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转经筒

 alayavijnana 2017-10-22

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人,因为有了生命轮回的观念,“转”便成为一种藏传佛教的宗教形为模式。转山、转湖、转塔、转经等等,以各种各样“转”的来表达对佛的敬仰。转经筒作为藏族百姓祈祷用的法物,几乎成了西藏的名片,同时也成了藏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如果他们外出会手持一个转经筒,有小有大,就像现在人们出门都不会忘了带手机一样。无论他们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坐在路边小歇或是几人是围坐,似乎永远都在转动手中的转经筒,永远都在祈祷。西藏大大小小的寺庙门前,两侧必定有都摆列着一排排的,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转经筒,下端有可用于推送摇动的手柄,信众经常到寺庙去推动经筒旋转,这称为转经。在西藏转经筒是随外可见。数量惊人。 


转经筒又称“嘛呢轮”,现在很难考证它是何时兴起又是何时流行于西藏的,藏族人什么都可以忘,唯独不会忘记按顺时针方向摇动转经筒,有次我在一家藏族家作客,顺手拿起身边的转经筒试着摇动,吃力的还没摇动起来,主人阿妈立即健步过来制止了我,因为我转反了。要想把转经筒轻松的摇起来也并非易事,如果是手柄一米多长的手摇大转经筒,拿在手上都吃力还不要说把它转动起来。藏族人从小就耳濡目染,他们几乎摇着推着转经筒长大成人,至到他们成年以至死去。转经筒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大有小,有的结构简单而有的设计巧并做工精湛,有用红铜、黄铜或白银制成的金属转经筒,也有用骨头、木头、绿松石等材料做成的,一般而言转经筒内都要装藏手写或印刷的经文,内容是最常见的祈祷经文,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在西藏还有风动式、水动式、脚踏式转经筒。转经筒转动一圈就祈颂了一遍六字真或经筒里的经文,一遍遍的摇动,一遍遍的念颂。而在无穷的周而复始的转动中,生命轮回灵魂不灭的教仪被牢牢的铭刻在信众的心里,走进西藏才能真正的感到藏民族的宗教情节。


在拉萨的八廓街里,专营转经筒的店摊有许多家,各种材质的都有,转经筒在西藏是每个藏族人的必须品,同时也是西藏的旅游纪念品。


藏族人自己用的手摇转经筒绝少类同,都会请人打制并嵌上自己珍爱的宝石,转经筒里装藏的经书也会亲自到寺庙里去请。


这件小小的台式转经筒高度只有5厘米,制作的很精美,内藏的六字真言还是一活佛亲手抄写的,虽然纸边都已发黄但字迹任旧清晰可见,拥有它的主人非常珍视,说是已传了三代,有多少年的历史他也说不准。




桑耶寺回廊转经筒


水车式转经筒,这可真的是为方便主义的信众大开方便之门,佛教显宗的许多仪轨为佛教在高原西藏扎根并推广至今,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真可谓是佛门大开,谁也不知道这转经筒转了多少圈,六字真言念了多少遍,正如佛经言:乃至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几岁的藏族小孩,在经过转有转经筒的路上,都会自觉的去转动每个转经筒,


比这还大的转经筒还有许多,一个人推动它需要很大的力气,当但听到上面发出一声清脆的铃声时,你知道你转了一圈了,那声音在空中回荡像天来之佛音。



有的手中摇动的转经筒很大,手柄很长,腰间系着的腰带上有个牛皮小套,把长手柄的另一端放在这个皮套里,然后右手扶在转经筒下,使它轻轻地顺时针转起来!这种转经筒通常都以木质为主。

大小转经筒都要转


这里是拉萨布达拉宫外的转经筒,我随藏族人转经队伍转了三圈,也受感染去用右手转动每个转经筒,并试着数数有多少个转经筒,但布达拉宫的转经廊来转经的人络绎不绝,有西藏许多外地来的藏族人,也有许多中外游客,常常被打岔,最终还是没数出准确的数来。藏族人转多少圈只有他们自己有数。这位藏族人在认认真真的清洁转经筒,这都是自愿的,在她旁会放一个纸盒,转经的人常常都会往里面放入零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