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崛起原因大起底 创业早期曾被隔壁公司鄙视

 平板会 2017-10-20

今日头条崛起原因大起底 创业早期曾被隔壁公司鄙视

告别小白真像大白,我们继续聊科技圈。上次节目我们开始聊今日头条崛起的原因,讲了张一鸣在创办字节跳动之前的成长经历。为了准备这期节目,小新深扒了张一鸣早期2285条微博,试图找到更多踪迹。

2011年底,张一鸣辞去九九房CEO职位,于2012年初创办了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开始准备移动互联网信息产品项目。喜欢做AB测试的张一鸣,先推出了一个实验性的产品叫做内涵段子,除此之外还推了搞笑囧图、内涵漫画等12款不同内容的应用,8月份才推出了今日头条,上线3个月,就做到了日活用户100万的成绩。在今日头条的天使投资人王琼看来,这不是因为张一鸣看好这个市场,而是脑子里一直在想同一件事。从2008年开始,张一鸣就一直思考如何有效获取信息的问题,他在微博就曾透露过对Twitter和微博的不满,作为重度信息获取者的张一鸣,通过用户信息判断兴趣并贴上标签,再抓取其他平台的内容,以瀑布流的形式实现个性化推送,让用户下拉刷新就一直有内容看,这就是今日头条的核心产品逻辑,将搜索时代的人找信息模式,升级到了信息找人的算法推荐。

今日头条崛起原因大起底 创业早期曾被隔壁公司鄙视

组建好团队是创业的第一要务,张一鸣的早期创业团队,其中就有他的大学舍友梁汝波,现任今日头条研发负责人。2012年8月张一鸣的技术团队达到20人,其中北大毕业的就有5人,清华3人,另外团队中不乏微软腾讯等知名企业背景的工程师,不过张一鸣招人看重贡献不看资历。为了挖来牛人,张一鸣除了提供大额福利,还激进发放股票。头条包办三餐导致大家都不带现金,张一鸣有一次请客人下馆子还要借钱,3个人才凑了150块。为了实现扁平化管理,张一鸣还禁止使用尊称敬语,比如老大、老总、老师,甚至连哥哥姐姐这样的称谓都屏蔽了。头条管理比较松散,团队整天穿着拖鞋上班,甚至还被楼上公司发微博公开鄙视。

张一鸣在前期市场费用上非常谨慎,他认为至少一半的广告曝光都是浪费,比如小时候看到“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广告,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根本就不会转化成商业价值。2012年正是微博巅峰时期,今日头条开放内容分享到微博,获取了大量流量和下载量,用户只要在微博上点击所分享的内容就会自动下载APP。当时微博也获得了来自头条的大量内容,美得不亦乐乎,之后还投资过今日头条的C轮。

今日头条还通过给低端手机预装获得了大量用户,当时每个安装单价在5毛钱到1块钱之间,张一鸣还在微博晒过一张照片,说的是他朋友在低端智能机上发现今日头条的事,用户低端,推广低价,这很符合张一鸣的不烧钱原则。

今日头条崛起原因大起底 创业早期曾被隔壁公司鄙视

2010年6月,张一鸣在微博提到一个观点,他认为日独立访问1万但是平均停留时间10分钟,要比日独立访问10万但平均停留时间不足1分钟更有价值。前者证明有1万人很喜欢你,而后者只证明有10万人不喜欢你。这也为头条日后的运营思路打下了基础。

组建团队,做好产品,还需要足够的钱来推进公司发展。2011年底,张一鸣确定创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王琼,立马就拿下了首笔投资。王琼是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合伙人,张一鸣还在酷讯的时候就认识了,王琼对张一鸣的第一印象是谈到专业滔滔不绝,其他事情沉默寡言,刚开始还会紧张脸红,便觉得此人“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日后定会成就不凡。王琼一直为头条输血,带张一鸣刷脸半年见了几十位投资圈朋友,后来亲自去俄罗斯见DST帮头条顺利搞定B轮融资。而现在的头条副总裁柳甄,帮助头条完成D轮和E轮融资,并且对公司国际化也起到关键作用。而吸引柳甄的也是张一鸣靠谱实在的特质。

今日头条崛起原因大起底 创业早期曾被隔壁公司鄙视

回溯今日头条的发展轨迹,其实是张一鸣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开端,这一次他恰好站在了时间窗口。而此前三次参与创业的失败经历,酷讯让他想到了信息分发效率这个问题,饭否让他有了深度思考能力,九九房则让他从一名工程师真正蜕变为战略层面的管理者。

行业普遍认为信息找人的算法推荐创造了头条,但是小新认为渠道和效率并不是头条成功的唯一原因,而背后又有深层次的传播学背景。订阅节目“真相大白”,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下期节目。告别小白真像大白,我们下次接着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