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核武疑云(三)

 温柔开心手 2017-10-21

作者:刀口团队 / 瀚海狼山


1962年初,中印双方在边境地区大量屯兵。到1961年,印度已经知道了中国的核计划。这极大地刺激了印度核计划的发展。

1962年1月,巴巴在TIFR组建了一个正式的高压物理研究团队,专门负责研究兆巴范围内的状态平衡。这项研究对于内爆型核武器设计是必须的。阿苏蒂教授任负责人。整个工作是秘密展开的。工作进展报告直接由巴巴审阅。

大量信息都显示印度发展核武器的愿求越发强烈了。1961年1月9号,尼赫鲁说:“我们正向核武器制造阶段迈进”。几个星期后,巴巴2月2号在被问到研发制造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时回答:“我预计需要约两年的时间。”1962年9月,在巴巴的力劝下,尼赫鲁通过了修订的原子能法案。该项法案规定中央政府严格控制所有核能相关决议并进一步加强了计划的保密性。这个法案还很明确地将原子能及其控制和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却几乎没有提到民用方面的问题。

1962年10月到11月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度败北。这让印度感到十分耻辱。1962年11月,人民同盟(印度人民党前身)正式向印度国会提交了核武器发展议案。巴巴清楚地知道中国会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核试验,估计12个月到18月之内就进行。于是他也秘密地展开了追赶中国核计划的计划,并力荐尼赫鲁授权在中印边境的拉达克组织一次核试验。可惜尼赫鲁已经被中国人打的彻底忧郁了!

1964年5月27号,尼赫鲁去世。6月2日,夏斯特里接任总理。不过,他是一位甘地主义者,强烈地反对核武器计划。印度认为中国很可能在那年夏天或秋天进行一次核试验。

于是巴巴开始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讲以获取公众支持,并对当时政府施加了更大的政治压力。10月4号,巴巴公开重申了自己的预估:印度可以在做出决定18个月内制造出核弹。

1964年10月16日发布的美国情报评估认为印度可以在1到3年的时间内制造出核弹。不过印度当时主要的核设施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很多困难。Cirus在进入临界状态后操作还不规律。印度还不能提供达到纯度要求的核燃料棒。

直到1963年10月16日,Cirus才达到了全功率。同时,“凤凰”工厂在1964年中从Cirus获取泛燃料时的运转也很不可靠,远远达不到额定功率。1965年1月22号,“凤凰”工厂正式交付使用。但是几年时间它只生产出了很少量的钚。这让印度直到1969年才获取到了供应一枚核装置所需要的钚。

1964年10月16日,预期已久的中国核试验终于发生了。最初,夏斯特里还反复重申印度不要走同样的路。不过1964年10月24日,巴巴在广播中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说,称:“拥有足够多核武器的国家就具备了吓阻更强大国家的能力。”他还进一步引用美国AEC对“犁头”核试验(和平核爆炸)中核装置的成本预算来说明这样的武器十分廉价——一个10千吨的设备造价35万美元,20 千吨的造价是60万美元。通过这些数据,他估计制造约50枚核弹的花费不会超过两千万美元。

制造50枚两百万吨的氢弹大概只需要3千万美元。巴巴应该不会不知道,这样的预算对于当时的印度来说还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不过即使这样巴巴预计的成本也要远远低于研制生产所需要的实际成本。美国“犁头”的成本计算是基于设备制造的边际成本,不包括制造数万枚核弹的大规模工业体系建设所消耗的数百亿美元。即使如此,美国“犁头”计划的鼓吹者对计划的成本预算也存在有严重问题。

这个预算没有包括所有那些工业基础设施的使用成本。而且还忽略了核武投送系统的研发制造成本,还要远远大于核弹本身的制造成本。巴巴的言论激起了对印度发展核计划需求的讨论,同时破坏了国大党内部对夏斯特里和他的“无核武器”政策的支持。随着巴巴前台和幕后的不断努力,夏斯特里最后发现自己再也抵挡不住了。巴巴高大上的公众形象以及核信息的不公开,让当时几乎没有科学有效的声音来制衡巴巴的核言论。

1964年11月22和23日两天的国会辩论显示,国大党内支持核武器计划的人占到了绝大多数。11月27号,核武器计划最积极的支持力量,人民同盟在国会里发起了一次号召核武器制造的运动。这个倡议在口头表决中就被否决了。不过戏剧性的事情在表决后发生了,夏斯特里的立场突然发生了重要转变。他称,刚刚和巴巴进行了会晤,巴巴只是想发展工程用和平核装置。他已经和巴巴在制造核装置上达成了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夏斯特里批准了核爆炸装置的研发。

在核不扩散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和平核爆炸装置和核弹的唯一区别就是有没有尾翼。巴巴当然也知道——事实上他过去在公开场合也说过,本质上,所谓的和平核爆炸装置和核弹武器是没有区别的。他成功地说服了夏斯特里支持他们的研发。而夏斯特里也成功说服巴巴要“含蓄”地发展核计划。当时,印度很容易因公开的核武器计划而遭到制裁,因此PNE(和平爆炸核装置)计划是唯一一条公开发展核武器的路径。

不过直到1998年5月11日Shakti第二轮核试验开始时,印度才公开承认了计划获取核武器的目的。之前从第一次核试验开始一直都使用虚构的“PNE”进行掩饰。

尽管在核辩论中一再强调自立的国家主义,夏斯特里和巴巴在和解后的首轮行动还是寻求外界援助。12月,夏斯特里公开较为含糊地呼吁现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要给以某种程度上的核保护。夏斯特里从来没有清楚地定义或梳理过支持这个建议的理由。因此几个月后,该建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早在1964年2月,巴巴访问华盛顿时就曾向副国务卿鲍尔暗示想要美国协助印度制造核爆炸装置。鲍尔称:“巴巴博士表示如果印度全力以赴就可以在18个月内制造出一个核装置;如果有美国提供了设计图那么就可以在6个月内制造出来。”

1964年3月份的美国报道显示,印度要求美国提供一个“犁头”装置。4月,美国AEC负责人格伦.西博格称,巴巴问到了美国是否能提供中等量用于研发的钚。有趣的是,在中国核试验后,美国许多官员和机构也愿意向印度提供“犁头”装置、技术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提供核武器。

1964年11月,美国AEC开始讨论和印度合作进行一个“犁头”计划。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麦克诺顿拟定了一份印度军队核武器使用培训以及危机时期向印度投送的核储备的计划书。此时正是美国政策的转折期。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尽管依然很关注核不扩散,但显然美国还是间接地提倡和平利用核能并加强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防力量。

不过1965年1月21号发生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核扩散吉尔帕特里克委员会向约翰逊总统递交了一份报告,表现出了强硬的核不扩散立场,从而确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核不扩散的主流趋势。

1965年4月,夏斯特里正式批准巴巴开始核爆炸装置的研发。4月5号,巴巴组建了核爆炸设计组SNEPP(和平核爆炸装置研究),开始了研究计划。巴巴任命拉贾.拉曼纳具体负责这个组的研究工作。那个春天,巴巴还会见了一个很有才华的学生莫西。莫西在法国萨克雷核实验室接受过培训。巴巴告诉莫西,夏斯特里已经批准了一个核试验计划,自己也正在选定试验地点。巴巴要求莫西收集法国方面的有用信息,特别是用于第一代中子点火器的钚技术。同时为了校准核试验监控中要使用的测震仪,截至1965年中研究小组使用大量高性能炸药进行了大量试验。

印度对核计划异乎寻常的兴趣,引起了巴基斯坦的极大关注。1964年秋到1965年中期的报告显示,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以及外交部长阿里.布托(后来担任总统)都十分关注印度核计划。3月份,两人在北京与中国总理进行了会晤,这次会晤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成果,加强了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

1965年中,布托对印度获取核武器发表了一份著名评论——“我们必须艰苦奋斗以制造或购买我们自己的核弹”。在布托后来的任期内,巴基斯坦核计划的基础构建起来了。1965年,印巴之间长达30年核对峙的种子,就此埋下。(未完待续)


若喜欢本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