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初这事够奇葩:有位大臣因奏章太长被朱元璋当庭打了二十大板

 铁血老枪 2017-10-21

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十六位皇帝之外,留名后世的大臣也人物众多,后世多是通过这些人的功过、影响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当然也有奇葩的,让人们通过他的特殊事例记下了名字。明初的大臣茹太素当属此类。

《明史》里对他的记载算是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仍让人忍俊不止。

茹太素是明代中书省晋宁路泽州人,也就是今山西晋城泽州人。在洪武年间官至户部尚书。他很有富责任心和原则性,忠君、爱国,《明史》评价他“以平允称”,“抗直不屈”。

正是这位茹太素,弄出一段因写废话连篇“万言奏章”,把朱元璋听烦了,被当朝命人用板子痛打一顿的笑话。

明初这事够奇葩:有位大臣因奏章太长被朱元璋当庭打了二十大板

(茹太素画像)

古代封建帝王时期,在朝中做事的京官,每天必须按时参加早朝,到宫里朝拜皇帝。皇帝都是在早朝大殿上听奏章、发旨令,与大臣商议咨询大事。早朝完毕,大臣再回到各自衙门去理事。

史料介绍,茹太素于洪武三年乡试中举,任监察御史。洪武六年,改任四川按察使,洪武七年五月成为刑部侍郎,后任刑部主事。

茹太素自幼读的书不少,文笔不错,就是表述什么事时比较啰嗦。他上奏章动则就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每次朱元璋看他的奏章,都显得很不耐烦。

洪武八年(1376 年)十二月的一次早朝,朱元璋坐在皇宫奉天殿龙椅上满脸怒气,排列两旁的文武大臣也人人低头不语。肃静的大殿里只能听到从殿外不时传来拍打和痛叫声。原来这是朱元璋正在命人杖责一名大臣。挨打的人,正是刑部侍郎茹太素。

茹太素为何遭当朝挨打,说来颇为可笑,原因竟然是提奏了一份文字冗长的奏章。

在朱元璋主政的洪武八年前后,全国各地接连发生了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民间传说太白星已在白天出现在空中。朱元璋认为这是玉皇大帝对他的警告,便特意下了一道诏令,让朝臣和百姓上书议论朝廷政策的得失,以便改正。

刑部侍郎茹太素为人耿直,他闻讯便不顾忌讳,专门写了含有五点建议的奏章。按说,遵照皇帝的要求上书提建议,并无过错。只是茹太素竟然就此写了一万七千多字。

这天早期,茹太素毕恭毕敬把奏折呈了上去。朱元璋接到手中一看,又是厚厚一本。就直皱眉头,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他多次提出奏事应开门见山,反对咬文嚼字。

朱元璋虽然懒得看茹太素的奏章,但已经呈上来了又不好不看。就随手递给中书郎王敏让他念来听。中书郎念到一万六千多字,朱元璋还没听出个头绪来,忍不住怒斥道:“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

有则史料记述这个经过说:恰巧此时念到的奏章中说“有才能的人,这几年侥幸活下来的百无一二,现在任用的都是迂腐的儒生或庸俗的官吏···”朱元璋挥手让停下,他把茹太素叫到面前问道:“你是刑部侍郎,刑部官吏二百多人,你给我说哪些是腐儒,哪些是俗吏?”

茹太素被皇帝的发问吓懵了,嘟囔了半天才说:“臣只是笼统地说,其实刑部官吏,臣也并不全都认识。”朱元璋这时勃然大怒,厉声斥责说:“好啊!既然连人都不认识,你怎么知道全是腐儒俗吏?”这时,几个幸灾乐祸的大臣凑了上来,对朱元璋说:“启禀万岁,茹太素在奏折中说这几年有才能的人,侥幸剩下的百无一二,分明是诬蔑朝政,存心诽谤皇上,应该治罪。”这几句话尤如火上浇油,使朱元璋怒气更大。他喝令殿前校尉把茹太素拖下殿去,痛打二十大板。

这顿板子,把茹太素打得皮开肉绽,叫苦不迭。

明初这事够奇葩:有位大臣因奏章太长被朱元璋当庭打了二十大板

(网络图片)

在痛打茹太素时,朱元璋见站在眼前的翰林院学士宋濂显得局促不安,脸色凝重。便问:“景濂(宋濂的字),你有什么看法?”

宋濂赶忙上前跪下说:“臣想茹太素是奉诏上书评论朝政,对陛下一片忠心。陛下正要广开言路,就是茹太素说得不对,也不好过于责怪。望圣上三思。” 见宋濂说的在理,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心中的怒气也渐渐消散了。

散朝后,朱元璋回想起杖责茹太素的情景和宋濂劝言,感到做的确实有些过火。自己下诏让臣民评议朝政,却责怪上书的人,而且究竟茹太素最终写了些什么还不知道,就把人家责罚一顿。冷静想到这些,朱元璋又叫人把茹太素的奏折取来,在灯下仔细地翻看。他在中书郎王敏读过的一万六千多字之后,看到了正题。

茹太素一共写了五点建议。朱元璋思衬了一下,觉得这五件事中,起码有四件是可以采纳实行的。本来就这点事,只要用五百字就可以写明白,茹太素却洋洋万言,空话虚词写了近两万字。杖责处罚他似乎有点过分,但也可以对群臣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朱元璋虽然在一些事上独断专行,但多数时间还是能够广开言路,采纳别人的建议和劝告的。在他处罚茹太素后的第二天早朝,专门把那几个对茹太素落井下石的大臣叫过来,严厉地斥责说:“你们都是朝廷大臣,见我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多加规劝,怎么能看我脸色行事,顺着说呢?若不是景濂劝我,几乎误了国家大事,冤枉了好人!”他又说:“我没有听完茹太素的上奏,便不耐烦地责怪了他,这是我的过错,其实像茹太素这样为国尽心的人,才真正是忠臣!”吓得那几位大臣喏喏而退。

明初这事够奇葩:有位大臣因奏章太长被朱元璋当庭打了二十大板

(剧照)

散了朝,朱元璋叫人把茹太素奏折中可采纳实施的四件事摘抄下来,还亲笔写了序言加在前面,发给文武大臣。他还让中书省以这个事例为戒,制定了上书格式,限制奏章字数,要求言简意赅,不然就将受到惩罚。

从此之后,洪武朝的大臣们在写奏章的时,都开门见山,只讲事情,不敢再空话连篇了。

茹太素被太祖皇帝用板子打了屁股,但这顿屁股也给他打出了名声。他为官刚直不阿,不惧强权,视死如归,成为朝野上下极受敬佩的人物。

朱元璋错责茹太素之后,也一直想弥补安慰他一下。在一次请他的酒席上,朱元璋举杯对茹太素说:“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明确告诉他,你对我忠诚,咱们可以举起金杯共同饮酒。但是你要变心忤逆,我的利刃是决不容情的。茹太素俯身下拜,不卑不亢举杯回答说:“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告诉皇帝,我一心一意为了报效国家,不怕圣上不高兴,也不躲避圣上的责难。

因良好表现,洪武十年,茹太素出任浙江参政,洪武十八年,升为户部尚书。可不久,又因错被贬为御史。后来,他因牵扯“蓝玉案”的重臣詹徽的事情株连,曾与同僚12人一起戴脚镣上朝,最终因事连坐而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