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月花 12 块就能免费看 9 万本书!亚马逊的借阅服务值得买吗?

 雷科技 2020-12-15

亚马逊的这项电子书借阅服务名为“Kindle Unlimited”,那么,它值得买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究一下。

Kindle Unlimited 是什么?

对实体书而言,我们很容易理解借阅这个概念,毕竟图书馆这种东西已经有几百数千年的历史了。但作为虚拟字节的电子书,是如何借阅和归还的呢?

购买 Kindle Unlimited 服务后,用户可以下载相应的电子书(借),到期后会自动消失(还)。电子书借阅实现的效果其实和图书馆一样,只是没有实体书本,也不需要实体的场馆。当然,你如果在 Kindle Unlimited 服务到期前,强行把 WiFi 关了并不再打开,借阅的书就永远留下来了。

另外,很多人会对 Kindle Unlimited 的一个误解为,只有购买了 Kindle 阅读器后才能办理这项服务、享受借书的特权。其实除了亚马逊出品的墨水屏硬件设备,只要下载和安装 iOS 或安卓平台上的 Kindle 客户端,同样可以享受一样的服务,只是阅读效果和专门的阅读器相比自然要稍逊一筹。

1

费用

国内 Kindle Unlimited 的费用为 12 元每月、一年 118 元,相比国外要低了一大截,不过它不包含有声书。现在亚马逊为新用户提供了 0.1 元七天试用的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隐藏了一个陷阱,开通这项服务需要绑定银行卡,七天内没有取消的话就会到期自动续费。

2

借阅范围

目前国内亚马逊 Kindle 电子书商店中大约有 40 万本电子书,不过在 Kindle Unlimited 中的数量为 94000 多本,也就是说,用户只能在这个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借阅。

3

借阅数量

购买 Kindle Unlimited 服务后用户每次最多可以借 10 本书,为期一个月后,到期后可以续借。当然,借阅的书籍可以随时归还,如果用户看完一本还一本的话,基本可以看所有书籍。

Kindle Unlimited 范围内的书记质量

前面已经说到,Kindle Unlimited 中的涵盖的书籍超过了 9 万本,基本可以和一座图书馆相当,从数量上来说,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不过,和数量相比,书籍的质量可能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和硬件产品不同,书籍的优劣判断相对比较主观,不过我们可以根据畅销榜单和评分做一个比较粗略的判定。

首先这 9 万本电子书中,评分为四星和五星的加起来有 32782 本,比例为 35.2%,优质书籍的比重还是很高的。

另外,在亚马逊公布的 2016 年付费中文电子书榜 Top10 中,参与 Kindle Unlimited 计划,可以免费借阅的有《无声告白》《极简欧洲史》《一个人的朝圣》《岛上书店》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五本。

这五本书涵盖了历史、散文、名著和流行文学,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Top10 中有一半可以借阅,亚马逊的做法算是比较厚道了。

另外作为国内权威的图书评分网站,豆瓣的榜单也很值得参考。在豆瓣公布的 2016 年高分榜单中,Top10 中只有《我可以咬一口吗?》列入了 Kindle Unlimited 计划中,它是一部漫画作品。

此外,在亚马逊 2016 科技电子书榜 Top10 中,有 6 本可以通过 Kindle Unlimited 借阅,包括价格比较高的《时间简史(插图版)》。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Kndle Unlimited中的电子书内容,我们得出这样的一个基本结论:数量和质量较高,覆盖面也相对比较广;但由于经营策略和版权方的要求,新出版的畅销书不会出现在Kindle Unlimited中。


购买建议

对于 Kinde Unlimited 这项电子书借阅服务,它适合的用户有这些特征:

1

书虫,阅读量较高

对书籍付费借阅来说,只有阅读量达到一定规模,它的性价比才会体现出来。Kindle Unlimited 每月的价格为 12 元,可以在在亚马逊购买 1-3 本电子书,因此,如果每个月的阅读量少于两本书的话,就没有必要开通这个服务了。

2

没有书籍囤积癖

在很多读者中,存在这样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很多人对拥有书籍的所有权有一种深深的执念,即使在电子书上也是如此。借阅过来的书籍有一个时间上的限制,某种程度上会促使用户战胜拖延去阅读,但对部分强迫症来说,所有权的丧失会产生不适感。

另外,目前安卓和 iOS 上的 Kindle 应用可以正常使用亚马逊的电子书服务,不过在阅读体验方面还是不如专门的 Kindle 阅读设备或多看等国产阅读 APP 的。

(《三体》在 Kindle 和多看 APP 中的排版效果)

因此,如果你对 Kindle Unlimited 这项服务感兴趣,但又不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那么先试用一周或一个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 大家都在看 >

华为Mate10对比Pro |5G手机

iPhone X发布玩转iPhone壁纸

iPhone8P对比Note8小米MIX2评测

专治安卓卡顿APP“深水宝”购机指南

PC血泪史手机电池容量排行

19家安卓系统简评升不升级iOS11?

大学生数码选购指南水货购机指南

清理手机内存手机充电误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