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果实大量发生“黑斑”,田间&实验室检测纪实

 我心……飞翔 2017-10-22


导读

 近期,山东省寿光某村番茄果实上出现大量黑褐色病斑,并扩展迅速,种植户心急如焚,马上联系我们,蔬菜卫士团队紧急行动,深入田间调研采样并在寿光成立的病害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及时反馈,解决种植户难题。

菜农种菜有困扰,蔬菜卫士来服务

为更好服务广大蔬菜种植户,经过1年的筹建,蔬菜卫士病害检测专业实验室在山东寿光正式成立,特面向潍坊、寿光地区提供免费的蔬菜病害现场诊断、检测服务。而在这个信息公布之际,我们接到联系电话,寿光某村的番茄果上出现近似发黑的果斑,且这种症状在棚里有扩散趋势。并于2017年10月11日又在蔬菜卫士·植保论坛上有发帖“番茄棵子正常,陆续的从头顶往下出现这种带斑点果实,里面也是发黑,请老师们给看看是什么病,原来棚里有这么几棵,现在整个棚里陆续出现”。

田间现场问诊采样,寿光实验室检测

次日(2017年10月12日)我们来到当地番茄种植棚中,据介绍,当地棚中番茄秋延茬,7月29日前后定植,打算一直到12月份,截止目前第一穗果陆续成熟,陆续开始上市,近2米的番茄棵子上挂着喜人的番茄果子。经历了双节前后的番茄降价,目前番茄价格稳步回升,正是卖好价钱的时候。棚里长势齐整的很,地面干净,勤劳的农友把棚里管理的好着呢,看着舒服,走在里面舒心。随着深入观察,此时棚里部分番茄棵上的番茄果上有深褐色近圆形,或者不规则的块斑,颜色外深内浅,深入果肉,且呈扩散趋势,“这种果子,没法卖了”。眼瞅着,病果在棚里“开花”,俗话有“病急乱投医”,发帖、咨询等多方面打听。面对好心人“疫病、酱油果、真菌类、病毒等”的回复,我们的农友也犯了愁“到底是啥,该咋办呢”。

轻微花叶、发生褐变

1号病样(4号类似)

2号病样

整体长势喜人

晚疫病果

酱油果

随后,我们又询问了同村的另外几个棚室,同品种的番茄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症状基本相似,我们初步判断这些番茄果感染了病毒导致的。为准确诊断病害病原菌,我们对病样进行了分类采集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拿到病样后,为了进一步排除以上可能,我们对番茄病样进行了初步的显微镜镜检,没有检测到细菌,菌丝或者分生孢子等真菌特征。随后我们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样进行核酸提取和病毒检测,确定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为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

图中1-1和1-2分别为同一株的病果和不显症的叶片,2为我们疑似的病株,3为可能健康的植株,4-1和4-2为同一株的病果和不显症的叶片,N为清水对照。从检测结果看,引起该病状的病原确为番茄花叶病毒。

确诊病原,提出应对建议,及时反馈

1、发病特点

本次在山东寿光发生的番茄花叶病毒病,与常见的番茄花叶病毒病毒的发病症状有所区别。

番茄花叶病毒能够在番茄的整个生长期进行系统性侵染。苗期感染ToMV 会造往往成植株生长迟缓、矮化。感染ToMV 的番茄一般会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型症状而这里苗期症状正常生长,影响不明显,其次成株期叶片几乎隐症,打顶前,顶叶轻微花叶,严重的部分发生褐变,结果期多在果实显症让我们的农友难易识别,难易预防。

2、传播方式 

ToMV极易通过摩擦传播。感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嫩叶间轻微的摩擦可能传播ToMV。农事作业中沾有病毒汁液的手和衣服也是传播ToMV的传播途径。鉴于这个特点,该病毒病发生的地方可能存在这种现象“越勤劳,病害传播可能越快”。种子也是ToMV传播媒介。尤其在移苗期期,幼苗接触感病种子的外种皮极易感病。

3、病菌来源 

种子是ToMV传播媒介,极少数种子的外种皮和胚乳中携带ToMV,种子的胚中没有ToMV,种子是ToMV长距离传播的主要因素。此外,ToMV本身是是一种特别稳定的病毒,能在土壤、其他基质中,尤其在叶和根的病残体中存活数年,这是ToMV传播和扩散的主要毒源。

4、综合防控的建议

(1)抗病品种的选育

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东农711、东农712、东农714等系列品种高抗ToMV、叶霉病等其它病害,是番茄花叶病毒病常发地段的一个选择。一些育种研究工作在不断进行,研究表明含有Tm-22基因的番茄能够特异地抗番茄花叶病毒的毒株ToMV-0、ToMV-1和ToMV-2,Tm-2nv系列基因对ToMV抗性研究还在继续。

(2)提高认识,加强检疫

虽然ToMV在我国分布虽广,随着我们的重视,发生相对较少,且该类型病状不易识别。但是番茄花叶病毒一旦在一地区发生,其存活里相对较强,较难消除,且各地发生情况不一,病原可能为不同致病株系,因此提高认识,减少损失。ToMV虽然不是我国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但是作为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致病病原,且种子能够携带该病毒,在进口检疫中仍有检疫必要,2011年我国在韩国进口的番茄种子种检疫出种传病毒ToMV。

(3) 种子处理

ToMV是种传病毒,虽然种子带毒率很低,“万里挑一”,但它们可是“精兵强将”。因此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是防控番茄花叶病毒病流行的重要措施。干热处理(如80℃处理72h,78℃处理48h等),还可以用10%的磷酸三钠(Na2PO3)进行30~60min的浸泡处理。另外法国有一种种子处理方法,利用2%(v/v)的盐酸(HCl)或者3g/L的果胶酶处理种子,然后80℃进行干热处理。具体可操作系性还得根据不同地区进行选择。

(4)田间管理很重要

整枝打杈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个别感病植株,及时拔除,清除病株后,注意肥皂水洗手,避免直接接触其它植株而引起的病毒扩散,并注意病株土壤周围病残体的清除。对于曾经发病严重地块,选择非ToMV寄主的蔬菜作物轮作;地块闲置期配合有机肥和氮肥的合理施用,加强对土壤病残体的消除,以消除可能存活土壤中的ToMV毒源。

(5)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

虽然植物病毒病方面的药剂,大家伙都持怀疑态度,植物病毒也确实难防,各种药剂作用不等,推销者“不辞劳苦”,使用者说法不一。作为小编的我们,在此略表个人观点,壮苗培育是极好的(农事操作中的打叉整枝是得注意的,ToMV极易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在番茄花叶病毒病易发期,提早喷施预防病毒病的药剂,如2%氨基寡糖素水剂8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等,在此希望早日攻克“植物病毒”,我们静候佳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