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娃妈,我认怂

 龙叔文馆 2017-10-23



这个世上的事,真的不是小孩子世界里那样非黑即白的,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看问题,教会孩子分析事件背后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原因,教会孩子换位思考,教会孩子跳出圈外,宏观的看待整个事件。


以前还是单身的时候,有段时间,因为各种原因,我的状态很糟糕。就是整个人处在一个比较焦躁的水平线上,点火就着的那种状态。换个朋友的说法就是,跟我出个门都时刻提着心,生怕我在街上一不留神跟人“掐”起来。总之,我那时就是一个行走的“惹事精”。


好在,那只是一段时间的异常状态,后来调整好心态,心情也慢慢好起来。


因为自己之前内心有过那样的感受,如今的心态就会平稳很多,出门在外遇到冲突,我会首先跟自己说,这个人只是心情不好,不要跟他计较。比起以前简直怂太多。


宝多出生之后,我变得更怂。大街上的热闹从来不看,人多的地方绕着走,不对陌生人评头论足,和不认识的人可以聊天,但决不拉家常,孩子在外面一定要管好,不打扰、不妨碍别人是基本要求。如果遇到语气不善的人,尽可能快的退场,不掰扯,不恋战,不争那口气。


怂吗?太怂了。可是身为娃妈,不得不怂。


我知道有些人并不认同我的观点。大街上牵着孩子骂架的,抱着孩子打架的人多了去了。那是因为,那些大人们从来没想过,这种冲突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还记得去年的一则新闻:


黑龙江有一对夫妻带孩子坐公交车,夫妻俩认为孩子身高不够,不用买票,但司机认为身高够了,必须买票,双方因为这件事吵起来。


后来,司机因为激愤,用螺丝刀捅了夫妻两人,丈夫当场死亡,妻子重伤。司机事后痛哭流涕,说:“他们一直骂我一直骂我,我一时没忍住……”


没有后续报道说孩子怎么样了,但是,想想也知道,孩子这一辈子恐怕难以再获得快乐了。


一张儿童公交车票也就是一块钱,如果他们之中有人知道,事情发展到最后,会有人把命搭上,一定会在冲突的最开始争相咽下那口恶气吧?因为不肯息事宁人,一块钱丢了一条命,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一个家庭失去顶梁柱,太亏了。



有个网友讲了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


有个17岁的少年,爸爸和叔叔打架,爸爸被拘留了15天,叔叔被拘留10天。爸爸从拘留所回来之后,跟孩子说,凭什么同样打架,你叔叔才10天,我就15天!言下之意,对警察办事十分不满。


那孩子少年意气,听完爸爸的话,揣了一把刀去派出所说理,后来,把值班的两个警察捅了很多刀……那孩子最后判了20多年刑。


如果孩子爸爸从拘留所出来是深刻反省自己,而不是执迷不悟的抱怨,那孩子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景象。如今,虽然命在,但是一辈子最好的时光都要在监狱里度过了,这辈子不说是废了,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帮理不帮亲”是一句俗语,但真的做起来其实很难,尤其对孩子来说。孩子判断是非哪会讲什么大道理、讲什么公平正义?他心里是天然的“唯亲疏论”,在他心里,亲人最大。


但是,这个世上的事,真的不是小孩子世界里那样非黑即白的,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多方面、多角度、多维度的看问题,教会孩子分析事件背后浅层次和深层次的原因,教会孩子换位思考,教会孩子跳出圈外,宏观的看待整个事件。


如果那个十七岁的少年明白,职责所在与仗势欺人之间并不划等号,即便遭受不公正,也是有很多正常的途径可以选择的,而暴力恰恰是最糟糕的,他还会那么冲动吗?


可惜,他的父亲沉浸在自己的偏执里,不但没教会他这些,还把他引向了歧途。



我的宝多,就连别人和我聊天声音稍微大一点,他都会问:“妈妈,那人为什么对你那么凶?”我明显能感觉到他话音里不易觉察的一丝紧张,恐惧,还有不知所措。


我感叹于他对我的维护,更感叹,作为一个母亲,在是非曲直面前,保持客观的态度是多么重要!


稍有偏颇,孩子的价值观就要歪掉了。


作为父母,一旦你进入冲突的漩涡,自己首先失去理智,你便无法公允的看待整个事件,亦无法为孩子做正确的指引。你站在冲突的漩涡里,会忘记孩子正看着你。


所以,规避冲突其实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懦弱,站在漩涡之外才能保持清醒的判断力,才能给孩子做最好的指引。


身为娃妈,面对冲突,我认怂,我希望你也不要逞一时之意气。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