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读书心得@《针灸心法浅谈》

 昵称48798784 2017-10-24

编者按

尹真先生的《针灸心法浅谈》一书,对针灸取穴配穴规律、持针操作练习、行针调气技巧、临证调神要领等作了独特精到的介绍与论述。在章文春教授的组织下,章教授的学生们对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并且积极运用到临床与练功实践当中。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看研究生们深刻的读书体会吧!



此篇是读《针灸心法浅谈》第二章第三节操针的体会:


一、功力训练


1、功力训练是各行各业立业之基础与根本


        传统文化从儒学角度来说是内圣外王,内圣是内在身心层次的提升,外王是外在建功立业的成就,两者相互为用,共同促进,这不仅是读书人修身治学的依据,更是百工立业的依循。各行各业要想把一件东西做的漂亮、做的精彩、做的完美,就需要从业者有一个自身修炼的过程。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纪昌学箭、佝偻承蜩、庖丁解牛等等!现代这样的人也有很多,比如钢琴家郎朗。


        看朗朗演奏真是一种享受,那流畅、娴熟、灵动的手,在琴弦间美妙的滑动,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手和琴弦似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动一静,一阴一阳,浑然天成,似群山跌宕起伏,如河水奔流不息。不仅他的手巧妙无比,他的肢体动作更是令人陶醉,他面部丰富表情变化加上身体整体节奏般的摆动,与奏出来的音乐浑然一体!而在弹琴的过程中,手按琴弦虽时有间歇,但神意却未有间断,恰似太极拳之形断意不断。他实现了三个合一:手与琴的合一、身与音乐的合一、弹琴过程中形气神的合一,一句话,他弹琴的技艺达到了我们所谓”匠心独运“的境界。



        何谓匠心独运?答以神御物、随心所欲是也。他怎样做到的?答“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即后天刻苦反复的练习,而先天对音乐的天赋则帮助他能把神长久的集中在弹琴上面。表面上看他练的内容是弹琴,实际上琴只是一个帮助他达到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拐杖。如果朗朗能够明白这一点,把他弹琴时的形气神合一的状态运用到优化身心上来,则渐渐的就能达到古人所说的“是技矣进乎道矣”的层次,这也是修道的一种方式。


        不仅是朗朗,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状态的人,只是他们还不懂得气功科学,无法用这种状态为己所用。我练了气功后,体证到低层次“整”的状态,就把这种状态应用到艺术欣赏中。虽然自己没什么艺术细胞,但当自己带着这种状态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去欣赏音乐,去带着气感伴着音乐随意跳动时,这艺术似乎就内化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中了。它的韵动带着我气的运动,它的境界带着我神意的变化。我的知识不懂它,但我的生命了解它,这又是把气功修炼运用到万事万物当中而为我的生命所用。



2、功力训练的实质是锻炼和调控形气神并使之三位一体


      针灸作为一种医术也有自己的修炼要求,第四章针灸医生的修炼是一个,这节的功力训练又是一个。各行各业包括针灸医生的功力训练究其本质就是:锻炼和调控形气神并使之三位一体。这就是章老师提出的气功锻炼的实质,所以这说明了各行各业的修炼究其本质都是气功锻炼,只是大家日用而不知,如能知晓气功科学之理法,各行业的人才于锻炼中就会事半功倍的。


      我们且从先生提到的捻针练习和集中精力的练习去看功力训练的实质为何是锻炼和调控形气神并使之三位一体。捻针练习要求拇指和次指、中指持针,针指垂直,捻转角度不超过180度,90度为好。可坐式、可站桩,手腕不动,两臂按练功保持一定姿势。捻针达到4次左右即可刺纸垫,纸垫过关后可刺橡皮。在集中精力的练习中,要求两手更持一针,先呈垂直90度,针尖相触,维持稳定不动摇,全身按练功要求,坐式、站式皆可,保持两臂、腕、掌、指放松。然后第二步坚持20分钟后,两针尖相向接触。第三步达到安稳不动,则两针尖离开再迅速接触,对接要准、要快。 以上即是通过形的要求,来达到意念集中,而意到则气到,从而达到形气神三位一体而练出捻针的功夫,这就是章老师所说的通过调控形,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而在集中精力的练习中,我的体验是,两针相持而对,会带气感,而两针气感相对会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容易使相触。如果针尖之气不相水平,则气感整体上空豁茫然,两针亦相互错开不相触接。这即是通过调控气,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先生说道:“练习这两段功夫时,不能光从形体上着眼,必须用好意识。练捻针也好,要有把自己的全付精力贯注于针体中,集中到针尖上。只有这样,才能在临诊行针时做到‘以心灵贯于针体、针锋,针到而神意充满;才能体认到针时的腧穴、经脉之气的变化。”这段话即是通过调控神,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先生还讲了一个日本针灸派别练功的故事:一扎1厘米厚书本,二扎1厘米厚桐木板,三扎水满之茄子,四扎猫眼和隔窗扎蝇。这即是从形上下大功夫使形气神三位一体而把针术练的出神入化。余浩老师在《医间道》也提到了一个练习切脉基本功:一是金法,食指、中指、无名指按金属而体会指下之气。二是革法,三指按柔软之皮革或海绵而体会指下之气。三是羽法,三指贴在羽毛上而体会指下之气。四是水法,三指贴在水面上而体会指下之气。五是气法,三指在空气中体会指下之气。这五步对指上之气很敏感的我们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这是通过气的锻炼使形气神三位一体从而体会到脉象的细微变化。



3、功力训练对提高针灸疗效很有帮助


      最后先生说了一个马丹阳的例子,马丹阳十二穴自己治病无不神效,后人则没那么好的效果。先生指出“此中关键之处就在于马丹阳有深厚的内功做用针的神韵。”我一个临床中医的姐姐也和我说道,她的一个练气功的师兄治起病来效果非常好,患者送的锦旗诊室都放不下了,所以她也要立志练练气功。


        我自己以前没扎过针,主要还是开方练功了。这次第一次尝试着给老妈扎了下,手法生硬了些,不过扎完后在针处给她发气且在病灶处给她加好了的意念。她经气感传特别明显,整个留针过程都导引着她去体会。扎完后,可以说是立竿见影,效果非常显著。半身不通的地方,按她的话说一下子就轻松敞亮了。有一些气功基础对针灸的提高很是关键啊!



二、调气技术


1、何谓虚实补泻


        先生说:“针灸治病的核心,就是调整病人失衡的神气,使之平衡。”神气的失衡就是神意气机的不平衡,表现就是有虚有实。但虚实是一体的,只是人体混元气由于运行失常而呈现出的不平衡,虚为正气虚,就是正常运转而有利于生命运化的气。实为邪气实,是气郁积而不能正常运转,妨碍生命运化而与人的整体混元气不相容的气。正虚必有邪实,比如寒气凝滞使胸膜粘黏,而胸膜粘黏则此处气不易通过必为虚。寒气散而胸膜松,胸膜松则正气盈,反过来此处正气聚则寒气易散。可见,虚实为一,但为调气,周身神气充实就无所谓虚无所谓实了。


        意充则气整,气整则周身融融,所谓一身泰和之气也!那如何调气呢?为补虚泻实。杨继洲形象的比喻为气球的瘪与盈。泻是把邪气疏散开,补是把正气畅通起来。两者皆着眼于通,这就是所有补泻手法的最终目的。而之所以还有补泻的不同手法是为了应对不同侧重的虚实矛盾。当疾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虚实时,把握住这个最根本的通而执简御繁,以不变应万变,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能辨清虚实,利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则更有针对性,于快速去除疾病更加有利。



2、补泻是对气的调控


        先生这里介绍了四种调气技术的补泻手法:迎随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开合补泻。这四种补泻手法是对气的调控,其中渗透着以形引气和以意引气两类调气方法。


     迎随补泻具体做法:针刺得气后,搬动针柄使针尖朝向病所,用指甲刮针柄,促进气至病所;捻转补泻具体做法:持针意紧指松,拇指前推或后退,保持针体不动摇;提插补泻具体做法:得气后,拇食指持针,中指贴针体点按于皮肤。补则中指带动所持之针微微下按、按、按而后放松复原。泻则中指随所持之针,从针达到的底部向皮肤松透起来而上提。提插幅度不大控制在2~3毫米内。开合补泻具体做法:泻是出针慢慢拔出,摇晃出针,不按针孔。补是快速出针,急按针孔。这四种补泻手法都有具体的手的操作,这种形的操作是根据形的不同指向而导引气到不同的部位或起不同的补泻作用,这就是引形引气。


先生说:“医家立论都有所本,从而形成于理自信,以之指导自己施治过程,就会发挥神意的主导作用。”从这段话,我们总结出这么几点:1、神意是主导,在实施形的手法操作中,有形可以依托,有利于意念发挥引气的作用。2、通过具体手法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医家信心的建立,从而在施治过程中理直气壮,能发挥神意的主导。3、形是形式,神意是主导,形的操作是配合神意主导作用的发挥。这都是以意引气的内容。



三、操作规程


      先生在这里详细的叙述了临诊对病人实施针治的过程,为我们临床针刺提供了操作的规范,为求清晰,且总结整理之:


1、刺前组场,针气合一——先组场,安神定志,净意专心,组场聚气,聚气到病室,聚气贯入针体,集聚于针芒。


2、认真定穴,按摩流通——依据诊断取穴位,认真定穴,沿腧穴所属经络之循行,做适度按摩以流通气血。


3、少痛进针,贯气入穴——可对所取腧穴皮肤指掐“十”字,酒精棉球消毒入针;可快速捻转进针、快速夹持进针、以进针器协助进针;可用拇指舒展欲刺腧穴皮肤。随进针把气贯入腧穴。


4、侯气、催气、得气——气至的三种情况:一是似电击,快速传至远端,此为刺到神经纤维。二是患者感到痠、麻、胀、沉、凉、热等感觉。三是施术者感到针尖都有动触感、紧压感。或可看到皮肤的紧缩、绷胀、松活等表现。(平时可在自己身上扎针,体会针感。)



5、导气至病所,意念化正常——得气后,可导气至病所,其方法有循经按摩法、催针导气法、意念导引法等。导到病所时按需要进行“开合出入聚散化”的混化,使病化为正常。一定要有这样的信念:我这个针是充贯了神气的针,针到之处能正气充足,通畅,疾病必然消散。


6、进行补泻——气至病所后进行补泻,也可以直接在得气的穴位进行补泻。一手压在针体与病所相背一侧而扳针尖向病所。补法则针与压指微按,同时持针之拇指前推;泻法则压指轻轻上提,同时持针的拇指后退。


7、加好信息,进行话疗——对于有自觉痛苦的患者,行针时要用有肯定性的语句询问病人,如“痛苦减轻了吧?”“好多了吧?”。


8、未退留针、见效方出——行针毕,病若未退可留针,期间可再行补泻,必定见到效果方出针,出针时依开合补泻法行之。

 


文字来源:刘争强(字袭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