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伯琰 2017-10-23
丁酉年庚戌月癸未日,农历九月初四,霜降节气,一候“豺乃祭兽”第一天。西历2017年10月23日,星期一。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霜降是指初霜。
  霜降期间,也就是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现象,基本上都退出了天空的舞台。天气相对前期更为简单。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就北方而言,冷空气过后,依旧是天高云淡,给人印象较深的也就是一次次的降温了。除东北、西北一些偏北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已是万物凋零,雪花飞舞外,偏南的大部分地区正是“霜叶红于二月花”,游人留连忘返时。
  就江南、华南大部而言,雨水过后,秋风送爽,天朗气清,橙黄橘绿。华南沿海的人们,即将跨入秋天的门槛,夏末的阳光,已经没有那么酷热,碧海蓝天、金色海滩,鲜花绿树,满目清新,广大农村瓜果飘香,稻谷丰收在望。
  当然,如果遇到少见的寒潮天气,那就不仅是大面积的凉风冷雨、剧烈降温了,降温所造成的霜冻,对南方晚稻、油菜等一些不耐寒的喜温作物,会是灭顶之灾。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丨豺乃祭兽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丨草木黄落
  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丨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祭旗纛、习战射、赏菊、送芋鬼等习俗。吃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霜降养生】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1.护膝暖足
  霜降时节,渐入冬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所以霜降后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
  2.护养脾胃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3.护肤是关键
  霜降前后,皮肤的新陈代谢水平开始下调,汗腺分泌减少,使皮肤水分含量下降,加上气候干燥、多风少雨,会导致角质层的保水能力下降。
  4.运动适量
  此时,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太极剑、球类运动等。
  平仁学社
  回归善良本心,结交良师益友
  探索生活美好,品味人生真谛
  诚邀诚心同道,欢迎各地同学
  平仁学社是格物正心(李国栋)老师创立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旗下的屯蒙学舍创立于2012年,致力于平民教育、平民医疗、平民文化服务,旨在让更多的普通人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善自己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和谐程度的同时改良整体的文化生活氛围。
  目前,学社主要设有《论语》、《黄帝内经》、功能解剖、经络、针灸、艾灸、静修、古琴、抄经、工笔菩萨造像、昆曲等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