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读书?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17-10-22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有个朋友曾经问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当时我回答不上来,我喜欢看书,但是说不出怎么去培养读书的兴趣。



一直在寻找其中的答案,直到有缘看了日本斋藤孝教授的《深阅读》,急切的想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位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宝妈,斋藤孝是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在《深阅读》里面给了我们完整的答案。

历史有着惊人的类似,其实我也膈应现在的年轻人坐地铁或者家人之间的聚会,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刷手机。手机新闻帖子、视频攥住一大波人的眼球,《深阅读》中斋藤孝教授深深忧虑当下年轻人的“肤浅”,焦虑日渐远去的读书文化。基于这样的目的,教授写了这本书,想给当下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书到用时方恨少”;狄德罗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雨果说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爱迪生说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如此种种,足以见出会读书是一件有益的事,这本书介绍了读书的意义、并推荐怎么去选择读优质的书籍、介绍一些提升读者阅读技巧的秘诀和如何提炼一本书的精华。

我想到哪位宝妈的问题,以及斋藤孝教授给的提示,想起年幼时隔壁邻家大哥哥经常给我们一群小伙伴讲故事,故事太吸引人,我天天缠着大哥哥再讲个故事听,后来学会了认字,去新华书店买了人生第一本自己的课外书,从此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一发不可收拾,也因为书和文字结实了很多智慧有趣的朋友。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不妨先培养自己的看书习惯,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先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氛围,从讲故事开始,引导小朋友走进书的大世界。

作者把文化理解为森林,我理解为一座高山,现在的人过于浮躁,到达山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征服沿途各种未知路径,而知识需要沉淀,沉淀需要一个累积过程,不是靠走捷径获得的。如同教授说的,唯有坚忍地跨越这些障碍,我们才能寻见宝贵的清流。但是现在的人,大多喜欢捷径喜欢方便喜欢轻松一点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看书需要坚持,习惯需要慢慢养成,忙碌的人们会欠身说比较忙,没有时间看纸质书。或者说看不懂,还不如看看电影。我想说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收获是看得见的。我们有吃饭喝水逛街买衣服睡觉的时间,就有学习的时间,活到老,学到老。正如刘未鹏说的暗时间,一点一滴利用空余时间,慢慢的累积,一天搬一块砖头,相信日积月累,能砌一座自己的城堡。

斋藤孝的《深阅读》给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父亲特别反对我看书,只要是一切的课外书,在他的眼里都是闲书,只有看课本才是他眼里的好学生。而毕业这么久,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不间断的在看书、写读后感,深阅读帮我捋清了一些思路,告诉我走的路是对的,还分享了他给的看书秘诀。

这本书因为是日本文学部教授写的,里面推荐了很多日本文学和国外经典读本。我已经默默列了一个清单,把没有看过的书悄悄的划入读书计划内。



深阅读我理解为知识的接触、吸收、理解、深加工、思考、反刍、消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我们不但要学会看书,还有学会看对自己有意义的书,这样获得知识的能力会多一个层次。

so,让我们跟着斋藤孝教授的步伐,一起加入深阅读计划,畅游书虫的世界,寻找知识的宝藏,以期望改变人生吧。

最后分享斋藤孝教授的一句话:读过这本书的现在的人生,与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以前的人生,确实不一样。

嗯,怎么不一样,你试试就知道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