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考时,我对考官说我有一止咳“神方”

 和顺本真 2017-10-23


事情发生在2012年,我到省城参加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操作,第二轮抽到的题目让我完全懵了,心想:这次考试只怕又通过不了,考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证,看来只能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故此,我紧张略小声对考官说:“我是师承中医,有一个祖传的止咳神方,无论什么咳嗽,都有效。我把它说出来,让我这轮通过吧。”考官很和蔼,笑着回复:你说说看。我再接再厉,告诉他基本方子组成: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这时,考官又笑了:这是止嗽散。回到家中,我仔细查阅书籍,才知自己的浅薄,自此认真备考,不敢自满自大。现将该方的使用心得与大家分享,共勉之。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其卷3云:“治诸般咳嗽”。方中紫菀、百部可润肺降逆止咳,白前长于降气下痰止嗽,桔梗开提肺气、清利咽喉、开胸膈滞气、引药上行,以上4味升降相宜,调节气机升降;荆芥祛风解表、通窍利咽、辛润肺金,陈皮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和缓正气、调和诸药,配伍桔梗更能清利咽喉而止咳。诸药合用,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故程国彭自称该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著名医家杨明均教授也指出:“止嗽散原治感冒咳嗽而偏风寒者,其方剂配伍有以下特点:配伍简单,便于加减化裁……全方药性平正,基本上不偏寒热,故使用于各型咳嗽,有疏风宣肺、止咳化痰之功”

 

药物组成:桔梗10g,荆芥10g,紫苑10g,百部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6g。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儿童酌减。

 

辨证加减:风寒咳嗽加苏叶、生姜、防风;风热咳嗽去荆芥、陈皮,加石膏、黄芩、连翘、薄荷;火热咳嗽去荆芥、陈皮,加石膏、黄芩、栀子、大黄、茅根;湿气生痰,痰延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枣;燥气伤肺,干咳无痰者加栝楼、贝母、知母、柏子仁;风热挟湿去紫苑、百部,加薏苡仁、黄芩、厚朴、法夏;风热挟暑去紫苑、陈皮,加薏苡仁、黄芩、香薷、佩兰;风寒挟饮加干姜、五味子;体弱阳虚者加附子、干姜、细辛;阴虚咽干者加麦冬、沙参;病久气虚者加党参、白术、黄芪以补肺脾之气;肺气上逆者加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以降气化痰;肝郁气逆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解郁;病久挟瘀者加桃仁、红花以化瘀止咳。

 

病案举例:

外感咳嗽一例:陈某,女,35岁,因“咳嗽7天”就诊。曾自行服用“感冒灵、阿莫西林胶囊”3天,症状未见缓解。现症见:咳嗽,咯白稀痰,量多,伴鼻塞流清涕,咽痒,微恶寒。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浮紧。考虑为风寒挟湿型咳嗽,治以疏风散寒,宣肺化湿止咳为主,方取止嗽散加麻黄、生姜、杏仁、法半夏、茯苓、大枣,服药3剂告愈。


内伤咳嗽一例:王某,男,52岁,因“咳嗽1月余”就诊。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自述1个月前感冒后咳嗽不愈,曾去当地门诊就诊,服用过“咳特灵片”、打过“头孢”,症状未有改善。现症见:干咳少痰,夜甚,伴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查体:血压135/86mmHg,咽部暗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考虑为阴虚型咳嗽。治以滋阴润肺止咳为主,方取止嗽散去荆芥、陈皮合用沙参麦冬汤(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加生地、百合。共7剂,复诊时咳嗽好转,调整上方继服10剂症状消失。



来源:红杏e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