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市郊的这种方言,堪称方言届“一朵奇葩”

 向春阁 2017-10-21

上海市郊的这种方言,堪称方言届“一朵奇葩”

2017-10-16 微观上海

上海话阿拉上海人都会说,可在奉贤金汇地区流行的方言——偒傣话,却堪称方言届“一朵奇葩”。据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学者李辉研究,它包含20个元音,在全世界7000多种语言里,达数量之最,极其难学、难懂。

 

戳视频,看偒傣话教学↓↓↓



这座世界元音“最高峰”为啥会出现在上海奉贤?又是如何被当地人传承下来的?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带你一一揭开谜题。

 


 

最老“松江话”濒临失传


偒傣话是古老的松江方言,早在宋代已基本形成,元代以后在整个松江府通行。而今,这种传承千年的语言仅在奉贤北部地区,闵行马桥镇、松江叶榭镇、金山亭林镇等远离市中心的南部郊区保留,是现存最老的松江话。

 

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曾在奉贤东、西部共居住过长达八年时间,实地观察和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特征。在他早期的论文《奉贤语音的内部差异》中记载,以奉贤南桥地区为代表的西乡音和以奉城地区为代表的东乡音已分别达到17个元音,这在他所调研的南北吴语40个地点的方言中,已是元音数量的最高值。

 

不过,十数年后,李辉的团队却发现,在奉贤北部的金汇镇,还有一种方言偒傣话,所使用的元音达到20个之多,是世界上迄今发表的所有语言记载中元音数量之巅。2012年,这一发现还被发表于国际顶级的学术期刊《科学》。

 


李辉认为,全世界7000多种语言中,存在着集中极端的语音系统。


其中,元音最多的是偒傣话;声调最多的语言是中国贵州锦屏县和剑河县之间的高坝南侗语,有15个声调,说话像唱歌一样;辅音较多的地方有多处,包括南非、高加索山区、中国川西等。


曾经高加索地区的优必语达到了180个辅音,但在1992年10月,最后一个使用者逝世了,这个奇特语种彻底灭绝,人类再也无法了解这种复杂的辅音系统形成的过程,令全世界学者唏嘘不已。李辉说,方言的形成,与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类迁徙、社会变迁等有密切关系。一种语言的灭绝对人类带来的损失,甚至比一个物种的灭绝更甚,何况是一种极端的语言。



 

近年来,随着奉贤金汇外来人口增多、普通话普及,地方方言式微,不少当地的年轻人已经无法标准、流利地发音了。而方言体系中涵盖的许多特殊的俚语,也只能从老一辈人口中听见。这座元音“最高峰”和以它为基础的白杨村山歌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濒临断档。

 


 

元音最高峰为啥出现在奉贤?




上海话难懂,这是不少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的普遍感受。钱乃荣认为,这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辅音、元音和古汉语的全部声调(四声八调)。而松江古方言偒傣话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更为复杂多变。究竟是怎样的社会、人文环境造就了这种极端的语言?

 

李辉说,他曾从1998年开始,调查上海各地区人群的来源,前后分析了13个乡镇居民的语言、文化、体质、遗传、家谱方志等等,其中包含金汇镇。他发现,在体质和遗传上,金汇居民有明显的古代百越民族特征。语言上也保留了百越的语言侗傣语系的口音和部分词汇。

 

此后他还陆续发现,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是元音的“平原”,甚至“低谷”,只有北欧日耳曼语区和中国吴语区是“高原”。“元音的音位数量在语言系统中是渐变的,不可能突然升高,所以元音数量之最只可能出现在‘高原’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上海找到世界元音最高峰的语种,毫不稀奇。

 

记者在《奉贤县志》卷三十一《方言志》中看到这样一张《七条同言线总图》。图中显示,其中五条同言线的北头都交汇在了金汇镇北部。同言线,也称作等语线,即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标记某一语言特征使用范围的边界。也就是说,金汇是一个语言分歧交汇之地,难怪元音多到极点。




 

外来子弟学语言融入第二故乡



难学难懂的偒傣话会不会像当年的优必语一样,最终灭绝?人们不得而知。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金汇当地开始把这种语言渗透进孩子的课堂,带入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一场偒傣话的复兴浪潮正在掀起……

 

以李辉教授和奉贤区金汇学校校长洪玉龙共同编制校本教材《偒傣话》为发端,如今的偒傣话课程进入了金汇每一所中小学校。



校本课程《偒傣话》由语音、词汇、语法、童谣与诗词、历史、名人和风土等七个篇章组成,侧重于教授“偒傣话”基本的发音、使用技巧以及奉贤的风土人情。日常学习中,老师还会编排各类游戏、情景剧,将学生带入语言情境,快速掌握基本对话。

 

金汇学校办公室主任潘水英老师告诉记者,自这本教材出版后,“偒傣话”成了金汇学校一门抢手的“兴趣课”。每学年,学校向四年级学生开设全面普及推广偒傣话的语言课程,其他年级则以社团形式开展方言唱童谣、唱山歌、讲故事、颂诗歌的表演活动。学习掌握得好,还可以在学校甚至更大的舞台上表演,不少孩子主动愿意参加。



这其中,大多数小朋友是外来务工子弟。记者了解到,金汇学校生源中,有80%为外地生,跟随父母来奉贤生活。可学起方言来,他们却丝毫不落后于当地的孩子。潘水英说,她常在课后听到家长反馈,孩子们回到家不仅能流利重复课堂上学来的顺口溜和对话,甚至还要教会父母。“以语言为纽带,孩子们比父母更快融入了上海这座城市。”



 

操着偒傣话的“王小弟”红了



今年初,一个操着偒傣方言的对话类视频突然大量出现在奉贤人的网络朋友圈里,还捧红了一个“王小弟”。视频中,“王小弟”口吐纯正方言,时不时还蹦出几句令人发笑的俚语、俏皮话儿,说的内容却是有关基层社会治理的政策解读、案例分析。

 

“王小弟”扮演者金汇镇新闻传媒中心副主任王少华告诉记者,之所以制作了方言版的系列视频,初衷是想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到亲切,从而更易接受一些枯燥的宣讲。“用有情节的故事、话土理不土的劝解,把什么是河道治理,为什么拆除违建,怎么样垃圾分类告诉村民,比上门宣传有用的多。”

 

如今,视频已完成了一季四期,不光在地方的微信公众号上传送,各村里的睦邻四堂间、党建微家等居民集聚的活动阵地也相继播出,有的村干部甚至忙不迭跑来问“王小弟”,新一期啥时候做?王少华说,他现在一到村里,就有老阿姨把他认出,甚至还要跟他切磋方言的发音,俚语的用法。当地会使用新媒体工具的年轻人也时常在微信上留言,询问视频中个别俚语的意思,甚至提出加字幕、做注解的要求。



目前,第二季的偒傣微课堂视频已经开播,一经网络发布便得到当地老百姓近万次的点击量和关注度。“未来,我们还会探索其他表演形式,并邀请更多普通百姓参与讲故事,把高难度的偒傣话,变成趣味学习项目”,王少华说。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微信编辑:胡雨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