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汕头崎碌的过去

 觅贝轩 2017-10-22

  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原是海边的一个小渔村。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原来的汕头埠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开端处则叫“汕头”。旧汕头埠因位于鮀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鮀,又有鮀岛的别称。 ​​​

崎碌这片曾经的城市热土,是旧汕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汕头市的政治、教育、文化、卫生中心,有很深厚的旧城区文化积淀。汕头开埠以后,商业逐渐扩展,崎碌地区相继建筑新式房屋,成为汕头主要的住宅区、学校区。法、日、美、挪威、荷兰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外国人甚至还想将崎碌扩展为租界。1999年出版的《汕头市志》卷二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描述旧汕头埠时“崎碌”的概念:“民国十年(1921)汕头将原来的汕头埠,即现升平路老市(升平路东段,福合埕之间)一带旧市场与新开辟的崎碌及对岸的礐石连合而成汕头市。现外马路张园内街以东地区,其时统称'崎碌',曾立碑书写'崎碌'二字为界……” ​​​在上世纪20年代汕头建市之前,崎碌是汕头埠的边缘化地区,是众多外国人垂涎已久的黄金宝地。100多年前的崎碌,与汕头是不同的区域概念,当时葱陇一带的人到旧汕头埠的人家串门,总会对人家说“我好久没来汕头”之类的话,相当长的时间,崎碌的原住民从传统观念上还不能认同崎碌是汕头市的从属部分。 ​​​
有关“崎碌”这个名词的由来,至今仍众说纷纭。根据字典,崎字的意思是形容山路崎岖不平,碌字的意思是形容忙碌,两个字凑在一起,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崎碌”一词应该是外语译音,有一位老海归说:“崎碌”一词是马来西亚译音'俱乐'的意思,有人又谈起了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清朝末期,英国基督教英兰长老会一位传教士指着汕头埠东面这片土地问一位潮人教友,这是什么地方?颇通文墨的教友凭着他的美好想象,回答说,这个地方叫齐天乐。“齐天乐”是一个词牌名,他借用词牌脱口而出。齐天乐音译为英语,英语再翻译为汉语,便成为“崎碌”。此后流传开,便约定俗成沿袭下来。 ​​​
在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位于崎碌尾海边的石炮台,是崎碌最典型的标志性建筑。石炮台外有濠沟,周围环砌石堤,墙体用贝灰砂加糯米、糖浆调粘夯实,至今仍十分坚固。炮台上下两层,各有炮18尊,大的5000斤重,射程16里。东北端有一暗炮台,内也安炮,上覆泥沙,好像一座沙丘,它的作用是保卫石炮台。石炮台是1874年开始建筑,1879年建成。辛亥革命后,石炮台所有大炮被军阀作为废铁卖给日本;民国十六年(1927)9月24日,'八·一'南昌起囘义军进汕时,曾据此炮台击退来自海上的国民党军队。民国十八年(1929)炮台拨归汕头公安局管辖,改名为汕头惩教场。日本侵汕时,炮台虽在,但已失去防御作用。 ​​
汕头尚未建市之前,崎碌还是一个未确权的片区。这个片区的范围,《汕头市志》中只提及“张园内街以东地区”。在那个年代,崎碌所覆盖的范围其实不是很大。南侧至礐石海墘,非常明确。东侧至聿怀中学,也无可非议。北侧呢,现在的共和市场,当时就叫做崎碌市场,然而,共和路的北侧当时属于华坞地界。 ​​​
明嘉靖年,在老妈宫至崎碌一带,海面上浮积起一条东西走向的沙脊,人称“沙汕头”。后来,随着汕头埠形成,沙脊上辟建路道,便有了崎碌路。汕头开埠后,崎碌相继建成洋楼和学校,西方多个国家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来往洋人众多,故俗称番仔街。后来崎碌路延长扩大,铺筑成完整的马路,称为外马路。很长一段时期,外马路曾是汕头的政治文化中心。沿街建筑风格古典,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既有像救济院、适宜楼、伯特利堂、香园、成园、镇园、市政府大楼、光天戏院、圣若瑟堂、番仔球楼等典型的西洋建筑,也有如存心善堂、天后宫、岭东同文学堂等地道的中式建筑。据记载,法国驻汕头领事馆、俄国副领事馆设立于1860年,荷兰国驻扎汕头领事署于1864年设立,德国驻汕头领事馆设立于1873年,这些国家的驻汕办事机构均设立于外马路。另外,汕头日本靖国神社旧址也位于现在外马路的市文化馆。如果将这些旧建筑都串在一起,外马路俨然是一幅壮丽的汕头崎碌历史画卷。1918年2月13日14时7分,汕头发生了7.25级强烈地震,是有史记载广东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当时的地震,致使崎碌地界大量不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受到严重损坏,众多房屋倒塌,整整一条街两侧的房屋无一幸免,外马路一侧的一所外国教堂成了一片瓦砾废墟,法国领事馆被夷为废墟,美国领事署的洋楼也倒塌了一角。民国初期,有人在外马路联兴里对面创办 “高升电影院”,不久改营戏剧,改称“高升戏院”,后又改为“竞新茶园”,但不久即停业。后又有美利坚人汤逊氏将在烟墩后的电影院迁至联兴里对面继续经营,因当时崎碌一带都是荒芜旷地,人烟凋零,远隔旧汕头埠,而电影院座位又比前减少大半,营业也不甚佳。 ​​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汕头市政府成立之时,崎碌就已经是汕头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查阅资料获悉,汕头市1920年成立市政厅,1921年颁布《汕头市暂行条例》,开始筹备城市改造,定下了拓宽马路,沿街房屋退缩,改建为骑楼的方针。保留至今的安平路、居平路、至平路、国平路及至西堤路等骑楼群老街。当年,有些没有列入骑楼街的街道,纷纷要求建骑楼。1927年汕头新兴街的商户就集体提出了申请,他们认为街道人烟稠密,户口繁多,扩建马路,损失过巨;希望在60尺道路内两侧步道上,各建10尺骑楼,以安居室,而荫路人。这一申请获得了市的批准,时至今日,在新兴街中段西侧仍可以见到这些骑楼的模样。 ​​
汕头市区大华路11号那栋鲜为人知的小院子,现今是汕头市检验检疫机构办公地,民国的时候就是日本领事馆。当时,这个地方被称为崎碌葱陇山西脚,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于1922年9月竣工,主楼是两层带地下室的钢筋、石头、洋灰混合结构,建筑风格采用了现代融合古典主义,日本人借此彰显其国家形象。1939年6月21日凌晨,日军占领汕头市后,将汕头市内从广州街至崎碌一带划为戒严区,不准行人通过。日军在通往各县的道路上仅开通三个出入市区路口,一个是由回澜桥通往潮安路口,一个是由安宁码头通向潮普揭等地路口,一个就是由中山公园前往澄海路口。由此可见,当时崎碌仍处于旧汕头埠的边缘地区。 ​​​1940年和1943年春夏,潮汕两度春旱,特别是1943年更是赤地千里。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日本人的统治下,汕头市乞丐成群,饿殍遍野,昔日繁华都市几乎变成了一片荒圩塌屋,而在崎碌一带,更是荒草莽莽,野花蔓延。在日军占领的6年多期间,汕头市死亡、迁移、失踪人数达5万多人,流离失所者甚众。 ​​​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崎碌的地域概念似乎发生了东移。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别说有人会再提“张园内街以东为崎碌”,及至红亭以西的外马路、内马路,民生路等,不再与崎碌沾边了。大概是在新兴街以东,华坞路以南的这么一大片地区,才被称为“崎碌”。甚至,有人将崎碌派出所管辖的范围就叫崎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