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测评丨太平洋金佑人生,如何保佑你的人生?

 昵称30970841 2017-10-23


说起如今的保险市场,可谓风云变幻。

一方面,是来自于监管层各种利好政策,导致产品更新迭代频率加快。

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倒逼保险产品设计改良。



2017年4月1日,保监76号文件正式实施。一大批保险产品下架停售,数不尽代理人的微信朋友圈内充斥着以下信息:
“保监红头文件已下,买保险要趁早!”

“4月1日后,保险产品涨价,要想买就现在!“
“新的规定,我们XXXX产品将会提高30%费率,因为理赔太多。经总公司研究,上调保费!”


                           

 

相信这样的内容,你一天能看到八百回,并不陌生。

其实,4月1日后,各家公司的产品经过优化,但基本变化不是很大。

然而有一家的产品,却是病种大范围拓宽,产品费率大幅度下调。

如此反常举动,令旗下的业务员一度懵逼。

它,

就是来自太平洋保险的旗舰产品——金佑人生。



 

平时汇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集团广告语朗朗上口,直击心灵。

这家诞生于黄浦江畔的公司,发端于1988年的交通银行保险部,历经三年运作,终在1991年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其实,它更代表了一种类似中庸之道的海派文化。既不如中国人寿的“右”,又不像中国平安的“左”。却好似一把锋利无比的尖刀,分割了中国保险业的中轴线。

从1988年开始,太平洋保险就在不断追寻和探索进化之道。

这十年期间,拯救太保、分业之变、凯雷入股、战略回归、组织再造、集团上市等重大事件横生,也见证了国内保险三巨头之一的崛起之路。

 

太保之乱。


曾任交通银行总行信托部副总经理的王国良,1950年出生。走马上任,坐上了国内保险三巨头一把手的宝座。

本是一件令人嫉妒羡慕之事,实际上当时的太保却乱象丛生:截留保费、       坐支保费、胡乱投资。

并且由于太保复制了交行的体制——二级法人制度,使得早期总公司对于分公司约束力基本为零,所有业务动作,基本落空。只有20亿元资本金的太保,实际坏账却以达到了35亿左右。

属虎的王国良上台后,强势推行资金、业务、财务集中,所有资产全面核清,并暴风骤雨般的推进业务整改。              

三年左右,太保面目焕然一新。

 

产寿分家。


和大多数保险公司发展之路类似,最赚钱的寿险业务,期初并不受太保重视。但随着平安、国寿先后引入个人寿险营销,太保这才跟随发展寿险业务。但一把手们把更多的重心和精力,放在来钱更快的产险方面。寿险之路发展相对迟缓。

2001年8月,应监管要求,产险、寿险分家。分业的背后,实质是人、财、物的分割,加之觉悟和党性。

创业之初,激情澎湃。各地分公司招兵买马急速扩张。一变十 ,十变百。

调整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2005年,太保偿付能力一度跌破底线,被保监会再三出示黄牌。

 

集团上市。


2006年,太保换帅,迎来新的希望。

曾担任上海万国证券总裁的高国富,成为太保新一代的董事长。丰富的人生履历,使得大家对于太保前途一片看好。

经过多月调研,高国富剑指太保集团战略:未来五年内专攻主业保险,不走多元化的金融集团路线。同时也定位了集团运营模式。

2007年,太保集团增资扩股,总股本增至67亿。

同年,集团分别向产险和寿险注资7亿和20亿。

3月底,完成了集团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改革。
12月,太保展开A股路演。

圣诞节前夕,太保董事长高国富敲响了2007年资本市场的最后一锣。太平洋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闪亮登场!

至此,太平洋保险成为了继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的第三家上市保险公司。并且开启了从产业保险到资本保险跃进的新时代。

盖世太保!

 

了解一家公司的历史,更有助于对其产品的消化和理解。

这些陈年往事,你不会从业务员口中知道,也不会从其他地方看到。

也只有在保险界自媒体的一股清流——险身说法里,去回首那些可歌可泣的岁月。


1、  产品形态


该产品包含保险责任为重疾、轻症、身故、全残。

责任没有新颖之处,暂且不提。

形态采用了主险为终身寿(分红型),附加险为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

 

若是要问两个险种为什么会分开?

其实这是碍于保险产品的设计原理:

分红型保险,只能是终身寿分红,而重疾则不能参与分红。


而分红有没有用,请往下看。


 

 

2、  分红方式


分红型保险,是指可让保单持有人享受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一种保险种类。

目前国际通用的两种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又称美式分红)与增额分红(又称英式分红)。

 

前者是指客户已经交付的保费(或现金价值)为计算基础,对应分红率为客户分红。实质是以客户交付保费的多少为权重,在全部客户之间分配可分配盈余。目前是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的分红方式。

后者是指客户投保的保额为计算基础,对应分红率为客户分红。实质是以客户投保的保额的多少为权重,在全部客户之间分配可分配盈余。目前太平、新华、太平洋等保险公司采用的是此种方式。

 

分红作为保险公司平滑不同年份之间的经营手段,同时也让消费者对未来抱有了希望:

分红,可以抵制通货膨胀!

 

这种错误的认知来源于哪?我想,应该是来自以下类似的朋友圈内容:



业务员:我们保险公司每年利润几百个亿,给你70%不得让你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事实是否如此?

在2003,关于保监会印发《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第四部分第9条是这么写的:

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盈余的70%。

 

只顾着看业务员所指的高档利益演示的你,是否也注意到在分红型保险条款里有这么一条:


 

一个是总利润,一个是可分配盈余。前者无需多言,什么叫可分配盈余呢?

那就是在保险公司的总收益当中,扣除了各种税务开销、营运成本、股东回报等等,才有可能成为可分配盈余!

那么从保险公司的总收益,到变成保险公司的可分配盈余,是由谁来负责划分处理的?

当然是保险公司的董事会了!

 

所以,所谓的分红多与少,你只能去祈祷这家公司的董事会,比较“地道”。


 

3、  重疾责任


金佑人生从2014到2017,横跨4个年份,疾病种类在不更新也着实说不过去。

重疾88种的数量在市场中也算亮眼。

但保监会规定必保25种,其实已经占了发病率95%以上。

多出来种类,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理赔细节,而非单纯的数量。

 

作为可视化可移动的二十一世纪最新最全的保险资料条款库的我,稍微眼睛这么一撒么,哎哟我去,这理赔的猫腻还真心不少:



血管内凝血,太平洋金佑人生需满足条件过多。

 


类风湿关节炎,太平洋金佑人生多了一项理赔条件。

 


太平洋金佑人生对于双目失明,要求必须3岁以上,而其他公司则无此项规定。

 

其他的,我也就不再一一列举。


 

4、  轻症责任


轻症20种,数量不算很多。但是仅能赔付一次保额20%,和市场其他公司动不动赔付2次、3次甚至5次的产品相比,实在有点相形见绌。

金佑人生2017版在2014的基础上,去掉了轻症10万的赔付上限,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但是,轻症赔付竟然占用总体保额,你TM是不是在逗我?



举例。隔壁老王购买金佑人生2017,保额50万。在罹患轻症,保险公司赔付10万之后,再次得重疾,仅能赔付40万。

 

殊不知市面上的其他产品,早已经将轻症赔付列为额外赔付,即赔付后,不占用总体保额。

 

 

5、  等待期


等待期,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

设置等待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的行为,也就是所说的逆选择。

 

通俗讲,保险等待期越短,对客户越有利。

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等待期基本都采用了90天。

而金佑人生2017虽然经过升级,但是等待期依然采用180天之久:



看似只差3个月,如果真正发生风险,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例如下图某公司某客户,2016年12月投保,2017年5月出险。因为他购买的产品等待期为90天,所以顺利的获得了40万保险金赔偿,并用于治疗。但是如果他选择的是太平洋金佑人生,那么就只能退还所交保费。



 

6、  新旧对比


三月份的保险市场一片乱像轰轰烈烈,先是以返还型健康险停售的噱头拉开骗人帷幕,紧接着保险涨价30%、40%口号不绝于耳;最后还开始装大尾巴狼说是新生命表执行,保费必然上涨。

一个个戏这么多,怎么奥斯卡影帝影后颁奖仪式上,没看到你们的身影呢?嗯?

 

多少代理人赚的盆满钵满,

多少无辜消费者吐血购买。

 

那么新产品和旧产品差距在哪呢?



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疾病种类从60种生到了88种,轻症种类从12种提到了20种。但最为关键的是,新产品费率下调8%!

 

责任更好,费率更低,几十万太平洋代理人集体打脸!

 


总结 




购买保险,本质是为了减少预期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状况造成冲击或者影响,从而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

所以,在预算有限或不变的情况下,保额的高于少,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


但是,同样的预算,50万保额的金佑人生,都可买其他公司100万保额的组合搭配了!

法拉利的配置,拖拉机的价格,用来形容金佑人生实在最为贴切不过。

 

综合产品费率、条款责任、增值服务、保障范围,我认为此购买此险种,实乃下下之选。

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愿意选择责任差、价格高、品牌广的公司是没有问题的。

但关键的是,你得知道你现在购买的这个产品,究竟在市场中又是个什么地位?

 

最后,引用一下太平洋某高级主管群里的截图,

同样都是骗,为什么不骗个大的呢?





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可任意转发,复制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险身说法 一个有良知的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