这一点也是证明前胡类方是源出于仲景学术体系。


建中法则,仲景独具

第五个证据:建中法则,仲景独具。

建中法则是仲景用来治疗虚劳的独特法则,在仲景之前没有,在仲景之后也鲜有闻之。而在《千金要方》中记载的我们临床常用的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两方子之间就是前胡建中汤。

三方并列,方名理法一致,方药性味相类,先是小建中汤,再是前胡建中汤,然后是黄芪建中汤。这完全是从一本书上摘录下来的,不能说我们承认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是仲景的方子,而前胡建中汤就不是仲景的方子。


不能因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没有收录就不是,因为《金匮要略》这本书经历十分坎坷,它是北宋王洙大学士在馆阁中,也就是皇宫图书馆中找到的一堆烂竹简,看了看没有舍得扔,于是整理了出来,这就是《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三卷。但这三卷是远远不够金匮体系的,所以说杂病的心法和方药很多都是缺憾的,好在还有《小品》、《千金》、《外台》、《医心方》等医学的古籍,我们可以去挖掘、去还原。


孙思邈是比较早的见到《金匮玉函要略方》的见证者,在《千金方》的百合病当中他就引用了《要略》,这个《要略》就是《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王洙发现、抄录了《金匮玉函要略方》,然后形成了《金匮要略》,而在唐代孙思邈竟然早见过,那么孙思邈见过的版本肯定比王洙见过的版本更全面,在这个全面的版本中,或者就有可能会存在一些前胡类方的痕迹,果然我们在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中发现了前胡建中汤。这是第五个证据。


小前胡汤生姜五两,小柴胡汤生姜三两

第六个证据,很多人说前胡或者小前胡汤是不是小柴胡汤的误写?

我们知道仲景的方子剂量是非常严谨的,比如桂枝汤加桂二两就叫桂枝加桂汤,芍药加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剂量不同方名必定会变化。


在小前胡汤中生姜是用五两,而小柴胡汤中生姜用三两,这是明显的剂量不同。

虽然剂量不同,但柴胡和前胡他们的功效有相通之处,所以它们基础方干是相似的。那怎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柴胡汤是偏阳偏火的,所以生姜量没有用太大,用三两;

小前胡汤是偏阴偏水的,生姜可以辛温发越水气,所以用五两。

 

这就是仲景的学术体系和方药特点,经常有两种相对的药,两种相对的方子出现,小柴胡汤和小前胡汤都可以治厥阴病,一个治疗水证偏多,一个治疗火证偏多。



(四)

前胡药症


接下来讲讲前胡的药症。

前胡《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半夏为之使”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前胡配伍半夏的配伍是经方常见的,那么恰好前胡类方中前胡配半夏是非常常见的。


这也说明前胡类方并不是空穴来风,比如刚才讲的小前胡汤、前胡建中汤中都是用前胡配半夏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前胡是治水的,和半夏有一部分性情相类,功效相类,都是降水逆气逆的。

 

因为前胡类方前胡这味药记载并没有那么完善,所以我们在很多本草中补录了进来一些它性味的研究。


《开宝本草》:“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前胡,使,味甘、辛。能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辛能解表,甘能补益,所以特别适合虚而有表的症候,也特别符合厥阴病的特点。“能去热实”,我们都知道厥阴病半虚实半寒热,是有热有实在里面的,这个“能去热实”正好对应厥阴病的特点。“下气”,厥阴病能呕逆吐蛔,是气往上逆 ,前胡能下气,也恰恰能对应厥阴病的特点。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读的宋版《金匮要略》是林亿领衔整理的,张禹锡和林亿是同时代的,并且是同事关系,而张禹锡领衔整理了本草,就是刚说的《开宝本草》。宋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文化特别繁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整理的古人的医学典籍资料,我们应该感谢北宋王朝。

 

雷公云:“前胡味甘、微苦。”

味甘可以补益,类似黄芪,黄芪是太阴病表药,黄芪是甘温的,能补能发。厥阴病的味甘类似黄芪,但又有味微苦,说明有泻的作用,所以特别适合表上有半实半热的情况,特别符合厥阴病表病的特点。

 

《日华子本草》云:“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下一切气”指降气的作用,和厥阴病的病机是相吻合的。

 

《图经》曰:“气芳烈,味亦浓苦,疗痰下气最要。”苏颂认识到,前胡之要,在于治水治气。稍后我们会在类方中说明一下前胡的使用特点。



(五)

前胡与柴胡之异同


柴胡和前胡有什么区别呢?

柴胡是味苦平的,前胡是味辛甘微苦的,性味是不一样的。


柴胡

《本经》:“味苦平,无毒。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


《别录》:“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


前胡

《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两者有相似的地方,都能清热、下气。柴胡主要是疗痰热结实,心下烦热,主要是治热的,前胡在前面说了主要是治水的。那么它们的相类之处都可以主伤寒寒热(发散表邪表结),推陈致新(清下里邪里结)。


未完待续

本文为许家栋老师《厥阴法中蒙尘之宝珠---前胡方阵详解》讲义的第一部分,前胡方阵和临床实践等后续部分,将在2017年经典经方年会筹备过程中陆续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