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霜降|一斜寒山一叶红

 静雅轩345 2017-10-23



今日

2017年

10月23日

霜降


  霜降是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翠减红并消,雁影亦无踪。

银杏落檐


蛛网欲凝


甘蔗刮霜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 打霜降 —


  《周礼》中记载,大司马但凡出师,都要对旗纛进行祭祀,称之为军牙六纛之神。自唐以后,各个朝代都有旗纛之祭。


  按古俗,每年立春为开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所以霜降前夕,府、县的总兵和武官们,都要全副武装,身穿盔甲,手持刀枪弓箭,列队前往旗纛庙举行收兵仪式,以期拔除不祥,天下太平。


  霜降日的五更清晨,武官们便会集庙中,向旗合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礼毕,列队齐放空枪三响,然后再试火炮、打枪,谓之“打霜降”,又称“祭旗纛”,百姓观者如潮。

— 习战射 —


  《春秋感精符》有记:“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古人为了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都在这个月操练战阵,进行围猎。自从汉代以来,就在季秋之月讲习武事,操演比试射技,以进行赏罚,已沿袭成为惯例。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将其列为农家九月中的事宜——“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 吃柿子 —


  俗语有云:“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


  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皮薄、肉多、味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福建闽南地区,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柿子营养丰富,在霜降时节食用极是进补。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解:诗人用风格明快的语言歌颂了霜打红叶后的秋色之美,表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峻拔之气拂过笔端。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展现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养  生


  霜降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此时要做好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无论是在饮食养生还是运动调养上都需应时谨慎。




  俗语有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可见霜降时节的养生保健有多重要 !


  霜降养生“平补”即可


  中医养生学提出“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霜降之后阳气更加偏弱,阴气更胜,是入冬的过渡季节。


  在养生上,更要注意固护阳气,保存体力以备过冬。杜金行表示,生活上,要注意保暖,不必拘泥于“秋冻”,适当增加衣服,避免受风着凉,以防止本季高发的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胃肠溃疡等,尤其年老体弱者或婴幼儿更应注意。


  饮食上,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特别是辛辣火锅、烧烤食物要少吃,以防“上火”。



  以生津润燥为主


  霜降之时已进入深秋,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另一方面,霜降节气的气候特点仍以燥气当令,而干燥的气候环境很容易消耗人体的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因此,此时饮食养生应讲究平补。




  乌鲁木齐市营养师协会营养师马秀玲认为,霜降后是进补的好时机,谚语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以生津润燥为主,可多吃些白薯、山药、莲藕、百合、蜂蜜、大枣、芝麻、核桃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食物。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辛效毅认为,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缓解干燥,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免辛辣食品刺激之外,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



  “滋阴润燥”还需防“湿”


  秋季气候虽然干燥,但湿邪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应当注意。此时,暑气余热未尽,阴气又较前加重,如遇秋雨天气,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


  要是秋季脾伤于湿,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只是此时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如莲子、苡米、冬瓜、莲藕、山药等。



专家提醒


  霜降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麦冬、百合、地黄、甜杏仁、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


  然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


  此时可视个人症状选择滋补肺阴、清除燥热的银耳、百合、银杏、大枣、枸杞、莲藕、莲子等药材或食物入粥,以防止燥症的发生。




  而对于燥症明显的人群来说,则可通过进补药粥、药膏来达到润肺的目的,如麦门冬粥、川贝母蒸梨等,都可起到养阴润肺的功效。


  尤其是老人,由于自身体质较弱,且不少人患有多种疾病,一旦进补不当,不但起不到调养身体的作用,还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而对于小孩来说,则应顺应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增酸减辛的进补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