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aoK先生部分博客文章03篇

 妖城主 2017-10-20
01 定投的三大好处


定投的标准说法是定时定额投资。也就是说,咱们在一个固定的日子,投入某一基金固定的资金。例如咱们每个月的1号固定在一个基金上投资1000元,而根本不管当时这个基金的净值是在高位还是低位。


这样做的第一个好处是如果市场在高位,1000元资金买入的基金份额就少;如果市场在低位,买入的基金份额就多。这样长期平均下来,就是得到一个平均的投入成本,也就是平滑掉了市场短期的波动。


第二个好处是对于工薪阶层,可能无法一次拿出一大笔钱去投资养老,但在不影响生活标准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有部分节余投入市场。这样,定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实我认为最大的好处还是定投不用去考虑市场的情况,无须预测市场。也就是说不用在贪婪和恐惧中煎熬。投资中最忌讳的心理是“贪婪”,而绝大多数人都克服不了贪婪,结果就过于自信的认为自己可以把握股市的波动获得额外的收益,最终是获得了“额外的损失”。


定投就可以逼迫咱们克服咱们的贪婪。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非常有纪律性的投资方式,别去考虑股市的涨跌,也不要试图抓住这种涨跌。要注意严格的投资纪律性在投资上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去看很多基金的基金招募书,大家都会强调基金经理会用严格的纪律性进行投资。人都是贪婪的,没有纪律性的投资最后一定害了自己。


定投得到的是一个平均的状况,就是咱们定投这段时间的平均效应。最后的买入成本不会是最高,也不会是最低。用我的话说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最佳,但求平均”,这其实也符合“输家的游戏”的思想。


有人说定投是懒人的做法,咱们为什么不每个月都去寻找一个低点去买入呢?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定投”。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又回到预测市场的陷阱里面。要寻找低点,就不得不判断现在是不是低点,或者明天会不会更低。像2006年11月这种情况,市场持续的上涨,如果采用“自由定投”的方式,估计很难找到市场的进入点。长此以往,因为人工的干预,最后也就失去的市场平均的效应,最终失去定投最大的特性。


也经常有人问:“我想定投,请您推荐一个适合定投的基金”。那我要说,这种问法也是很不对的。定投只是投资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目的。咱们得首先选择一只基金,再来考虑是否采用定投。而基金的选择是依赖于咱们的投资期、风险承受能力等等因素,而是否定投不是选择基金的要素。


这就像我们先说要去火车站,然后再考虑是做公共汽车去,还是打的去。反过来,咱们先说定要坐公共汽车,再考虑是去火车站还是飞机场就很滑稽了,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还有朋友问什么样的基金更适合定投,是波动大的还是波动小的?我的答案是都适合。回头再看咱们前面讲的定投的三个好处,这和基金本身的特性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是无论定投激进的基金还是平稳的基金都具备这三个好处,因为即使再平稳的基金也会有波动。其实即便是货币基金,咱们也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如果这样就非常类似一个“零存整取”的储蓄。


定投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一个我非常热衷的方式。


02 定投不是万能的


我喜欢定投,支持定投,推荐定投,但定投绝对不是万能的,定投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


前段时间市场调整。有不少人说:“我从10月份定投到12月,居然还是亏得。定投一点好处都没有,是骗人的,我停止定投了。”


在单边下降的市场上,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会亏,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大行情是这样,定投不可能转亏为赢,定投绝对不是万能的。


市场越不好的时候,越是要坚持定投的时候,而不是放弃定投。这样熬到市场回暖,定投的效益就显现出来了。


在牛市行情中,定投的确不如一次性投资。但一次性投资的优势体现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能有一笔完整资金进行投资;二是,要正确判断市场。这两点对一般投资者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是定投的优势。实际上,最近我就在不停的推荐我工作中的年轻同事用定投的办法进入市场。不过,我也很反对一些宣传品上“神话”定投,似乎把定投说成一个稳赚不赔的事情。定投会带来收益,但是那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03 定投还是要适合自己


行情不好的时候,讨论定投的人比牛市显然多了不少。我一直是定投的粉丝,所以看到有更多的朋友对定投感兴趣,当然非常高兴。不过也有点感想。


虽然从技术的角度上看,波动大的基金在定投中会有好处,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熊市中坚持才是定投成败的关键。定投的最终收益取决于平均的买入成本价和最终的卖出价的差。只有在熊市中、在低价位的时候尽可能的吸收筹码,才可能降低平均买入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这是显然的事情。但不幸的是在熊市中,却看到很多朋友承受不了下跌的煎熬终止了定投。在定投最有意义的时候,却选择了放弃。这是非常让人惋惜的事情。


但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承受不了这种下跌了。或者说选择了一个过分激进的基金。定投,看起来在其过程中每次都是小量的资金进入,在低点可以买的多点。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定投,比如两、三年以后,你会发现每月的定投对总资产的贡献已经很小了。在低点多买点份额的那种愉悦心情越来越少,而更多是关注累计下来的总资产的涨跌了。


比如每个月投1000,两年下来本金就是24000。这时候咱们更关注的是这24000的本金变化,而不是增加的那区区1000了。当发现24000的本金在大幅度震荡、大幅度亏损的时候,很难不放弃继续追加新的资金,甚至还会割肉出局,前功尽弃。


所以,我坚定的认为:定投也要选择和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如果一只基金,你不想一次性购买它,我也建议你不要定投它。因为即便每个月定投的都是小量,但迟早你会持有很大数额的这种基金。如果在那个时候承受不了这个基金的波动,终止定投就意味着成本在高高的山岗上了。激进的、波动大的、风险大的不一定是适合你的基金,这是我反复讲的事情。这不仅仅对一次性投资,对定投同样如此。


我甚至支持定投债券基金,虽然很多人反对,甚至包括基金公司的宣传品。但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稳健的投资者、一个风险厌恶者,却通过定投手上持有大量的指数基金,这难道是明智的选择吗?


定投也是有波动的,定投也不是保本的,定投也是有风险的。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己风险的产品,叶公好龙的事情真的做不得。


04 我的定投观


从五年前开始投资基金,我就一直是定投的爱好者,也一直是实践者。我始终认为定投是最符合投资而不是投机概念的东西。但我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定投者,定投只是我投资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定投只是一种投资的方式,而不是投资的品种。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定投是万能的,是可以百战百胜的。只要是投资就有风险。这种风险本质上取决于投资的品种,而不是投资的方式。定投优势更多的是和其他投资方式相比而言的,比如一次性投资,或者趋势投资相比而言的。定投的核心是不依赖对市场前景的判断,而是一种机械性的,靠长期平均来解决如何买入的问题。定投一定不会得到最优异的效果,但定投也一定不会得到最糟糕的结局。这对广大业余投资者而言,能得到一个中等的投资结果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了。因为我们最大的弱点是自己的贪婪。


定投也是非常符合长期投资的理念的。市场的波动是必然的,也是没有办法预测的。这种波动只有靠长期投资来进行平滑,所以定投者也必然成为一个长期投资者。对于工薪阶级来讲,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不是靠一次两次投机而建立起来的。长期、持久才能积少成多。当然,如果你已经有很多的现金存款想进入市场,那定投不是你的选择。但对于一般的百姓,为了10年后孩子的教育,为了20年后自己的养老,在不影响现实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每个月拿出一部分收入,强迫性投资,岂不是未雨绸缪的良策? 


不过,对定投的理解也有很多误区。


首先定投不会让咱们包赚不赔。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去购买无风险的货币基金。随着市场的起伏,自己的投资市值一定会变化。如果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去赎回基金,那赔本也是正常。实际上,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最关键的是坚持定投,因为这时候才是低价收集筹码的时候。也只有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坚持定投,才可能在市场高涨的时候获得收益。其实投资正确的思想是低买高卖,而不是高买再高卖。


其次,理论上定投是波动大的品种有优势,比如小盘的指数基金,甚至杠杆型的基金。但是我认为选择定投品种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要符合你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如果这个品种的基金进行一次性购买会让你感到难受的时候,那也不要定投他。因为当你定投几年以后,你会发现,你总市值的波动已经取决于你过去的积累。很难想象一个稳健的投资人,每月定投2000到一个指数基金上,两年以后的持有接近50000元的指数基金会安安稳稳的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那时候,月增加的2000元对平衡波动已经没有大的意义了。所以,我认为定投债券基金,甚至货币基金,都不是不可以的。 


第三,定投只解决了一个买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卖出的问题。而只有卖出和买入的差价才是你的利润。还是那句话,千万不要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赎回你的基金。一定要挺住,挺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在低价的时候赎回,亏本是正常啊。


第四,定投的品种是不是必须从一而终? 我认为没有必要。定投的品种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调整。这并不和定投的原则相违背。定投的基本原则只有两个,一个是不预测市场(定时),二是强制性积少成多(定额)。至于把这个钱投入到什么方向,这取决于你的资产组合,除非你只定投一只基金。你在一个基金上定投了一段时间,又到另外一个基金上定投一段时间,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只要你清楚地知道为什么你转换的原因。


我这五年,定投一直是坚持着的,但也做过很多一次性投资。定投的品种也很多,真是从货基、债基到股基都做过。


首先,我的基本投资思想是保持股债的平衡,也就是根据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有个平衡比例,比如1:1的比例。然后根据再平衡理论,始终努力保持这个比例,也就是稳定我的风险。定投会改变这个比例,比如开始的时候,我定投股基,但当我的股基比例过高的时候,我会改定投到债券。另外在股基中,也有大盘基金和小盘基金的区别,我也有个比例,这样,也会在这些基金中平衡。但有一点,我依然是定时定额,只是投资的品种会有变化,依然是把闲钱尽量地投入市场。只是可能是股基,中小盘,也可能是债券。 


其次,除了一些必须的活期以外,基本上银行卡上是没有钱的。工资的大部分就被我先定投到货币基金中了。


其实有个观念一定要明确,无论是定投买到的基金,还是一次性申购买到的基金,都是你投资的一部分,都是你总资产的一部分,唯一不同的是投资方式不一样。但到你的账户上,它们都是一样的了,所以基于总资产配置的考虑更为重要,千万不要在心理上把这些资金分成细化的子账户,这部分是一次性买入的,那部分是定投的。这些都是你的钱。


不过,如果发了年终奖,我是不会把年终奖分成12份,慢慢地定投的,那实在很愚蠢。如果市场在高位,我会先买入货币或者债券基金,然后再考虑合适的机会进入风险高的品种。如果市场在低位,那当然是直接买入的好机会了啊。

简单的说,我现在是保持一个1:1股债比的投资组合,然后每月的收入,先定投货币基金,然后再定转进入这个组合。而具体购买的品种取决于我组合的情况,缺啥买啥。 


总之,定投只是一种投资方式,但的确是一种好的方式,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我曾经推荐过好几个月光族经过定投,变成了万元户,也没有见他们少买件衣服,少吃一顿饭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