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昊律师 (国内著名私人财富管理律师) 导读要说今年的大事件,CRS绝对算一个。尤其是自从6月份多家银行相继公布《关于实施存量个人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公告,这意味着众多金融机构都将着手启动对非居民金融账户的摸排工作。 并且截止到10月12日,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开始安排摸查时间表。 而且根据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国版CRS《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表示:除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合伙企业,也被视为金融机构,需要履行尽职调查和信息报送义务。 看来中国的启动在全球排名都算靠前的,很多国家与地区甚至还在筹备状态。但如果你要认为这一次所排查的“非居民”和自己没有关系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非居民”虽然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或企业,但并非完全指的是“外国人”。 根据我国税法,中国税收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因此‘非居民’并不完全指的外国人。此前为避税持有外国护照或者在海外开设壳公司的人均有可能属于此范畴。 而且,这一次的启动务必会刺激到其他国家与地区,毕竟强强联手才是CRS本身的寓意。为了世界税务的和平,为了国家间共同的赤字发展,少不了互相通气。尤其还是全球范围合法的信息交换,很多国家与地区都会非常高兴。 不过,即便现在的局面有一种迫在眉睫的紧凑感,但很多人其实还并未真正了解到自己与CRS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关系,简直是一锅蚂蚁乱窜。认为自己规划的应当史无前例的严谨,甚至有些是明确告知不会被收税的保险金。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管是中国版CRS还是全球认定的CRS,虽然是与税务相关,但重点却也在很多高净值人士隐藏的资产。毕竟要现有不合法藏起来的资产,才能对此进行惩罚收回应缴纳的税务。 |
|
来自: yh18 > 《2017经济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