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太极拳的“转腰”,他说的太透彻了!

 逸心茶舍 2017-10-21

(一)常见的不符合太极拳特性的“转腰”法

现代很多太极拳书籍和太极拳前辈都说太极拳的所有动作均是由“转腰”所引起的,许多练太极拳者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现在太极拳界中不同群体的人具体如何“转腰”却是不同的。这就反映现代太极拳界中的不同群体对于“转腰”是有不同具体概念的。其中有许多人是将太极拳的“转腰”理解为是以腰脊为轴转动躯体,理论上的权威根据主要就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腰似车轴”这一句话。这种“转腰”,具体地说,当一侧肩胯以脊骨为轴向后转的同时,另一侧肩胯则是以脊骨为轴向前转的。例如揽雀尾左掤的右手提至与肩同高与左手形成抱球时,右肩胯是以脊骨为轴向后转的,同时左肩胯则是以脊骨为轴向前转的。又例如左搂膝拗步转右搂膝拗步,在右手边引进边向右后捋、左手向右前摆时,右肩胯是以脊骨为轴向后转的,同时,左肩胯则是以脊骨为轴向前转的。于是在一套拳中,身体就象是五、六十年代之前可以见到的货郎鼓,不断地以脊骨为轴转来转去,不同的只是各人转动的幅度大小而已。这种“转腰”,在各地公园晨练太极拳的人群中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视频与音像制品中常见的。但是应该认识到这种“转腰”法是不符合太极拳特性的,或者说,这种“转腰”法就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其一、这种货郎鼓似的“转腰”不可能促成和引起太极拳的诸多不用力的手脚动作;其二、也不符合太极拳特殊武术要求,尤其是不可能有“沾粘连随引进落空”的效果。因为在武术搏斗中,当别人无论是从正面、反面、侧面攻击自己,自己身躯的中轴都是被攻击的主要目标部位。如果自己身躯的中轴被对方攻击力量的方向线穿过并且身体的重心垂线也被攻击到了,对方的攻击就可能会成功。但是,这种以脊骨为轴转动身体的“转腰”法,不论如何转动,身躯的中轴部位始终还是在原处;另外,这样的“转腰”法,实际上身体的重心垂线往往就是在身躯的中轴部位。那么,当对方攻击自己,往往自己身躯的中轴部位被攻击到时,重心垂线也就被攻击到了,自己就必然与对方发生顶抗,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的力量大于自己,对方的攻击就必然成功。由此可见这种货郎鼓似的“转腰”是不可能实现太极拳之“沾粘连随”的,更谈不上太极拳之“引进落空”了,所谓“以弱胜强”更是无从谈起的了。而且这种“转腰”,一侧肩胯的外侧必然朝向了与更接近前方的攻击者,自己明显形成了“背势”,往往给了对方的可乘之机与攻击的更为便利。由于这些弊端,这种货郎鼓似的“转腰”自然应该认为是不符合太极拳特性的,或者说对于太极拳而言是错误的了。

(二)太极拳的“转腰”法

由以上分析可知:自己身躯的中轴部位是他人攻击首当其冲的部位,只有“转腰”可以使得自己身躯的中轴部位“随人而动”,与对方的攻击不发生顶抗,就象是水上的葫芦,既有一定浮力般的阻力,又没有支撑性的顶抗阻力,使得对方“终不得力”,概括地说就是能够实现“沾粘连随”,这样的“转腰”才是符合太极拳特性的。那么,太极拳这样的的“转腰”法应该是怎样的呢?总结许多太极拳老前辈的技艺与我的体悟,仅从“沾粘连随”出发,应该认为太极拳的“转腰”法最基本的特性有四个:①身体以某一胯为轴转动,②身体转动以腰为力点,③转动轴之胯也可移动,④身体呈弧形兜圈般的转动。具体简要陈述于下:

①以某一胯为轴:

“以某一胯为轴”,就是身体的转动以某一胯关节(髋关节)作为支点。这样,身体就可象是一般房屋之轴在一侧的门,别人推其身体的中轴部位,就会象是推一扇虚掩之门的中间部位,如果推门者站着不动用力前倾着推,这扇门所推的部位不仅向后移动,而且同时向旁边移动而渐渐离开了推门者所用之力的方向,推门者往往会因为用力落空失去站立平衡而往前跌倒。太极拳“沾粘连随”之“引进落空”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具体举例说,揽雀尾左掤抱球时的转身,模拟的是右手腕部往上承接住前方攻击者的手而借对方之力,自己随之而动的向右转身,此时自己的中轴部位位于对方攻击之力的方向线上。如果自己是以脊骨为轴转身,从而自己的左右半个身躯都各前后转动,自己的中轴部位仍在原处,而且左肩胯外侧转向正对前方敌人还更靠近对方从而形成了背势。因此自己的右肩胯是不能以脊骨为轴向后转动的,而是必需以左胯为轴向后向右转动整个身躯(一般称为“右转身”),从而左肩胯外侧始终不靠近和不暴露给前方攻击者,与其接触的右臂也始终不与其发生顶抗而可以形成借人之力、引进落空的捋。左搂膝拗步转右搂膝拗步开始时的转身,模拟的是右手臂往前承接住前方攻击者的手,同时左小臂贴附在对方的右臂外侧,然后借对方攻击之力随之而动地向右转身,所模拟的对方攻击开始时,自己的中轴部位是位于对方攻击之力的方向线上的,因此自己也不能以脊骨为轴转身,不然自己的中轴部位也仍在对方攻击之力的方向线上,而且左肩胯外侧还转向正对前方敌人并更靠近对方而形成背势,因此右肩胯必需以左胯为轴向后向左转动整个身躯(即“右转身”),从而左肩胯外侧始终不靠近和不暴露给前方的攻击者,自己与其相接触的左、右臂也始终不与其发生顶抗而可以形成借人之力、引进落空的捋。这样的转身从另一角度说,从转身前两胯的外侧缘与胸骨中点各作一条与前后方向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那么转身后,左肩胯的外侧缘不会离开原来的这条直线而移向这条直线的右边去,或者还会略移向这条直线的左边去,而胸骨中点与右肩胯外侧缘随着转身向后移的同时还都会渐渐移向原来直线的左边去,这就避免了以腰脊为轴转动躯体而使得自己身躯的中轴部位与重心垂线部位合一始终处于对方攻击的正中、并且一肩胯外侧暴露给前方敌人形成背势与对方顶抗的弊病,也具有了可能使得对方攻击落空的效果。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之“放即是收,收即是放”反映了“沾粘连随”在太极拳中是无处不存在的,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尤其是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姿势是随时可以发生攻击作用的。而“以某一胯为轴”转动身体正是“沾粘连随”所必需的。因此,“以某一胯为轴转动身体”是太极拳“转腰”的特性之一。

②以腰为力点:

太极拳“沾粘连随”的特点是“不先不后”地“随人而动”,从而“沾粘连随”与敌人直接接触的手臂能够象水上葫芦那样既有浮力般的阻力又没有支撑性顶抗的阻力,从而身躯最大限度不接受对方攻击的力量。这种“以某一胯为轴”的转动身躯为了保证这样的效果,自己的两胯就必需是象浮置似的放松,从而可以象润滑的轴承那样借人之力灵活地被动而动;而为了被动而动更灵活,太极拳的转腰还必需由自己所控制的由脚而起的“四两”之劲力发生恰到好处的主动的促进作用。但是,这“四两”劲力不能作用在作为转动轴的这一胯。因为如果这样,就是杠杆的力点与支点相重合了,对身躯的转动,“四两”的小劲力必然不够,要能起到促使身躯转动,主动的劲力就必然会较大,或者说身躯转动的主动成分就必然较大,这样就很难合拍地“不先不后”地灵活地“随人而动”,身躯就很可能会接受到对方攻击的力量。而且,胯对转身发生力点作用,这一胯就很难放松,这一胯的“随人而动”的灵活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见促使身躯转动的劲力是不能作用在作为转动轴这一胯的,不然就是错误的。但是,“四两”之劲力也不能作用在不是转动轴的这一胯,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杠杆的力点与阻力点几乎相重合了,“四两”之劲力对身躯转动的作用就必然较大,身躯转动的主动成分也较大,身躯也必然很难合拍地“不先不后”地、灵活地“随人而动”而很可能会接受到对方攻击的力量。既然如此,太极拳的身体转动,这由脚而起的力量应该作用在哪里呢?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中的“主宰于腰”、“气如车轮,腰似车轴”、“腰为纛”、“命意源头在腰隙”等已经作出了回答。那就是这由脚而起的“四两”力量必须先作用于腰脊,再由腰脊作用于躯体至胯。所谓“主宰于腰”,是说太极拳全身肢体的动作虽然都是由两胯的动作所引起的,而两胯的动作又是腰脊的作用所引起的,因此,“腰”就成了全身肢体“主宰”性的枢纽了。“主宰于腰”显然就是这样的意思。“腰为纛”、“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是这样的意思。古代的“纛”是指军队中的大旗,是大本营的标志。但在“腰为纛”这一句中,“纛”不是指大旗,而是与古代的“土木”借代指建筑工程、“帆”借代指舟船一样,是借代指军队出发与集结的大本营,也是枢纽的意思。而“命意源头在腰隙”中的所谓“命意”,按现代语言,是指中枢神经所支配的神经反应。所以这两句话都是说腰脊为全身肢体动作的中枢、都是“主宰于腰”的不同说法而已。“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是“主宰于腰”等更具体的说法。这“气”指的是包括“劲”的大小不同的传递性的人体力量。因此,“腰似车轴”正确的理解是不能撇开“气如车轮”的。显然“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不是指腰脊为人体转动的轴,而是指腰脊为人体传递性力量运行的中枢,或者说腰脊是躯体运动的力源;就腰脊支配传递性力量而言,就象是车轴支配车轮一样。躯体运动的力源显然不等于躯体运动的轴,这就象杠杠的力点不等于支点一样。将“腰似车轴”理解成腰脊为躯体的转动轴显然是属于断章取义的牵强附会。所以,太极拳的转身虽然几乎都是以一胯为轴的,但胯不是动力的所在处。具体举例说,揽雀尾左掤抱球时的转身、左搂膝拗步转右搂膝拗步开始时的转身,虽然躯体的转动轴都是左胯,但左或右胯都不能作为力点,对身体转动发生力量作用的必须是腰脊,两胯(也就是两髋关节)都是必须不用力的,这是两胯能够象浮置似放松、灵活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腰脊作为身躯转动的力源”也是太极拳“转腰”的特性之一。

③转动轴的胯也可移动

任何武术的攻击都可分为单手与双手。双手攻击者其两手外侧的宽度往往可以控制被攻击者整个胸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被攻击者作为转动轴的这一胯始终在原来的空间位置不动,那么,这一胯的肩与胸胁就始终处在对方攻击的范围之内,这一胯的肩与胸胁也必然会与对方发生顶抗。由此可见,对于太极拳而言,转身时作为转动轴之胯如果总是在与身体前后移动线平行的原来的直线中,那还是不够的,必需在不少情况下,作为转动轴的这一胯也是应该有向外侧横向的移动。具体举例说,揽雀尾左掤抱球时的转身、左搂膝拗步转右搂膝拗步开始时的转身,左肩胯都可能是有向外侧略微移动的。这样,这种转身如果有必要足够大,原来身躯位置的空间就会全部成为前方攻击者的扑空之处,这正是太极拳技艺在某些情况下所需要的。而即使原来身躯位置的空间没有全部成为前方攻击者的扑空之处而实现了“借人之力、引进落空”捋的效果,这种转身也是这种捋的良好条件。由此可见“身体转动轴之胯可移动”也是太极拳“转腰”的特性之一。

④身体呈弧形兜圈般的转动

太极拳的往后转身,不论转动轴之胯是否有往外侧移动还是没有往外侧移动,这种转身都不是呈平板的,而是呈兜圈般弧形的。这种弧形移动就象是有一个贴附着自己胸腹部的水平的圆盘向自己移压过来,为了自己胸腹部不受到这圆盘的压迫,胸腹部又不能完全离开这圆盘,就需要胸腹部贴着这圆盘的圆周往后又往旁的弧形兜圈般的移动,这种弧形移动其实又属于身体的转动。这就是说太极拳以一侧胯为轴的往后转身,不是非转动轴之胯领先身体呈平板的转动,而是耻骨联合上缘某胯内侧的腹股沟上的小腹部领先转动,感觉上就象是某侧小腹部先变成为向后凹的弧形,然后这弧形扩大或移动,同时以转动轴之胯为支点转动身体,非转动轴之胯倒是最后被后凹的小腹拖着转动的,就象是橡皮膜风轮被风吹着的转动。这样的转身,腹股沟上的小腹部如同有一个圆球从一胯内侧滚压向另一侧,从而造成整个腰胯的转动。或者说这种往后转身的感觉是小腹某内侧先往内往后收吸,然后收吸依次往另一侧延伸,最后非转动轴之胯才被收吸拖着往后转动。必须明白这种收吸的感觉不是意念活动所引起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神经反应与躯体活动,但这种收吸也仅仅是在腹部,背臀部是几乎没有变化的。当然,这种转身开始锻炼阶段需要有意识地体验,形体也可以有明显的变化;但体验是为了形成不需要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而不是总是保持这种体验;就是说一旦这种转身形成了条件反射,体验将淡化消除。而且,明显的形体变化也要消除。这种转身如果转动轴之胯有往外侧的移动,那么,转身其实也是转动轴之胯领先的绕平圆圈的弧形移动。太极拳的“沾粘连随”,肢体首先的“随人而动”是在对方攻击的着力部位,而身躯手臂等形体“随人而动”首先就是弧形后凹的反应。这样的弧形后凹,对于前方的攻击者而言,太极拳功夫高者甚至没有大的动态,身躯与手臂会起到锅底形的弧形滑坡之捋的效果,对方往往会由于其自己用力而被弧形外捋。这样,太极拳功夫高者使得前方攻击者落空就不必自己的身躯移开原来的空间位置了。可见这种弧形转身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一个技法。具体举例说,揽雀尾左掤抱球,右手小臂是模拟向上移动其手腕外侧与对方攻击之手相接触,所以首先是右侧腹股沟内侧向后凹吸,这向后凹吸依次向左延伸,就象有一个球从右向左滚压,引起身躯似乎贴着一个水平圆盘以左胯领先向左弧形移动,身躯移动与向后凹吸延伸的方向一致;这身躯移动又是以左胯为轴身躯右后转;右侧腹股沟内侧向后凹吸则又引起两股力量,一股水平弧形向左胯伸展、另一股斜向上向右手臂伸展膨开,就象花朵开放那样,从而形成揽雀尾左掤略微右侧身和右臂的向外向上提起。左搂膝拗步转右搂膝拗步开始时的转身,右手小臂是模拟与对方向自己身躯中间攻击的手相接触,所以可以首先是左侧腹股沟内侧向后凹吸,这向后凹吸依次向右延伸,就象有一个球从腰胯左内侧向右滚压,从而引起最先向后凹吸的左侧腹股沟内侧两股力量一股向右伸展带动右手臂弧形地向内再向右后捋,另一股向左伸展带动左手臂弧形右摆,同时造成身躯以左胯领先向左弧形移动和身躯右侧以左胯为轴向后向左转(右转身),身躯向左弧形移动与向后凹吸的方向相反。从而能够起到“引进落空”的效果。如果转身不是这样兜圈般弧形的而是平板的,那么,上述这些效果就必定是难以出现的。

由上述可见这四种特点协调形成的“转腰”法是太极拳不可或缺所必需要的,因而是完全符合太极拳特性的。概括地说,这种“转腰”的样子与感觉犹如五、六十年代的农村中牵动小石水磨时身体的左右转动,正好用《杨氏老谱》所说的“能如水磨摧急缓”很形象地来表示。

(三)太极拳“转腰”的重要性

上述这种“能如水磨摧急缓”的“转腰”对于太极拳有很多作用。举例略述于下:

⑴引起含胸拔背带动上肢动作

太极拳的所有上肢动作都是由含胸与拔背所引起的,而这种“转腰”正是身躯中含胸与拔背的源头。如果不是这样的“转腰”,含胸拔背是难以由下而上、里开外合整体性的。太极拳的手臂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既有与转腰方向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其源头也正是这种“转腰”。如果“转腰”不是这样,而是以腰脊为轴的、或是以一胯为轴平板的,要想由转腰引起和促进上肢的动作那至少是很困难的,一般是不可能的。

⑵直接带动下肢动作

太极拳的所有下肢动作也可由这种“转腰”所引起的转胯所带动。比如单鞭转高探马,腹股沟由右到左依次收吸,左腿脚就会很自然地被提起来。如果不是这样的“转腰”, “转腰”是以腰脊为轴的、或是以一胯为轴平板的,那么,是很难有这种效果的。

⑶太极拳“不用力”、“不动手”的枢纽

由于这种“转腰”可以引起和带动上下肢的动作,这种“转腰”就成了太极拳上下肢动作的总机关,上下肢在动作中对于腰胯而言始终是被动的,就像是三节棍、九节鞭,甚至就像是鞭子,似乎完全没有了局部肌肉收缩所发生的杠杆作用了,因而是可以始终放松与不用力的。因而这种“转腰”是太极拳“不动手”的基础和保证。

⑷沉着与轻灵的保证

这种“转腰”所引起和带动的脚的提起和移动、这种“转腰”所引起身躯重心转换所造成的两脚虚实变化,可以使得站立十分稳固,移动也十分轻巧。比如倒撵猴转斜飞式,身体右转约达130度,如果是兜圈般弧形地转身,腹股沟依次由右到左收吸,就象有一个球从右胯内侧向左滚压,就能使得单腿站立很稳固,右脚就能够很轻灵地伸向西南方向。可见这种“转腰”是太极拳“沉着”与“轻灵”十分重要的保证。

⑸化解的先头

这种“能如水磨摧急缓”的“转腰”是太极拳各种化解的先头反应。比如,四正推手形成相互搭手时,有的人可以很方便地化解掉对方的推按攻击,有的人无法化解,能够化解的一个关键就是一胯内侧往内收吸为先头反应。有的人无法化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这种“转腰”的先头反应。

⑹有利于形不外露

这种“转腰”在开始锻炼时,外形的动态幅度必然较大而明显,不少人甚至还感到无法完成;但学会了以后,随着锻炼的不断深入,功夫的不断提高,这种“转腰”的动态幅度会越来越小,甚至会外不露“转腰”之形。因此,对于太极拳功夫高的人,往往发生有的人认为其不会转腰这样的事。而因为这种“转腰”的动态幅度能够很小,背势也就不易形成,从而有效保证了“沾粘连随”的成功。

这种“能如水磨摧急缓”的“转腰”对于太极拳的种种作用,可以用太极拳“主宰于腰”这一句话来概括,沪、杭等地功夫较高的太极拳前辈都是这样自觉或不自觉地转腰的,但如不经指点,外行的人又难以察觉。有的太极拳前辈因此将这种“转腰”当作了对外人的不传之秘。而从这种“转腰”对于太极拳的重要而言,如果不学会这种“转腰”, 太极拳也是难以完全入门的。因此,学练太极拳是必须明白这种“能如水磨摧急缓”之“转腰”法的。




美国学者:太极拳作为心脏康复运动具有可行性

【珍贵视频】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一场太极拳比武,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俊男美女,新生代太极影星,演绎“生生世世”见太极

【独家视频】太极沧海,英雄依旧,太极“梦之队”这段表演看哭了许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