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不到技术的音乐才是最高境界

 阿里山图书馆 2017-10-20
    8位作曲家,从多维度向观众展示了岭南音乐的独特魅力。

9月29日晚,广州温度31度,这天是“岭南梦·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交响作品音乐会”举办的日子。演出开始前,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胡玥早早赶往广州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交响乐厅,一边走一边习惯性地掏出外套披上,在她的印象里,由于观众少,冷气足,每每有音乐会时,自己仿佛坐在一个大冰箱里。

离开演还有近一个小时,在离音乐厅大门还有几十米的地方,胡玥被人群挡住了脚步。蜿蜒曲折的队伍,黑压压的人头,仿佛是来了什么明星大腕。晚7点,千余名观众冲入交响乐厅,十分钟后,交响乐厅全部坐满,过道上人挤人站了三列,音乐厅保安不得不紧锁大门以限制继续涌入的观众。

面对汹涌人潮,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系主任房晓敏既意外又欣喜,意外的是平日里“上座率”堪忧的音乐厅居然“人满为患”,欣喜的是,在这么多观众面前,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优秀教师们的作品将得以展示,“更多的人听到,就会有更多的人喜爱,作曲家的创作也会更有动力,这样就会是一个良性循环。”房晓敏说。   

技术应“深藏不露”
整台音乐会展现了星海音乐学院5个年龄段、三代作曲家的创作风貌。8部作品风格迥异,各有特色,从多维度向观众展示了岭南音乐的独特魅力。客家锣鼓、粤剧、广东音乐、民间狮子舞、黎族摇篮曲、戏曲打击乐等元素幻化成的“老广的味道”让摩肩接踵的观众们“大饱口福”。“这些似曾相识的声音都充满了新鲜感。观众实在太多,中场休息我都不敢起身,怕回来座位就没了。”来自隔壁华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不知道作曲的技巧,单纯觉得音乐会很好听很新鲜,这个晚上很值得。

观众的反馈令房晓敏很欣慰,在他看来,作品中,技术应“深藏不露”,让观众只听到音乐。听不到技术的音乐,是最高境界。房晓敏认为,自己创作的《辛亥之诗——为交响乐队而作》之所以被大家喜欢,原因很简单,就是好听二字。“作曲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曲子是写给谁的。我的目标受众很明确,就是给中国人、华人,给那些不懂音乐、又喜欢音乐的人写的。”在《辛亥之诗》中,横向的材料选取主要选用粤曲调式,纵向的音程关系上以四五度、二三度平行音程为主,同时较多地运用到高叠和弦。为了便于观众理解和作品效果,适当采用了三和弦来调剂渲染。音色上,以交响乐音色为主线,连接部均以锣鼓经贯穿,营造戏剧舞台的感觉。“像这样运用原生素材充当连接部,可以解决很多交响乐队,尤其是不善转调的民管乐队过场难的问题。”房晓敏说。
    
采风素材怎么用
作曲家究竟要怎么采风?采风的素材要怎么使用?对于作曲家来说恐怕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事情,陈思昂的作品《云开日出》中最出彩、最有趣的闪光之处来自于一次自己深入岭南黎族聚集地的采风。“采风时,我被一首黎族摇篮曲深深吸引。回到家开始创作时发现自己压根没有记录旋律乐谱,凭着模糊印象和感觉写了一段旋律。事后我才发现这段新的旋律和原版完全不同。”这样的转化让陈思昂开启了新的创作思路。

近20年来,罗紫艺一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理论研究以及和声、复调的教学工作中,音乐会上听到其他老师的作品,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与一线创作领域脱节了。音乐会上,他的作品《赛龙夺锦》虽然短小,但结构完整,配器玲珑丰富,整首作品显示出学院派规整精致的特点,但罗紫艺却认为呈现出来的舞台感觉离心中满意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指挥刘明表示,教师作品音乐会为像罗紫艺这样常年投身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了一次修整、提高的机会,同时对于交响乐团的学生们更是一次特殊的历练。“现在的学生,拉乐队作品习惯性地依赖录音,面对现代作品复杂的变拍,在初期排练非常辛苦,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排练,在没有录音参考的情况下吃透拿下这些作品,孩子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作曲是音乐学院的‘龙头’,能带动各个专业一起前进。”刘明说。
    
接受采访时,房晓敏表示,我们的作曲家现在不输技术,输的往往是文化底蕴,根扎得越深,树才能长得越粗壮高大。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加人生阅历,表达真情实感,作品自然会受到观众的好评。“希望未来我们作曲系开音乐会的时候,观众再不会因为音乐厅人少披上外套。”

                   文 | 董艳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