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剂量古今如何换算

 虎蛋儿的图书馆 2017-10-21


对于经方的学习,剂量换算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经方已历千年,汉以后的两千年来,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晋朝到唐至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g增至600g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由此造成经方剂量的古今换算一直存不同观点,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而班固《汉书·律历志》明确指出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铢一百黍,后世虽有质疑,但大多没有明确纠正,此说实为后《伤寒论》药物量之肇始;明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而与之同时代的张景岳则说:“古之一两为六钱”,二者剂量估算相差竟有六倍;清代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也有考证认为《伤寒论》的“两”应与东汉的“两”分开研究,认为仲景沿用伊尹《汤液经》的计量标准,一两约为10g……,凡此种种,加之经方版本不同,各家运用经方心得各异,以至历代多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慨叹。

目前流行的经方剂量换算大致有三:

一是源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言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也自明清以来,此说盛行,成官制换成现代计量单位,即汉制一两相当于今3g目前很多教材即遵此说2016年版贾波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即遵此说,明确说明“宋以前一两折算为3g,宋以后一两折算为30g”,书中经方剂量即按照一两=3g换算。

     二是源自唐《新修本草》中所言:古秤皆复,今南秤是也。晋称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耳”。认为东汉时药秤是普通秤的二分之一,1959年出版的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伤寒论语译得出一两约合6969g;朱文惠等也持此说,云仲景在度量衡上,药物用小秤,煎液用今秤(大秤)”认为一两约合78g。

三是柯雪帆等根据大量出土的秦汉铁权及现在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实测结果,东汉一两约为15g,一升为200ml,一合为20ml著名《伤寒论》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亦循此观点,并对经方各种剂量单位标出古今换算。

经方剂量究竟如何?

这就要弄清仲景身处时代的度量衡,东汉重量测量主要依据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等于235.8g,最重的1斤等于270g,多数为250g馆藏汉东汉末年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约公元150-219年秦汉衡制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g,一斤为249.7g,约等于250g,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一说此为14斤权,如此则一斤当为214g,对应一两为13.36g,本文仍采信秦汉通行之12斤权)。

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据上可得测得仲景时汉代的1斤=250g,1两=15.6g。

《汉书·律历》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通过文物考察得知:汉=10ml;=20ml,升=200ml,=2000ml,斛等于20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基本符合现在的用量。

 

《汉书·律历志》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十分为寸,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国家计量总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对十四把出土的汉尺进行了测量,得知:汉=231~235mm,一般以230mm为准。=23mm。

 目前尚无史料证明东汉仲景时期存在独立的医药度量衡系统,如当时医药界采用不同于官制的度量衡系统,而仲景及王叔和都未对剂量换算加以说明则非常不可思议,毕竟药物剂量事关生死,因此基本可以认定经方也同样遵循当时的法定度量衡系统,如此则大致换算(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一斤=250g;一=15g;一铢=0.65g=20000ml=2000ml;=200ml;=20ml;龠(yue)=10毫升方寸匕=金石类2.74g、药末约2g、草木类药末约1g;一钱匕=半方寸匕=一刀圭=1.5g。吴茱萸一升50g;五味子一升60g;半夏一升110g;附子大者30g;附子中者15g;乌头枚小者3g;野生乌头枚大者5g;杏仁4g;栀子枚平均15g;瓜蒌中等45g;枳实枚约18g;石膏鸡蛋大枚约60g;厚朴中等厚20g;竹叶一握约12g;百合一枚30g;桃仁30g等。

     仲景先师经方煎法基本是不论几服(剂)皆一次煎煮后分服,因此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剂量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二是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30g、15g、28g,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一次即汗,则不需再服,那么一剂量就是:15g、10g、5g、9g。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应折算一剂量为:15g、15g、15g、10g、4枚。

经方实际使用中的剂量权衡:

实际运用经方时,按照一两15g计算,经方剂量远远大于国家规范教材《方剂学》标识的剂量,也与《中国药典》的标识相去甚远,医家在临床施治时难免有所顾虑本人初踏临床时即战战兢兢,用药按所学规制不敢稍加逾越,虽无错漏,但也显效寥寥,后终决定循经方本意施治,始觉豁然开朗,仲景先师之经方果如前人所言药简、力专、效宏”,外感杂病常一两剂而显效。正如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中所言:“今人用古方多不效者何也?不知古人之意尔,如仲景治胸痹,心中痞满,逆气抢心,用治(理)中汤:人参、术、干姜、甘草四物,共一十二两,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以知为度;或作丸,须鸡子黄大,皆奇效。今人以一丸如杨梅许服之,病既不去,乃曰药不神。非药之罪,用药者之罪也。”

     个人认为在实际使用经方时,不可过于拘泥,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证制宜一是经方剂量并非一成不变,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四逆汤都有强人、羸人用量不同二是相同的病证,根据病邪的盛衰强弱也有不同,如小承气汤的服法:“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即根据用药之后的正邪盛衰变化调整用量;三是经方量小则效微,但也不可一味重剂,中药的药效和剂量一样也不是线性关系,一旦超过一定剂量,药效将趋于稳定,相反毒副作用却逐渐增强。因此具体用药剂量需针对患者具体的病证转变权衡增减

     二、遵方本意:一是有是证用是方,经方显效的前提是用对证,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患者主证;二是宁增药勿减药,经方配伍严谨,轻易不宜减药味;三是尽量保持剂量比例,经方改变了药量比,其作用也常发生了改变,如: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均为三两,若将桂枝的用量加大到五两,则为桂枝加桂汤,具有温补心阳、降逆平冲的作用,若将芍药的用量加倍,则成为桂枝加芍药汤,用来治疗脾经受邪,气血不和而致的腹满时痛。

     三、综合考虑:现在的医疗机构中药材来源渠道繁多,优者精选精制,劣者形同柴枝,品相差别较大,因此在拟方之前最好先去药房了解其中药品质再确定方药剂量;不同的煎煮方法,对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也有不同,如现在常用的翻煲合服的煎服法就比仲景先师采用的方法析出比例为高;在拟方定量时,还须考虑不同地区、季节、气候的影响。医家在决定最终拟方时,这些因素亦应综合斟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