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雅思4战8.5分万字走心攻略

 ypgao 2017-10-22



               

 


同为一名烤鸭的我,看到雅思8.5(8.5;9;7.5;8)这个分数,立即上前求教。大神不吝赐教,今天便发回一篇多达10000字的走心攻略,在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以下是正文部分,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大家好,其实很久之前我就开始被一些朋友邀请,希望我能写一篇关于雅思备考的各个方面的技巧的攻略,但由于我...实在是太懒了,而且也怕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经验给大家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每次都婉拒了。这次在香港考试的成绩出来后,我想可能逃不了了,所以就专门抽点时间出来,把我认为能帮助到大家的一些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废话说得差不多了,现在直接切入正题吧。


我一共考过四次雅思,总分依次是7.5,7.5,7.5,8.5。前三次都是在武汉,最后一次是在香港。


在这篇经验贴里面,我会首先把我学习雅思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资料(纸质版以及非纸质版)列在开头,然后再根据听说读写四个单项来分别介绍我的一些经验和感悟。ps:不是每项资料都是好的,具体资料的对应效果我会在分项介绍时予以说明。在最后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香港考雅思的感受,可能会对一些准备去香港考试的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

 

我所用过的学习资料:

(1)   剑桥雅思真题4~12

(2)   刘洪波雅思阅读真经总纲

(3)   Simon的写作教学视频以及他的一个Ideas for IELTS Topics的电子书

(4)   雅思哥微博以及雅思哥App

(5)   新东方雅思词汇书


可能很多朋友看完会说:“卧槽就这么点儿,瞎扯淡吧!“确实,在我的屠鸭之路上主要就是这五种(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四种)资料陪伴着我。至于我为什么没有买比如九分达人、王陆听力语料库那些五花八门的辅导书,是源于开始准备雅思前,我向我的一位同样是大神的朋友咨询时得到的建议。他告诉我,只要悟透真题,那些乱七八糟的书都是浮云。


在分项介绍之前我想提醒大家我认为备考雅思(或者说学习英语)中最关键的一条:背单词!!背单词!!背单词!!在我认识的雅思7.5以上的朋友里没有单词水平不过关的,不要抱侥幸心理,你连单词都不认识,考个毛。所有的应试技巧以及经验都是需要强大的单词水平作为支撑的。后面的分项介绍中我不会再提及背单词的问题,因为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不花功夫背,对不起,神仙都帮不了你。

好了,现在就开始进入单项介绍的环节吧!




   听力


雅思听力题型说起来就两种:选择和填空。一般来说大部分朋友都认为填空题比选择题要容易一些(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具体每个section会考啥我就不具体介绍了,大家自己刷题的时候自己去总结体会,每个人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我在这里重点讲一下我觉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重点。首先在听力播放前快速浏览题干并圈出关键词这个是一定的,我想90%的中国学生在这么多年的英语听力考试中都是这么做的。很多朋友都会和我抱怨说每次听听力总是会听漏一些空,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你在听听力时用笔跟着你圈出来的关键词走,因为雅思听力基本都是按顺序来的,而且每个问题的关键词给的真的很明显(至少我觉得很明显),把你的笔当成定位系统,让它跟着关键词走,这样能有效地防止你错过问题(当然是在你的词汇水平达标的基础上,听不懂则另当别论)。我的听力备考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在我第一次备考雅思的时候,我的方法就是做真题,然后精听原文,把错的地方弄懂,听到每一句你都能听懂,不用把句子写下来,那样太浪费时间了而且也没有必要,到后面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的方法基本没变,唯一不同的就是把语速调成了1.5倍,而且不会像第一次一样做这么多套了,保持感觉就行。在这里还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个人不成熟的经验(准确地来说是被坑了之后得到的经验),我在第一次考试之前我们班有一个考了一次的同学和我说外校考场的耳机声音特别小,而且调不了声音,他和我形容的是“大概就像iphone两格左右的样子”于是我就秉持着这个理念,每次练听力的时候都把我的macbook的声音调成两格,就这么一直听一直听,等到我考试的时候,我发现考场的耳机是可以调声音的......而且声音非常大非常清楚......,所以这算是逆境中的重生???我后来有仔细思考过,我觉得这一点确实有在听力水平的提升上帮到我,对于捕捉关键词的能力。


然后再说一点我认为是雅思听力出题的灵魂原则(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雅思考试出题的灵魂理念,所以后面讲其他部分的的时候我就不再赘述这个原则了,你们做题的时候自己也会有体会的):paraphrasing!!你会发现很多答案和听力原文中的出处就是很简单的同义词变换,所以,多练,总结听力考试中常见的一些单词以及它们的同义词,是一个能快速提升听力分数的要点。关于听力最后说一些细节问题,很多朋友说明明我都能听懂,可为啥还是分数不高呢?这就和你仔细不仔细以及一些答题技巧有关了。很多朋友总是听的时候能听懂,等到填的时候就开始纠结:”呀刚刚放的是单数还是复数呀?这个大小写怎么弄啊?“单复数纠结以及一些相关的问题还是听的时候没有用心,听到答案部分那个单词主体听懂了就不管了,完全不care形式问题,这个是导致很多同学听力一直徘徊在7.5左右的原因。关于大小写的问题很好解决,全部大写就好了,我的四次雅思考试经历亲测有效,无一例外。听力我暂时能想到的就是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阅读


考雅思的时候,我有买过一本刘洪波的《雅思阅读真经总纲》,但是在之后自己做真题的时候我觉得里面讲的很多方法都是瞎扯淡,于是后来我就抛弃了它,自己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也不建议大家买这本书,我觉得里面讲得很多方法都是为那些看不懂文章想要瞎蒙的队伍准备的。言归正传,雅思阅读一共三篇文章,40道题,带填答题卡一共60分钟,而且每篇文章的长度相信大家都有所见识,所以做阅读的关键字就是:快!!!一定要快,不管是看题目的时间,看文章的时间还是填答题卡的时间,真的就是得像机器一样,稍微慢一点你后面的题就得靠蒙了。我尝试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方法,什么先看题,然后根据题来找,什么根据题目的类型来决定做题顺序……….但是效果都不好,这些都是我为了节省时间做过的一些尝试,但是结果不但没有节省时间,正确率也不高,整个过程还慌里慌张的,于是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到阅读最传统的做题方式。我最后总结出来的阅读做题策略其实非常简单:做一篇阅读之前先快速通读一遍题目并圈出关键词,不用纠结记不记得住,记不住的,一篇文章13、14道题,每道题题干还不短,记不住的,这时候划出关键词只是为了方便待会找。然后开始读文章,读文章也要快,这个速度你读多了练多了是可以提起来的,而且很明显。我的方法就是读完一段,然后就翻到题目部分开始找,把这一段所包含的题目全部解决,然后开始读下一段,读完同样翻到后面找,把在这一段的题目解决掉。我这个方法就是文章我只读一遍,但我题目得读好几遍,不过基本文章一遍读完,题目就全部做完了,如果出现了一两个没有找到的可以根据出题顺序等规则再去定位,这个我后面再说。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总的原则就是文章一遍读完,题目就做完了。我有一些朋友用的方法是文章得读几遍,我觉得不靠谱,起码对我来说不靠谱,文章读几遍时间绝对不够,我个人觉得你想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文章真的只有读一遍的时间,撑死有一两个问题没找到答案再去一两个段落找一找,再来一遍时间铁超。


方法聊完了,然后聊一聊阅读题本身的一些特点吧。不知道烤鸭们有没有看过雅思官方对于考试本身的介绍,在阅读这一块,官方非常直接地指出“雅思阅读考察的是考生在短时间内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也就是说,雅思的阅读题不是像中国的英语考试,总是让你infer这infer那,雅思的阅读题真的非常直截了当,只要你找对了题目在文章中对应的地方,你能看懂它,你就能把题目做对,很多朋友做雅思阅读的时候总是想得太深太绕,跟tm山路十八弯似的,得出的答案往往是错的。对于雅思的阅读题,想得越直白越好,英国人思维真的和中国人不一样的。所以做阅读时,放下你所有的,这十几二十年的牛逼的生活经验,一切信息一切出处从文章中来,文章中没有的,不好意思你不要强行yy OK?然后就是出题顺序的问题,这个其实大家做多了自己都会发现,比如一般选择题、填空题都是按顺序出题,TF题基本也是按顺序,偶尔会有一两个乱序,然后匹配题基本都是乱序。阅读在填答题卡这块儿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基本就是该怎么填怎么填。不过有一个我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以前犯过的错误,虽然没有造成啥后果,但是还是最好不要犯,因为你自己会总是担心。这个问题就是TF题的简写问题,很多朋友平时练习的时候比较随意,就是写T F NG,然后上了考场就成自然了,一样写T F NG,我第一次考也是这样,然后出分之前每次都在想会不会扣分,虽然后来结果出来证明没有扣分,但是像这种不该犯的错误就别犯,你们可以去翻雅思哥的微博,几乎每次考试当天的微博评论下面都有问简写扣不扣分的。所以还是一句话,注意细节,这个是你冲刺高分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把平时每次练习都当正经考试对待,上了考场就不会犯这些错误。


 



   写作


其实我个人感觉大部分中国考生的听力阅读都没啥问题,我基本没见过周围考雅思的朋友听力阅读有低于6.5的,毕竟6.5都已经允许你错13个了,总共才40道题啊!问题都在后两项,大家最关心的可能也是后两项,毕竟中国考生的英语输出项都比较薄弱。我写作四次是从6.5慢慢考到了7.5,我个人感觉不是很难,并且是有迹可循的。下面我就来具体讲一讲我的方法。


我写作这一块的资料真的超简单,只有一个Simon的写作系列视频和他写的一个关于大作文的ideas的电子书,然后偶尔会看一看雅思哥微博上发的一些关于作文的东西,再就没有其他的了。之前我的朋友和我说写作只能跟着一个老师学,因为每个老师的方法套路都不一样,你学几家的话容易学杂了,考试的时候脑子里几种思路可能会打架,我个人感觉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家挑一种就好。因为我只用过Simon的,对于其他的譬如顾家北等的方法我完全不清楚,所以在此不做评价,大家可以去咨询其他有经验的朋友。我个人感觉Simon的教学视频讲得非常简洁明了,给出的方法也非常好用。

 

我觉得与其在这里花很长的篇幅给大家讲Simon的写作方法,还不如讲一些我认为真正触及雅思作文本质的东西,因为Simon的写作方法在他的视频里已经叙述得非常清楚了,我不可能会比一个native speaker描述的还要有特点,所以在这里和大家讲这个是没有意义的,我真正想和大家聊一聊的是官方对于雅思作文的评分标准,不光是雅思,我觉得任何一个考试,你只有知道它究竟想考你什么以及它每个分数层具体的一些要求,你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地根据你所需要的分数来制定学习计划。


官方对于雅思作文的评分标准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各占25%。


(1)   TR(Task Response)扣题与任务完成度(小作文这一项叫Task Achievement):这个显而易见就是评判你的文章有没有很好地回答题目所问的问题,很多人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觉得自己这方面肯定没啥问题,实则不然。如果你的雅思大作文想要拿到6.5及以上,那么TR至少得有6分。我们来看看6分的标准:


·addresses all parts of the task although some parts may be more fully covered than others ;

·presents a relevant position although the conclusions may become unclear or repetitive ;

·presents relevant main ideas but some may be inadequately developed/unclear.


从这三条可以看出,官方所强调的最基本的是你要回答所有问题并给出你的主要观点(main ideas)而且还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完善,只有这样,你的TR才有可能在6分及以上。


(2)  CC(Coherence and Cohesion)连贯与衔接:这一点就是要求你的行文要有逻辑,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衔接要流畅自然,具体落到细节就是要求你的论点论据本身及它们之间的逻辑链都要非常清楚。我觉得这一点是中国考生最吃亏的一点,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及行文逻辑与西方人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大量中国考生喜欢套用模板,所以就会导致CC非常低。提高CC的主要方法我认为有两点:活用连接词和代词,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通过一定的词汇积累就能做到;然后就是根据题目练习你快速组织论点论据的能力,这一点在Simon的视频里被称作“brainstorm”。简单地说就是在你确定了你的main paragraph的中心思想后根据这个中心思想快速组织出来解释及阐明它的论点论据。这是我认为你能在考场上顺利完成雅思大作文的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我在开头提到的Simon的那本Ideas for IELTS Topics的电子书就是Simon总结的关于雅思常考的话题的一些非常有深度的论点论据,在我个人第三次以及第四次准备雅思的时候,由于时间比较紧,我没有很多时间拿出来完整地写一篇作文,我针对作文最常做的练习就是拿之前的雅思作文真题(这个很多APP包括雅思哥微博上都会实时更新)来进行brainstorm,然后把我觉得我想出来的比较好的论点以及比较新的论据扩充到Simon的那本书里去,或者针对他的一些观点进行适当地修改。就这样到后来我发现我扩充到里面的论点论据比原先Simon自己的还要多。我觉得只要你能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你的CC会提升得很快。至于怎么让你的论点论据有深度呢,很简单的一个方法:keep asking yourself “why”,你提出一个论点,然后不断地追问自己问什么,为什么这个观点成立,有什么子观点能用来支持它,就这样一层一层地追下去,你的论点的质量深度必然会有很大的提升。


(3)  LR(Lexical Resource)词汇的多样性:这一点就非常直白了,你的词汇用得地不地道,能不能比较准确地运用一些高级词汇,这个是很多中国学生拿不到高分的万恶之源。我有一些烤鸭朋友,他们本身对于一些题目所能想出的论点论据用中文表述出来真的相当精彩,我很多时候都自叹不如,奈何他们的词汇量无法非常完美地将他们的论点论据转化成英文,这真的是非常可惜了。解决方法:背单词!!没有什么多说的,LR真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了,多背单词,多积累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你的LR的分数自然而然就上去了。有一点我想特别说明的就是提高LR有一个我觉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paraphrasing。这个词我相信前面大家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为什么写作里面我还会强调paraphrasing呢?打个比方,如果你在写一个关于students的话题的大作文,那么作文主题词students一定会出现在很多句子里,如果你每个句子都是students、students、students...谁愿意给高分,假如你一个句子写students,一个写teenagers,一个写pupils,这样都可以表达学生,但是词汇的丰富度一下就上去了。所以,针对雅思作文里经常出现的话题的相关词汇做一些这样的小练习,会很好地有助于提升你的LR的分数。


(4)  GRA(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语法的准确性与句式结构:这一点是我觉得四项评分标准里最难提升,或者说是提升速度最慢的一点。如果你的写作目标分数在6.5及以下的话,我觉得你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这一项上,专注于前三项就能达到这个分数。但如果你的写作想上7或者更高的话,那么这一点你必须纳入考虑范围了。那么怎么提高GRA呢,也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平常练习的时候多用一些高级句式,什么从句、倒装、虚拟等等,在你保证写得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尽量使你的句式丰富,如果你不能保证一定正确,那就不要用。这一点其实我没有啥好讲的,因为说实话我平常这一块练得比较少,没有花太多时间,所以只能说这么多了。


这四个评分标准我主要针对的是大作文在谈,下面我再简单地聊一聊小作文。首先考过雅思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雅思考试的writing question booklet上有一句话:大作文在评判写作总分时所占比重是小作文的两倍,也就是说最后你的写作分应该是大作文的得分的2/3加上小作文的得分的1/3。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小作文在现在考官判分时所占比重根本不到1/3。也就是说小作文的地位远不如大作文来得重要,这一点大家要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在考试时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关于小作文的写作方法同样大家参照Simon的写作视频就行,讲的非常详细清楚了。我想大家对于小作文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两点:一是不知道如何从纷乱复杂的数据中挑选你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说明,二就是流程图和地图题了(这一点我并没有啥发言权,因为我平常练流程图和地图题练得不多,并且四次考试一次都没有碰到过...)。关于第一点这个其实我没有总结过什么方法,我只能和大家说说我个人的情况,因为我本身参与的很多科研项目以及工作项目里涉及到大量的关于图表的制作与描述(一般是中文),这些图表和小作文的十分相似,长期大量地接触这些东西让我非常清楚地就能抓住一幅图表里关键的一些数据及要素,然后用中文将他们描述出来,所以我写小作文的时候就是首先根据图表快速地在脑子里形成中文描述,然后根据Simon所教的一些写作技巧快速地将中文描述翻译成英文即可。但是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方法,拿到一张图表,你可以首先试一试用中文尽可能简洁地对它进行描述,然后修改你的中文描述,再将你的中文描述有逻辑地翻译成一篇英文小作文,我觉得应该是有效的,这一条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再强调一下,雅思小作文重要的是完成,宁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词汇和句式,也不要给自己创造犯错误的机会。重要的还是大作文,就像我第一次雅思考试,由于我在大作文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我的小作文最后没有写完,但是我的写作分数依然有6.5,所以大家懂的。

 



  口语


最后一个部分,也是雅思最为广大考生诟病的一块儿。大家都知道,雅思口语是与考官的交流,而且只有一个考官,这种考试形式本身就决定了雅思口语给分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和主观性,但是既然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形式,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雅思口语分为Part1、2、3,Part1就是考官问你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比如你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之类的。Part2就是考官会给你一个固定的话题,附带上几个你必须谈到的要点,给你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你要在两分钟以内以独白的形式完成该话题及所有要点的回答。Part3就是考官会根据Part2的话题进行拓展,问你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整个口语考试时间大概在11~15分钟。首先雅思口语话题是有题库的,这个只要关注了雅思哥微博和使用雅思哥APP的朋友应该都知道,Part1和2的题库基本是稳定的,然后每个季度会换一次,Part3的问题仅供参考,因为Part3考官可以随便问,所以APP里的问题不一定准。Part1我就不展开讲了,因为大部分朋友都不存在什么问题,都是一些最基础的问题,我就直接从Part2开始吧,Part2就像我前面说的,考官会给你一个话题卡,上面有你要讲的话题和分条列出来的几个具体问题,你在随后的两分钟独白中必须全部cover到。我个人准备Part2的方法就是自己针对题库中的话题把要讲的东西写出来。注意,题库的话题一般都在50个左右,如果你每一个话题写一个故事的话,那就意味着要写50多个,这个量非常大,你在后期练习的时候花费的时间也会很多,所以有一个方法就是把存在共性的话题进行整合。打个比方,比如“知识渊博的人”、“有趣的外国人”、“有用的人”、“聪明的人”以及”敬佩的商人“这五个话题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把它给串起来,还有比如“好笑的场合”、“有意思的谈话”、“童年趣事”这三个话题你同样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把它们串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压缩你的准备以及记忆量,而且还如果你能把控好的话,这种方法还可以大大增加你故事的丰富度,我觉得比较靠谱。Part3我一般也是根据雅思哥里面的问题来练一练,但是Part3我一般不会把它写出来,因为我感觉Part3真的挺随机的,所以没有必要去背。下面我来和大家讲一讲我认为能够让你在Part3中有可能掌握主动权的方法:让你的Part2的故事尽可能有意思。这个是我和我的很多考过雅思的朋友交流过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其实很好理解,口语说白了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如果你是考官,你在听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之后,你会不会想就这个故事向故事叙述者提出一些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是一般人的心理趋势。那么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考官真的在Part3就你的故事发问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你在考试之前就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故事延伸出一些你觉得可能在Part3出现的问题,因为你也是人,考官也是人,那么你们对一个故事的理解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相同度,这就是你有可能掌握主动的地方,这个方法在我参加的口语考试中是得到了印证的,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然后和大家聊一聊口语的评分标准。雅思官方的口语评分标准分为四项:Fluency and coherence;Lexical resource;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Pronunciation。在这里我们不聊发音问题,因为在你考雅思期间想特别大地改善你的发音几乎不可能,这个真的是要日积月累的,而且我觉得那些努力地装作自己是纯正的英式发音的发音,真的很别扭很难听,关键是我也不觉得发音是口语考试里非常重要的一项,我有很多口音很重的朋友,他们也有考7或者7.5的。所以,只要你的发音不是特别影响别人理解你说的话,不用太纠结于它。关于coherence、Lexical resource以及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我在这里也不赘述了,因为我觉得这些标准完全可以参照写作里的标准来评判,并且我在平时的练习中也是这么在做的,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我在这里主要强调一下我觉得口语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点:流畅度。这个是我考了四次以来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就不你不能卡,千万不能总是呃。。。呃。。。,这样是非常影响你在考官心中的印象的,你宁可选择重复上一句话来给自己增加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不要坐在那和考官大眼瞪小眼。


然后再聊聊关于口语考试的心态问题,这个是中国考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么多年学的都是哑巴式的英语。很多朋友和我形容他们的雅思口语考试经历的时候都提到了一个:尬聊。确实,当你用非母语和一个母语者对话的时候,99%的情况都会是尬聊,这个是非常正常的,所以不用特别紧张,不用担心你的发音很烂,用的词很low各种问题,尽管放轻松地去聊。


我举一个例子,我之前在国外旅游包括跑项目的时候我都有遇到过很多印度人,印度哥们口音之可怕相信江湖上早有传闻,但是他们有一点非常好,他们就是敢说,即使他们发音再烂,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我看不到一丝不自信,这是大部分中国学生做不到的一点。说实话我认为中国学生是做容易抛弃原有口音的一类人,他们可以很好地融入别的口音,但他们就是不自信,不敢去和别人交流。这样导致的不自信以及胆怯都会直接影响你在口语考试中的表现。举个例子,我第四次雅思考试是8月19号在香港,口语考试在20号下午。我考完笔试后回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就跑到中环那边一个咖啡馆找了一个外国人侃了一下午,晚上又去湾仔那边一个酒吧和那些在酒吧看球赛的外国人聊了一晚上,就这样第二天去参加了口语考试。我想说的就是,不要怕和别人交流,同时抓住一切你能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因为我感觉这样的机会对大陆学生来说不算特别多。


写到这里已经快9000个字了,感觉有点啰嗦了,所以关于香港的考试感受我后期再找时间和大家分享吧,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好了。


其实我个人是不太愿意为人师的,赠言与人,难免像嫁女一样,紧张不已。所以在这其中大家有觉得欠妥的地方,欢迎找我私聊讨论,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最后我想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