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荣:《金融时报》与我的金融科技实践生涯

 文野 2017-10-20

                     (原标题:《金融时报》与我的金融科技实践生涯)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

我大学毕业后即进入金融系统工作,学的专业是货币银行学,从事的是央行业务领域的一些具体工作,其中包括货币信贷、外汇管理、金融监管以及金融科技等。在我的金融职业生涯中,我目睹了八十年代中期《金融时报》的诞生以及随后的发展,而我本人,更是通过《金融时报》学习了解了许多知识,并记载了我在金融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理论研究成果。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与《金融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迄今为止我与这个良师益友已相伴同行三十载。

墨香情缘  起步于金融科技

往事并不如烟,与《金融时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99年,我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工作,我注意到当时由《金融时报》、《中国金融》、《科技日报》等全国八家报刊联合举办的“我看金融电子化”有奖征文。基于我长期从事货币信贷工作实践的思考以及对金融科技的兴趣,我撰写了《试论建立银行间企业经济数据库电子管理系统》一文,投稿《金融时报》参与征文活动。该文章立足业务实践中发现企业借贷对征信需求的思考,阐述了建立银行间企业经济数据库的重要意义,提出“通过建立银行间企业经济数据库电子管理系统,加强对金融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是改变目前我国银行电子系统建设各自为战的局面,避免信息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增强信息的共享性,提高信贷管理的工作水平和效率的迫切需要,也是银行现代化管理的一次技术性革命”的观点。我只是当作一次尝试,文章投出后并未期待是否获奖。征文评选揭晓后,我方知道此文获得最高奖项一等奖,奖品是一台电脑,这在当时是价格不菲的。由于当时到北京出差机会不多,迟迟都没去领奖品。直到时任中国金融出版社总编李守荣到广州出差时问我为何没去领奖品。最后,这台电脑还是委托出差北京的分行同事帮我领回来的。这应该是我的名字首次出现在《金融时报》版面上。我还记得《中国金融》杂志亦将我这篇文章全文刊载在当年第五期的“金融科技”专栏上。回顾历史,二十多年前,人民银行主管的报刊就已经开始使用“金融科技”这一概念。而直到2016年,“FinTech”(即金融科技)才成了国内外金融业大热的词汇。

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不论我在地方分支行工作还是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再到人民银行总行工作,我分管或联系的专业一直都是科技部门或信息中心,乃至我退休后转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我的工作也始终没有脱离金融科技这一领域。可以说,金融科技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伴随了我在金融领域的成长。

时过境迁  中国金融科技迅速崛起

说到金融科技,我为其在促进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深感自豪。

从历史上看,冶炼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货币流通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向货币流通转变,从而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规模和便利性;电报、电话等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金融跨期、跨地域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幅提升;而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已经先后经历了金融电子化和金融信息化的阶段,目前在向移动化、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中迅速发展壮大,在许多方面跃入国际先进行列,除了得益于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和政策红利的支持,新兴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亦是关键因素。

时光如水,报纸为证。30年来,《金融时报》始终与中国金融业同呼吸、共命运、同发展、共成长,传递着中国金融业最前沿声音。其中,金融科技领域的新动态、新思潮,始终是我关注的热点。30年来,或许报页已泛黄,但墨香依旧,《金融时报》记录的中国金融科技历史进程,依然清晰可见。

在金融电子化阶段,1993年,人民银行牵头研发支付系统(CNAPS)揭开了建设国内现代化支付清算渠道的序幕,“金卡工程”的启动初步实现了试点城市和区域内银行卡业务跨行联合和设备资源共享。

在金融信息化阶段,2000年,工商银行率先完成系统大集中;2002年,中国银联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银行卡实现了互联互通;同年,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国联网运行;2006年,个人征信系统正式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全国性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基本建成。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金融业也在加快新兴技术探索和应用的步伐。2011年,中国银行“IT蓝图”项目成功投产,人民银行牵头启动银行卡从磁条向芯片的迁移;2013年,人民银行完成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切换;2016年,银行卡芯片化全面完成,标志着我国基于金融IC卡的移动金融运用跨入崭新的阶段。

此外,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等各行业也积极促进网络、技术和场景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互联网企业则依托数据和技术优势跨界进入金融领域,在移动支付、消费金融等业务领域发展迅速。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新一代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民群众的小额支付,这些工具与银行卡闪付功能的启用,显著地降低了中国社会现金使用的比重。时至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在技术研发、账户联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开启了良性竞合、共建生态的金融科技发展新阶段。

笔著春秋  做中国金融发展的瞭望哨

墨绘江山,笔著春秋。作为《金融时报》一名忠实的读者,我目睹、经历了《金融时报》从创刊到现在的发展,感受到《金融时报》与时俱进的脉动,在政策上、业务上、学术交流方面,这个平台开拓了我的视野,指导了我的工作,也让我紧跟时代步伐,学到了很多至今都在影响着我的知识。

一张报纸,就是思想的园地。30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都始终关注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倾心致力推动金融科技发展,《金融时报》也记录了我个人一路行来,思考与探索的足迹。

2003年1月28日,我在《金融时报》刊文指出牢固树立依靠现代科技改进管理的意识。加大管理思路创新与管理手段创新的结合力度,依靠科技手段,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前台柜面业务处理系统,提高外汇局前台人员的业务处理效率,提高企业办事的便利程度;利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加大对现有各项业务统计系统的有效整合,建立与海关、银行等机构的数据联网,形成统一、规范、及时的数据信息源,提高采集系统与统计分析质量。

这以后,我陆续在《金融时报》等报刊阐述了我对金融科技思考和探索的一些观点及建议。如:

2009年3月30日提出,外汇管理部门应主动对相关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改革,加快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从根本上改善跨境直接投资管理与统计的手段,以促进投资便利化并更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直接投资项下资金跨境流动的情况。4月提出“夯实科技基础为履行人民银行职能提供支持和保障”。强调科技工作是人民银行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必须将其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去认真谋划和组织实施。

2010年5月26日提出,金融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日渐加深,金融业信息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充分认识金融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011年1月25日在《实施金融标准化战略 提升我国金融业竞争力》一文中提出,金融标准的应用在金融系统互联互通、规范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金融业技术与管理进步,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规模经济效应。

2012年8月20日提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应用的最终选择权在用户,谁的服务好谁最终才能赢得客户的支持。12月6日提出,在移动支付、移动信贷的基础上,创新移动金融服务模式和渠道,积极探索其在公共服务领域和金融服务水平薄弱地区的应用,切实拓展“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通过移动金融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2013年1月提出,金融信息与网络安全事关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应加强银行业灾备规划和建设。

2014年9月29日在《培育发展我国电子现金应用的良好生态环境》一文中提出,预期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现金将向移动终端发展,成为移动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提出,全面履行央行金融科技管理和规范职能是金融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6年3月24日提出,每一次大的金融创新都伴随着科技进步与技术变革,互联网时代对于金融改革与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互联网金融将结束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12月提出,互联网没有改变金融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应构建行之有效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2017年7月10日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才有生命力,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产生的有效金融需求,去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绝对不能搞自娱自乐式的、脱离实体经济空转的伪创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回首30年,我关于金融以及金融科技的本质、内涵、实践、监管的思考,得到了《金融时报》的爱护和鼓励,并留下了难忘的印记。然而,我在金融科技生涯中实践思考的只是很渺小的点滴,而30年来《金融时报》记载的是整个中国金融从业者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呈现的则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波澜壮阔的征程。

三十年,砥砺奋进;三十年,铸就辉煌。祝愿“而立之年”的《金融时报》,心怀责任与担当,做好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征程的“瞭望哨”,为真正发挥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贡献力量!


钟齐鸣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