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玉雕梳毛技艺吗

 自华居 2017-10-23

“梳毛”又叫“游丝描”或“游丝毛雕”。汉代玉器中一种阴刻细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毛发,后人称为“梳毛”技艺。今天,小编就来跟玉友们说说常见于动物玉雕的一种特殊技艺——梳毛。

“梳毛”之名最早出于扬州工艺美术大师冯钤。梳毛的关键在于寻找毛发的生长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使雕刻出的动物毛发自然且质感突出,即使拿在手上把玩也不觉得硌手。想要做到这一点,梳毛的纹路处理就一定要足够细密顺滑,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玉雕动物的毛皮显得既自然又栩栩如生。

这种线纹是用一种非常尖细的坚硬器物在玉器上进行雕刻,若用力不均,会出现叉道和若断若续的“跳刀”。此种特点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了,但普遍应用则在汉代。

此类阴刻线亦略有粗细、繁简、深浅之分,从发展衍变轨迹看,游丝工自春秋晚期以来亦有一个渐趋发展演变、累积成熟的过程,延至汉代,这种微雕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治玉最高工艺成就的代表。

现如今,“梳毛”技艺已得到了许多年轻玉雕师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在和田玉动物雕琢上,收藏市场对这一玉雕技艺也是青睐有加。

小编天天淘玉每天准点和您聊聊玉

以下是小编在巴扎上淘的一手和田玉籽料

重492.2g的和田玉籽料原石一个,白玉满肉料,肉非常细腻,油性足,一面有一点点白皮子,有些地方有一点水线,可以雕刻一个大观音。这个料子雕刻一个小摆件牛逼得很,性价比超级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