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金色年华554 2017-10-23

(兵鉴原创 文/夜幕)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在游戏《战地1》的阿尔卑斯山战线,意军的突击队给不少玩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阿迪蒂(Arditi)。这些大量装备盔甲、冲锋枪、手榴弹以及近战用的短刀的勇士常常活跃在前线的崇山峻岭之间,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捅破绵长的堑壕防线。一战之后大部分人归于田园,直到二战爆发了三年之后,“阿迪蒂”又出现在意军的战斗序列中。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一战中的意大利军队宣传画,中间咬着匕首投掷手雷者即为阿迪蒂士兵

阿迪蒂,原意“大胆之人”,挑选军中勇者充任,因此“阿迪蒂”自重建开始就正式化身一支特种部队,他们的对手将是已经让非洲军团无比头痛的英军沙漠远程奔袭队(LRDG)和更加著名的特别空勤团(SAS)。但是,后知后觉的意大利陆军高层直到1942年的4月才决定成立第一个阿迪蒂营。高层让其承担的作战的任务有:破坏敌人的道路、桥梁、机场、重要建筑和弹药囤积点等目标。为了完成多种多样的作战任务,阿迪蒂的训练科目和接收的装备五花八门——那些普通的陆军士兵可能看都没看到过。

1942年5月,各地慕名而来的陆军精英们通过了严苛的选拔,正式组成了第一个阿迪蒂营,在罗马附近的沿海山谷——桑塔塞维拉集结,这里距离伞兵学校和战斗工兵学校都很近,有山有水,最适合多样化的训练。1营下辖三个连:第101、102、103连,分别是伞降、游水、撒哈拉远程侦察部队。当年的7月20日,第2营也成立了,编制与1营相同。9月,意大利陆军总部创建了第10阿迪蒂团团部,2个阿迪蒂营成为其下辖单位。阿迪蒂的单位编制都比较小,到1942年10月截止,第10阿迪蒂团总计有87名军官,150名士官和493名士兵。之后,第10“阿迪蒂”团在1943年3月成立了拥有4个连的第3营,5月成立第4营。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阿迪蒂的训练和一战水平的常规步兵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首先,他们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科目,诸如体能、武装拉练、全装具快速跑、拳击、摔跤、徒手格斗等等,还有阿迪蒂的招牌武器——匕首。为阿迪蒂特别准备的训练则有野外定向、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各种轻重武器的熟练操作,爆破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不同单位的阿迪蒂成员来说,更艰苦的还在后面。伞降部队的士兵至少要进行三次夜间空降,而且必须是全副武装;游水部队则不停地熟悉水里的一切,乘橡皮舟强渡过河,突破敌军据守的河岸,甚至需要从潜艇中神不知鬼不觉中出来(搞事情)。有一个游水连特别学习了借助鱼雷的推力接近目标,同时他们要用防水背包带上武器和其他必需品,另配备了充气的橡皮艇作为辅助工具。撒哈拉远程侦察连是参照LRDG组建的,作战目标也和他们类似,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开着特种车辆在荒原上“撒疯”,不论白天黑夜都不能迷路。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阿迪蒂游水部队的一名军官

在武器方面,阿迪蒂使用的武器与步兵区别不大,但是他们配发了大量的伯莱塔M1938A冲锋枪,手枪、机枪和手雷的装备量也比较高。不过,直到成军之后,阿迪蒂仍旧缺少运输机和跳伞包等等必要的装备。出于北非作战的需要,他们也配备了不少TNT炸药和反坦克雷。

值得提一下的是撒哈拉远程侦察连配备的SPA-Viberti AS42撒哈拉特种卡车。这种车辆从AB40/41系列装甲车改制而成,车组4人,便于快速行动,车侧可以加装盛放油料和淡水的容器,使得车辆和人员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工作。AS42装备有一门20mm高炮和一挺8mm重机枪,加上成员装备,用来突袭火力足够。一个阿迪蒂撒哈拉远程侦察连应当配备24辆AS42,外加8辆运载卡车和2辆汽车作为勤务和补给之用。这种车辆在1942年8月开始生产,第一批交付103阿迪蒂连。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AS42模型,此时它已经涂上了北非特色的车漆

就在第10阿迪蒂团成立不久之后,非洲军团在阿拉曼惨遭大败,英美军队又在法属北非登陆,形势很快就要变得不可收拾。第10阿迪蒂团的各部队连忙备战,企图和其他紧急集结起来的援军做最后的挣扎。

首先投入战斗的是第103连。1943年1月前,该连被匆忙船运到突尼斯。他们在恩菲达维尔一线作战,直至5月最终投降,103连阵亡9人,伤18人。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阿迪蒂士兵在作战间隙休息,也许在煮东西吃

之后,阿迪蒂的其他部队也陆续抵达战场,组织了多次破袭,但是因为经验无法和久历沙场的英国同行相比,这些行动大多以失败收场。1943年1月15日深夜,101连的10个人组成的小队空降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目标是炸毁一座至关重要的桥梁。他们早晨才达到目的地,但最终冒着暴露的风险炸毁了大桥。这些人必须要跋涉800公里才能回到轴心国战线。他们没能做到,隔天被法军包围,阿迪蒂只好举手投降。

在海上,阿迪蒂也实施了多次破袭。1943年2月间,一艘潜艇搭载阿迪蒂团的10名游水兵靠近阿尔及利亚海岸,企图炸掉距离海岸不远的铁路桥,但潜艇搞错了登陆的位置,使得阿迪蒂找不到目标,负责接应的潜艇也不见踪影,最后他们全部被盟军俘虏。与之类似的行动还有十数次,比如伞降部队在4月的10日和12日深夜组织的两次行动都无果而终,甚至人员一旦降落就因为误差太大,从此杳无音信,能够联系上的也基本成了盟军的俘虏。阿迪蒂这样有去无回的作战虽然达成了一些目标,但绝不能对北非战局造成影响。在北非全境陷落以后,不死心的轴心国高层仍调集了一些力量,阻挠盟军的下一步行动。6月12日,意大利陆军和空军展开了一次大规模行动,阿迪蒂和空军的伞降部队分数路突袭盟军机场,企图摧毁尽可能大多的盟军飞机,但是等待着阿迪蒂参战队员的是悲惨的命运。他们降落的位置距离班加西机场太远,无线电和储存淡水的容器都摔坏了,突袭奥兰机场的阿迪蒂没有找到目标,唯一一路抵达目的地的阿迪蒂看到机场才发现,机场早已不被使用。

二战意大利精锐系列|训练有素却总战败的特种部队:第10阿迪蒂团

整装待发的阿迪蒂伞降部队,从登上飞机他们就知道自己也许不会回来

阿迪蒂参加的另一个战场是西西里岛。1943年7月,2营的112、113连参与阻止英军向卡塔尼亚推进。结果原有57人的113连此战中亡5人,伤4人,还有20人失去了踪影。但他们和德国伞兵一道打退了英军第4装甲旅的多次进攻,给德意军队布防争取了宝贵时间。

从本土出发的阿迪蒂又在西西里南部和东部多次突袭。7月24日深夜,一支小队在卡塔尼亚附近空降,摧毁了盟军一座弹药库,但除此之外很少有行动成功,人员也基本被俘。112连组织的最后行动是个例外,他们从海上登陆奥古斯塔,炸毁盟军另一座弹药库,虽然船只都被盟军打翻了,但他们硬是在海里游了10个小时回到己方阵地。此后,2营撤出了西西里岛,一直到意大利宣布投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