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过后,来听“春江花月夜”,感受浩淼时空中的人生慨叹。

 CA_SanJose 2017-10-21


文学教授画肖像,群贤毕至话人生


“微时代”依然需要阅读和思考来涵慰心灵、启迪人生,今天开始,特分辟“微读”“微思”栏目,前者偏重短章快读及感受,后者偏重哲思。欢迎留言发表感受。





我问一个古典文学专业的博士,这是张若虚吗?他回我“我没有见过他”。

 

博士怕我尴尬,又补道:古人画像经常撞脸,您看看故宫南薰殿的古代名人画像,各各题写古人名姓,竟然长得都差不多。您这幅很美,外形设计据我这个外行看明清人笔下的魏晋六朝人,唐朝人一般不向前伸头,且头上多戴襆头(像如李白标准像),不过张是初唐人,有点过渡性特点也正常。你画的就是张若虚,你的张若虚。

 

老舍长女舒济先生看了我的张若虚说:此面孔符合现而今男神形象,长尖脸、大眼睛双眼皮、高长鼻子、小八字鬍!可惜秃顶!

 

一位法国名人说过一句话,翻开一本书就遇到一个人。同理,读一首诗也会见到一个人。于是,我做了回朗读者,边朗边注视着我的张若虚,赶脚,月夜中的江水都变得更文艺起来。

 




张若虚(约647年— 约730年),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仅存其诗作两首。其中《 春江花月夜 》沿用陈隋乐府旧题,写离情 别绪,富有哲理内涵及人生况味,韵律宛转悠扬,澄明、清丽。


                        (书法,朱葆华)


读《春江花月夜》

翟景运

 

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映衬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自然结合,构成了一个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人间胜境。


爱情和相思,是人类文学永恒的主题,除了离别哀怨,还有什么题材更切合这一江春水和一轮明月呢?是谁家的游子寄身于一叶扁舟,又在这样的月圆之夜飘荡西东?又是谁家的春闺少妇,伫立在月明如水的楼头,思念着飘零远方的心上之人?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惝恍,无不浸透在一片深情绵邈之中。似乎从《诗经》、《楚辞》以来,还没有人能把一轮春江明月写得如此美轮美奂。


诗人没有局限于春夜中的江花和明月,他还把一种更为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张若虚之前,好像还没有什么人把人的生命实实在在地放在宇宙时空里去看,去对比两者的悬殊差异。正是这光耀千古的一轮朗月,以无数次的圆缺盈虚,历尽沧桑变幻,似乎永恒般地悬挂在高天上,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生,左右着人世上千万年的悲欢离合。




一画一语    

作者:魏韶华    一画一语原创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